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教-學術

本質/想像--”概念”的演化論

◎NightWish

1. My imagination I-Preface

  剛開始唸哲學系的時候對於「理性思考」的想法有著莫名的嚮往和迷信,對於各種不是「推論」而來的想法一概以為是不可信的。這種態度多少有點懷疑論的味道在吧。只是書愈唸愈覺得,「想像力」的重要性不比「理性推理能力」差。亂用一下康德的話「沒有內容的思維是空泛的」。那麼,就先從我的想像當作思維內容的開端吧!

  大一上哲概課的時候曾經被一種問題深深困惑或迷惑住(使用「迷惑」的原因是由於多少有點著迷於其中的成份在),其實說起來似乎是個微不足道的問題。「林從一究竟有多少根頭髮才算是禿頭?」(抱歉冒犯了老師的名諱,不過當時上課時提出的問題確實是這樣的)「三千根頭髮算不算禿頭?」「一千根呢?」老實說我不大記得當初討論這個問題時的詳細脈絡是什麼,然而把這個問題從當初的脈絡中抽出,置入我現在想像的脈絡中卻非常適切。
Continue reading…

婚姻/愛情/故事

◎卡維波

雖然婚姻在很多人心目中和愛情一樣如玫瑰般地瑰麗,但是如果我們把婚姻故事與愛情故事做對比,我們發現動人心弦、精彩著迷的婚姻故事,特別是喜劇故事,比起愛情故事來少之又少。

婚姻往往是愛情喜劇故事的結尾終局。但是這個精彩萬分的愛情喜劇卻幾乎沒有續集,即使在善於拍攝續集的好萊塢,賣座的愛情喜劇很少有續集,金玉盟或新娘百分百沒有續集。為什麼?有人說:因為婚姻就已經是愛情的真正最終歡樂結局,所以不可能有續集。電影史上比較接近愛情喜劇續集的是Francois Truffaut以 Antoine Doinel這個人物一生為主的系列電影,從The 400 Blows開始,第三部 Stolen Kisses算是一部愛情喜劇,之後還繼續拍Antoine Doinel的餘生,所以我們看到Bed & Board與Love on the Run。不過如你所料,愛情喜劇如果還有續集,那大概就是外遇、分居、離婚等等,愛情破滅的故事了。
Continue reading…

塑身運動、厭食症到胖妹驕傲的思考 — 一個女性主體與女性身體的提問

◎黃詠梅(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摘要

本文以網路電子佈告欄的減肥社群與胖妹家族作為田野觀察對象,試圖從女性塑身行動中併發的厭食症現象、與以「性感胖妹」為其認同集結的討論版,探詢女性主義歷史中女性主體與客體化身體的古老命題。
文中欲處裡兩個女性主義路線的典型衝突:一是情色女體的主動性與客體化問題、二是女性關照自己身體的獨特感官與多元行動/解放策略。

簡而言之,本文要回應的是幾年來台灣「國家派」婦女團體與「市場派」婦女團體的典型爭論──在「政策婦女團體」們不斷要求更嚴格的情色管制、強力批評商業媒體煽動年輕女性的瘦身風潮之時,另一派的「解放婦女團體」則幾乎全然的站在此般政策建議的對立面,強調情色女性、塑身女體對年輕女性在抵抗傳統父權的解放之路上之積極意含,並指責壓制色情的政策路線與父權傳統同構的反動性格。

在這樣的爭議之下,女性個體如何對待、管制、打造、形塑自己身體,以及此間真實行動的內涵與感受便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本文欲處理的重點。針對這個部分,本文從塑身主體、以及塑身知識所併發的厭食症現象中[1],關照出的是一種不同於政策女性主義所理解的主動與抵抗意識,也從「胖妹驕傲」的集結抵抗讀出一些商業貫穿的塑身意識之壓迫線索。

塑身認同與胖妹驕傲所標定看似在光譜兩極的兩種主體、以及期間的流盪反覆、交跌曖昧與不確定性,是本文所欲覺察反省、並與既有之女性主義相關論述產生對話的主要關注。

Continue reading…

【書評】《愛情的正常性混亂》

◎張舜翔

愛情的正常性混亂
Das Ganz Normale Chaos der Liebe
作者:Ulrich Beck, Elisabeth Beck-Gernsheim
譯者:蘇峰山,陳雅馨,魏書娥
出版社:立緒

關於現代性
現代性一直被視為傳統的剋星,因為它〈這種第三人稱比較適合〉意謂著抗拒未成年的蒙昧狀態,或者用韋伯的術語說:理性化。

故且不用這樣過於學術性的字眼,也不管這樣的字眼是否能在其他人的眼中產生什麼意義。任何人談起現代化都應該有著這樣的印象:方便、客觀;有時則加些負面的字眼:忙碌、冷漠〈這樣的字眼只出現在跟著國中作文…「隨著工商業的進步」之後才會出現〉。
Continue reading…

猜想/「許純美現象」的布赫迪厄式思考

猜想/「許純美現象」的布赫迪厄式思考 (註 1)
◎林毓凱

法國社會學大師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在一九九四年出版了《布赫迪厄論電視》一書。書中指出新聞報導作為一個社會場域,是如何透過收視率的作用和商業邏輯的運作而成為一個他律性的(hétéronome)場域,但本身就作為一種場域結構的新聞媒體,又會反過來支配其他的社會場域。這個觀點若放在台灣的脈絡下思考,似乎頗有幾分道理,近日的「許純美現象」不就是媒體收視率競爭下的結果麼?其所造成的高收視率不就是民眾受控於新聞媒體的最佳例證麼?而我們是否也可以理所當然地將新聞報導和閱聽大眾理解成一種共謀關係呢?

不過,(我這樣)將布赫迪厄對於新聞報導場域的分析作為解釋許純美現象的直接推論,似乎有理解上的片面之嫌。因為,對於布赫迪厄的社會理論而言,若許純美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其背後必定隱含了一系列的內在關係,而只有分析這個關係系統,才能瞭解這個現象是怎麼運作起來的。(Bonnewitz, 1997:53)因此,上述的說法雖然解釋了「許純美」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現象」,卻還沒有解釋許純美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的內在運作邏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