性工作与现代性(2004)
  • 出版者:性/别研究室
  • 主编:何春蕤
  • 封面设计:黄玛璃
  • 执行编辑:朱玉立
  • ISBN:957-01-8749-2

繁体版

  • 简介
  • 全书目录
  • 作者简介
  • 书序

简介

性工作为何会(或不会)造成出卖自我与异化?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回归到“现代雇佣劳动或服务工作为何会(或不会)造成出卖自我与异化?”这个更一般性的提问(这是黑格尔等人在雇佣劳动开始普遍化时期所关注的问题)。现代各类型的工作(特别是在发端期与非完熟期)也是充满了工作者的自我被占有、隐私被侵害、公私界限难以维持的异化风险。本书认为必须从社会互动而非抽象哲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异化”或“自我的让渡出卖”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事实上,服务工作者或顾客的自我隐私被对方占有,乃是透过实际的人际互动技巧来达成的,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学说在此提供了关键性的说明。


本书的A部份提出了“性工作者如何在陌生人面前呈现自我?”这个Goffman式的问题意识。但是这样的一种现代人际与自我现象还需要更广泛的脉络解释,亦即,服务工作者与顾客双方为何能够在互动中维护私密自我与隐私、为何能够动态地操作公私界限,乃是关乎现代社会的一些宏观趋势或结构性条件如何形成了现代自我。本书B部份则列举了五类造就这种现代自我的现代条件或趋势动力,由此一般地说明了现代性工作中自我问题的脉络。就此而言,现代性工作之所以能够不会造成自我让渡,并非个别性工作个人的独特性质,而是深刻地根植于(晚期)现代的社会条件与趋势动力中。


本书的〈再论〉C、D部份则对性工作的互动过程的各个面向进行了一个高夫曼式的诠释分析。许多看似特殊的性工作现象(过去经常被其他研究者诠释为性工作的异化、不伦、受害…的表现),现在则被本书重新诠释为:性工作者运用一般人际互动的普通日常技巧与现代组织常见的管理规训技术,来维护有利工作顺利进行的例行化方式,以及维护自我的疆界。易言之,性工作者之所作所为,其实只是当代服务业普遍的实践方式、或现代人的一般互动方式,毫无特殊之处。这个高夫曼式的诠释分析架构将性工作的问题放在当代批判的社会理论的中心,处理的正是社会理论的一般问题(劳动过程、公私领域、现代组织的理性化、现代自我、规训与监视等等)。


本书内容曾在《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以学术论文形式发表。此次为便利广大华人读者群阅读,特别采用简体字出版。

目录

i性/别研究丛书(书系序)

iii序

序论──现代自我的社会条件

003前言

007哲学导论
007 1.黑格尔与奴隶/雇佣
013 2.Radin对黑格尔的批评
019 3.从Schwarzenbach-Hegel到现代自我

027A0.0 卖淫、自我/面具:Pateman

029A0.1 如何保持面具(保持匿名)和维护自我:Brewis & Lins tead, McKeganey & Barnard, Hoigard & Finstad, Chapkis

036A1.0 现代自我与隐私

039A1.1 匿名自我vs.亲密自我的区分与维护

040A1.2 所谓“真实自我”

042A1.3 丧失某些隐私而仍能维护自我、保持匿名

045A1.4 现代自我包括身体与性,构成了“性工作者如何在陌生人面前维护自我”的问题,这是本书的问题意识

048A2.0 切入“维护自我的现代脉络或条件状态”之前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与架构

048A2.1 Goffman

050A2.2 Sennett:面具与戏剧是公共生活的要素,“人气”进入公共生活造成公共的衰落

052A2.3 对Sennet t说法的检讨:Berger, Elias, Wout ers

055B1.0 在陌生人面前(不限于性工作情境)呈现匿名自我的五类现代脉络

055B1.1 第一类:现代人际互动的规则或技巧

058B1.2 第二类:监视

059B1.3 第三类:多重生活领域(spheres of life)

061B1.4 第四类:现代组织的管理与规训

063B1.5 第五类:身体与自我的反思筹划

067结语∶现代性工作的现代性

073注释

078书目

再论──高夫曼式的诠释分析

085 C0 问题意识:性工作者在陌生人面前呈现与维护自我(保持匿名)的现代条件

089 C1 性工作者如何在陌生人面前呈现与维护自我:结构制度面

089C1.a 结构制度面维持匿名的现代条件(一):市场交易的impersonality

090C1.b 结构制度面维持匿名的现代条件(二):公/私领域的区分、生活领域多重化、隐私制度、心理深度的知识/权力、城市生活、身体与性文化开放
092 C1.b1 心理论述与行动者的身心操作

096 C2 性工作者如何在陌生人面前呈现与维护自我:微观权力面(行动者层面)

097C2.a 微观权力面维持匿名的现代条件(一):Goffman式的人际互动技巧
098 C2.a1 互动的疏离与(过度)投入
107 C2.a2 凝视
109 C2.a3 角色互动、cynical p erformer
115 C2.a4 观众的隔离
119 C2.a5 贬低

121C2.b 微观权力面维持匿名的现代条件(二):现代组织的管理规训技术
123 C2.b1 服务者与顾客的人格平等
124 C2.b2 例行化
124 C2.b2.i 表演、起始、段落标记
127 C2.b2.ii 轮流、顾客的主动参与
133 C2.b2.iii 空间
139 C2.b2.iv 时间
143 C2.b2.v 说谎、信任、制服、就像个妓女
150 C2.b2.vi 差异
152 C2.b3 监视
153 C2.b3.i 涣散的监视、全景的监视
156 C2.b3.ii “另类旁观第三者”:无足轻重者与局外人的监视
160 C2.b4 其他管理规训技术
160 C2.b4.i 花名
162 C2.b4.ii 象征、公私分明、戏剧化、团队合作

169 D1 结语∶顾客(性消费者)

177 D2 结语∶只是一个诠释架构

181注释

189书目

193Contents

作者简介

宁应斌

(笔名:卡维波)

台湾中央大学哲研所教授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博士

加拿大Dalhousie Univesity哲学硕士

台湾东吴大学企业管理学士

序

性工作为何会(或不会)造成出卖自我与异化?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回归到“现代雇佣劳动或服务工作为何会(或不会)造成出卖自我与异化?”这个更一般性的提问(这是黑格尔等人在雇佣劳动开始普遍化时期所关注的问题)。现代各类型的工作(特别是在发端期与非完熟期)也是充满了工作者的自我被占有、隐私被侵害、公私界限难以维持的异化风险。本书认为必须从社会互动而非抽象哲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异化”或“自我的让渡出卖”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事实上,服务工作者或顾客的自我隐私被对方占有,乃是透过实际的人际互动技巧来达成的,高夫曼(ErvingGoffman)的学说在此提供了关键性的说明。


本书〈序论〉的A部份提出了“性工作者如何在陌生人面前呈现自我?”这个高夫曼式的问题意识。但是这样的一种现代人际与自我现象还需要更广泛的脉络解释,亦即,服务工作者与顾客双方为何能够在互动中维护私密自我与隐私、为何能够动态地操作公私界限,乃是关乎现代社会的一些宏观趋势或结构性条件如何形成了现代自我。本书B部份则列举了五类造就这种现代自我的现代条件或趋势动力,由此一般地说明了现代性工作中自我问题的脉络。就此而言,现代性工作之所以能够不会造成自我让渡,并非个别性工作者的个人独特性质,而是深刻地根植于(晚期)现代的社会条件与趋势动力中。


本书的〈再论〉则对性工作的互动过程的各个面向进行了一个高夫曼式的诠释分析,许多看似特殊的性工作现象(过去经常被其他研究者诠释为性工作的异化、不伦、受害⋯的表现),现在则被本书重新诠释为:性工作者运用一般人际互动的普通日常技巧与现代组织常见的管理规训技术,来维护有利工作顺利进行的例行化方式,以及维护自我的疆界。易言之,性工作者之所作所为,其实只是当代服务业普遍的实践方式、或现代人的一般互动方式,毫无特殊之处。这个高夫曼式的诠释分析架构将性工作的问题放在当代批判的社会理论的中心,处理的是社会理论的一般问题(劳动过程、公私领域、现代组织的理性化、现代自我、规训与监视等等)。


本书是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性工作与现代性”(NSC91-2411-H-008-004)的成果。初稿曾经先后在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主办之第六届四性研讨会(2001年9月15-16日),以及淡江大学主办之第三届“伦理思想与道德关怀”学术研讨会(2002年5月3-4日)发表。也曾在清大性别与社会研究室之午餐演讲会上(2002年5月31日),还有广州中山大学的性/别研究密集课程(2003年1月6-10日)与参加的师生一起讨论。这四次场合我都从听众的提问与讨论中获益良多,此处无法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只能在此致谢,不过之中有几位特别对初稿有颇多指教或鼓励,我十分感激,他们是(依时间顺序):潘绥铭、丘延亮、李银河、张北川、龚卓军、张家铭、宋文里、李丁赞、艾晓明。另外,还有一位国科会专题计划的匿名评审,以及两位《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的匿名评审,也提出了很有帮助的意见。


此次定稿将初稿分作〈序论〉与〈再论〉上下两篇,曾分别发表于:〈性工作与现代性──现代自我的社会条件〉,《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4年3月,53期,页85-143。以及,〈再论性工作与现代性──高夫曼式的诠释分析〉,《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4年9月,55期,页141-224。在此特别要向台社的编辑部致谢。有鉴于台湾读者较容易取得这两篇论文,因此这次出书采用简体字,以便利此书在其他华人地区流通。此次出版成书在极少数地方有些许无关紧要的文字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