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04

為什麼非得選課不可?

◎epicure

又到了大學生選課的季節、媒體有不少選課新聞可報導的時候。各大學各自設計了洋洋灑灑可以當作研究題目的選課法。有全用電腦的,電腦之後用人工補助的,使用機率隨機分配的、兩階段式、三階段式、三明治選課系統、押點數、排志願…。校方把選課弄得如同打仗一般,學生也廝殺得激烈。半夜三點起來開始守著電腦的、請學長姐代選的、和同學交換的,有些熱門課程可以抵兩門課。有人對傳說中資訊系學生「每個都會」的那學以致用寫程式搶課的本領豔羨不已。這恐慌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去年竟有學生數場肉搏戰打完連一個學分都沒選到,使得校方也開始檢討起來。有人終於上網扮演黃牛開始以一門課一千五到兩千的價錢開始賣課程,似乎也是供需之下的必然。這頭黃牛遭到同學痛批、校方表示將予以處分。全國師生進入一年一度的嘉年華式亢奮狀態。

一學期一度的焦慮經驗我也有過。現在回想,不禁覺得驚訝和詫異起來。為什麼在我焦頭爛額地選課的四年中,這個問題一丁點都沒有進入過我腦裡: 到底為什麼非得選課不可?
Continue reading…

慾望廣告與社會變遷

◎戲浪

2004年暑假電視上出現了關於麥當勞薯條和肯德雞炸雞的廣告。中國時報的時論廣場連續有投書針對這些速食業廣告提出批評。其中一位批評者顏正芳(高雄醫學大學助理教授)說麥當勞廣告:

主要呈現的是「即使是好朋友,好東西也不能與你分享」。廣告中兩女孩走進幾近客滿的電梯,一人手伸向另一人手中的薯條但遭拒;接著一名俊男走進電梯,並引發電梯負荷過重的警告聲,旋即手拿薯條的女孩將另一名女孩推出電梯,並滿臉笑容地邀請俊男分享薯條。另一部廣告則是描繪兩名自小在鄉間成長的女孩,在貧乏的物質生活中相互分享所有,直到長大為青少女,在速食店中其中一人卻已不願與好友分享薯條,自顧自地享用。
至於肯德雞炸雞的廣告則是三部「哇,不是肯德雞」炸雞系列:
Continue reading…

還在調查/警告「處女膜」?──新時代的荒謬舊思維

◎陳以新

 2004年八月底的一則報導指出,台灣有百分之四十的男人在意自己的伴侶是不是處女,每年也有許多女人到醫院動手術「重建她們的處女膜」。該報導還提出某男姓婦產科醫生的說法,建議女人宜「避免從事激烈運動」,使用衛生棉條或自慰時也要「格外小心」。

 這個問題可分三個層次來談。首先,在女權意識高漲的二○○四年,竟然還有人設定這樣的議題來進行調查,讓女人重新陷入男性控制的焦慮中。封建社會下的女性只能「從一而終」,只能以丈夫的陰莖為終極依歸;缺乏比較的經驗和選擇的權利,她們的情感、生命與自我覺醒力量也深受到父權邏輯的壓抑與箝制。如今的台灣社會,「處女情結」這項議題的設定,就是對女性自主運動的嚴重反挫,企圖讓女人在性事方面永遠處於無知、被動、溫順的狀態。
Continue reading…

【連載】美麗新世界 (二十九)

◎董籬

【六十八】

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覺得精神非常好,雖然手上要寫的幾篇稿子實在很無聊,但是我還是很快的就寫完了,這中間沒有一個人走到我旁邊來,我也連頭都沒有抬一下。

手邊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後,我就出去吃午餐,原本還只有一點點餓,可是走出去看到天氣放晴了,就覺得胃口都好了起來,吃完了一碗牛肉麵加上四樣小菜之後又到便利商店買了一罐咖啡和一盒冰淇淋。
Continue reading…

論「年級論」——年級現象的初步探討

◎鄭亘良

近年來報章雜誌習慣以「年級」來分類世代,民國七十年出生的是七年級、五十年是五年級、民國六十一年出生的我們稱之為六年一班。「年級」的新意義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誰在用「年級」分類世代?「年級」有何意義、又建構出什麼樣的認同與效應呢?

「年級」的由來
「年級」ㄧ詞最早出現於公元二千年(民國89年),在網路「明日報個人新聞台」裡,文字工作者Mimiko等ㄧ群民國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設立「五年級訓導處」逗陣網,寫下他們民國五十年代的童年回憶與成長經驗。他們自稱為「五年級」,泛指民國五十年至五十九年出生的世代。之後,這些網路文章於2001年集結出書《五年級同學會》,其後《五年級青春記事簿》、《BOBO族》、《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等關於「五年級」的故事相繼出版,隨著這股「五年級」熱,漸漸的,人們也開始稱呼民國六十年代出生的為六年級、民國七十年代的為七年級,關於三四與六七年級的年級論也相繼地出現,「年級」遂成為大眾對於「世代」的另一種稱呼。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