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04

【連載】美麗新世界 (三十)

◎董籬

【七十一】

社團我們暫時不敢去,怕有狗仔隊守在附近,所以我們找了一家KTV,大家進去以後,隨便點了歌,讓音樂自己放,然後我們把音量稍微關小一點,以便大家可以討論事情。
來的人也不多,有些人擔心別人聯想到自己身上,所以決定暫時待在家裡不跟大家碰面,到場的有我、貓兒、女巫、學姐、Monk、阿莫、小四、九月和green,每個人臉上都充滿著疑惑,我心裡想著:怎麼辦?看看其他人的表情,大家心裡想的大概也差不多吧。

剛開始大家都沒什麼頭緒地說著自己的感受,沒有多久就演變成所有人一起罵那篇報導,當然罵到最後就是批評整個媒體,以及收看、閱讀那些媒體的群眾,雖然沒有具體的想法要怎麼辦,不過心情總算稍微安穩了一點。
Continue reading…

男人與蟑螂(三)關於蟑螂男的記憶脆片二三

◎淫妲三代

關於蟑螂男的記憶脆片二三
一種真正的、蟑螂觸感的男人,出現在我的兒童時期的尾端。如果要帶著一股肥皂劇狗血的憤怒,說就是這些如過江之鯽般漂浮過我整個青春期洪流的蟑螂群終結了我的美好童年,那我們的故事就無疑就將會有一個張力強大的戲劇轉折,但事實是回想起來,即使在蟑螂男們一個個出現之前,我也並不真的擁有特別美好的童年:上幼稚園被老師冤枉懲罰、上小學學習鋼琴繪畫與其他的才藝,有的時候因為疏懶於練習鋼琴、或者在繪畫習作裡把草地上乳牛的影子畫成跟牛平行的形狀而被爸爸或者媽媽斥罵或嘲笑之類,還有為了聽見大人的爭吵而害怕偷哭、在受刑般的鋼琴課之後瑟縮裝乖,偷偷期待喜歡吃甜麵包的媽媽會順便從麵包店的冰箱買一個統一布丁給我等等的重要小事。還不提那些所謂早熟兒童的憂鬱、憂鬱得快要窒息死掉與團體生活適應困難的,真正的社交障礙們。
Continue reading…

拒絕白色恐怖再現,回歸兒少條例二十九條立法原意

◎台灣人權促進會新聞稿

近三年來,台灣各地共超過兩千起因援交起訴案例都以⟨兒童及少年性交防制條例⟩⟨兒少條例⟩29條入罪,但是牽涉其中的民眾往往尚未進行任何具體性交易,就只因網路上的語言互動被認為觸法而被捕。這種無範圍、無標準,且牽涉誤用法條的的犯罪偵查方式,主觀將民眾構陷入罪,無異箝制網路言論自由及思想自由,白色恐怖的再現令人心生恐懼。
為了回歸⟨兒少條例⟩立法目的,充分保障未成年人之人格發展,並處罰以傳播媒體侵害兒童及少年人權的不肖業者,而非走回嚴厲控制言論自由的戒嚴之路,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性別人權協會等民間團體於2004年9月8日上午召開「拒絕白色恐怖再現,回歸兒少條例二十九條立法原意」記者會,列舉檢警相關之侵害人權作法,並提出民間修法建議(詳見修法說明)。 Continue reading…

拒絕白色恐怖再現(會後新聞稿)

◎台灣人權促進會新聞稿

近三年來,台灣各地共超過兩千起因援交起訴案例都以〈兒童及少年性交防制條例〉〈兒少條例〉29條入罪,但是牽涉其中的民眾往往尚未進行任何具體性交易,就只因網路上的語言互動被認為觸法而被捕。這種無範圍、無標準,且牽涉誤用法條的的犯罪偵查方式,主觀將民眾構陷入罪,無異箝制網路言論自由及思想自由,白色恐怖的再現令人心生恐懼。為了回歸〈兒少條例〉立法目的,充分保障未成年人之人格發展,並處罰以傳播媒體侵害兒童及少年人權的不肖業者,而非走回嚴厲控制言論自由的戒嚴之路,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性別人權協會等民間團體於2004年9月8日上午召開「拒絕白色恐怖再現,回歸兒少條例二十九條立法原意」記者會,列舉檢警相關之侵害人權作法,並提出民間修法建議。

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吳豪人表示:「〈兒少條例〉二十九條將言論檢查無限上綱的結果,使得某些文字,如「援」、「員」、「幫助」、「出賣」,「寂寞」,就如同白色恐怖時期「台獨」、「馬克思」、「左拉」等文字一樣,成為執政、執法單位羅織罪名、構陷入罪的禁語;亦造成執法人員為求績效而誘使人民誤觸法網進行犯罪」。
Continue reading…

男人與蟑螂(二)精神官能症

◎淫妲三代

精神官能症
歇斯底里病。精神官能症。在佛洛伊德之前(或之時)被認為是一種專屬於女人的疾病,源自於子宮錯亂、或者(女性的)性功能發展失調,一些諸如此般、神秘難測(因之你怎麼說便算)的原因。

如果可以滿足於這種單純在修辭的配置上將會出現的巧合,而不介意任何要在「診斷」或某種意義的事實上有效的真相之類,我們就會可以輕易的找出蟑螂與男人,兩者之於我的隱喻性關聯,並繼續有趣地梳理這個故事──對蟑螂擴及一切昆蟲的無理懼怕如果將之視為一種疾病癥狀來來看待的話,它的與「我」這個存在物共存的時間便極為自然的隨青春期風暴的驟起暴落而時好時壞。青春期時我的一干以文藝青年無比苦痛又驕傲地自我標示的同伴們異口同聲咬定我的病徵只是強烈的精神潔癖;潔癖這個字眼的曖昧是它聽上去像是病又其實趨近於某種美德,尤其是「精神的」潔癖,初聽時我險險乎甜蜜地笑出來彷彿再沒有比這個病名更吻合於我們所希冀的文藝青年情調的東西了。不過情調終究只是情調,它也許與呈現出此種情調的我的內裡或質地有某種關聯,卻絕對不真的是我所努力想要掌握的質地本身,知識與敘述、語言文字距離事實或存在物那麼遠,青春期初發的念頭,我無法確知的我,如此教我困惑。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