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罷工喊停,誰是贏家?

◎黑海德2003/02/01

本文同時刊登於連結雜誌第十期
開放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月卅一日,高鐵列車在日本神戶出爐,交通部長、高鐵董事長殷琪招待大批記者前往日本,高唱國歌慶賀跨國(財團)合作成功,同時宣示「高鐵時代」的來臨。另一方面,在交通部穿梭斡旋下,行政院於去年底宣示「原則同意」台鐵工會訴求,由政府設立補貼機制並承接台鐵歷史債務,之後將台鐵改制公司,俟時機成熟後再移轉民營,以此化解台鐵工會春節罷工的危機。

總統大選前,執政者順利化解台鐵抗爭危機,同時也開啟高鐵時代,看來政績斐然;對民眾而言,春節沒火車坐的危機已解除,又將迎接先進的高鐵,看來一切美好。然而,隨著罷工取消、高鐵誕生,鐵路私有化時代也同時來臨,公共服務私有化的惡靈正悄悄走近,伺機而動,尋找下一個受害者!

鐵路私有化,誰是最大輸家?
以BOT方式讓財團興建高鐵,是鐵路私有化的第一步。鐵路是大眾運輸,具有公共服務性質,本應滿足大眾的基本需求,因此國營的台鐵得不計盈虧地提供中下階層、偏遠地區民眾的交通需求。

相對而言,私有運輸系統為了追求利潤極大化,往往不擇手段削減成本。經官方調查,私營國道客運業員工薪資偏低、超時加班,嚴重影響乘車安全;同時業者為增加載客量,自行改造車體、封死逃生門,更是時有所聞,尊龍火燒車即是一例;而在市場機制下,無利可圖的路線自然無法受到業者青睞,例如中南部客運偏遠路線因不堪虧損而停駛,嚴重影響偏遠地區民眾(特別是老人、學生等)行的權益。私營高鐵未來也無法不走上相同的道路。

在市場開放後(所謂「高鐵時代」),國營台鐵面臨更大的衝擊,不是關門大吉,就是接受私有化的命運。這個美其名為「追求效率」的「改革」,號稱世界潮流,但其結果呢?以英國鐵路私有化為例,Railtrack公司六個月可賺三千萬英鎊,以此證明私營鐵路真的比公營賺錢且有效率。然而就在董事們慶祝的同一時間,一名25歲的律師在醫院去世、劉海若在醫院昏迷不醒,他們都是99年10月5日火車大災難的受害者。報告指出,Railtrack未能投資改善訊號系統和路軌維修,是導致災難的主因。英國鐵路私有化之後,重大事故、誤點頻傳,人民中普遍出現要求重新收歸國有的呼聲。

原來,台鐵罷工只是讓大家一時沒火車可坐,鐵路私有化則可能讓大家有火車也不敢坐!

台鐵工會要什麼、得到什麼?
全世界的鐵路運輸由於其公用服務性質,往往入不敷出。在民營化的潮流下,政府減少對台鐵的投資、挹注資源給高鐵,更讓台鐵經營雪上加霜,不僅設備老舊不堪,亦被歷史債務(如台鐵自行舉債配合電氣化、地下化)壓得喘不過氣來。

正因為如此,十多年來台鐵員工的勞動條件不斷惡化,人力精簡、各項獎金縮水甚至取消,讓員工苦不堪言。然而,台鐵員工仍然咬牙苦撐,持續提供服務。以效率而言,民國80年到90年間,每位台鐵員工創造的營業收入成長86﹪左右,然而政府仍鐵了心推動鐵路私有化,並將於96年完成。

由於累積了十多年的抑鬱,台鐵員工終於認清現實,願意起身反對「化公為私」、傷害員工與大眾權益的的私有化政策,並以行動的決心,換得了政府允諾承擔過去政府經營造成的虧損和債務,以及建立鐵路這個大眾運輸的補貼機制。但是,政府只是做了應該做的,即使承諾落實,雖然短期內可解決了台鐵的生存問題,但卻未真正阻擋鐵路私有化,不但「公司化」照常推動,還可能因為包袱去除而加快財團進駐腳步。

台鐵工會取消罷工後,台鐵將正式走上私有化道路。所謂「公司化」就是將台鐵經營的性質由服務改為牟利,以企業追求利潤的思考來經營台鐵,號稱是要提高效率,事實上就是為民營化做準備。等於要台鐵學習私人客運業者,為求利潤削減各項成本,這樣不僅將帶來勞動條件進一步惡化,更將以大眾行的安全與權益陪葬。

罷工中止,曲終人散?
今年大學入學學測社會科試題出現:「國營事業員工以罷工行動抗議員工利益在民營化過程中一再被忽略,對於罷工行動的說法何者較適當」,答案包括了(一)遣散員工是經濟不景氣難免措施,罷工徒勞無益,(二)民營化能提升效益,罷工不具正當性,(三)罷工影響社會大眾權益,政府應該儘速修法禁止,然而正確答案是(四)罷工是一種社會運動,有助於刺激民眾思考社會問題。看在台鐵員工的眼裡,對照統治者壓制罷工的政策與種種抹黑,以及社會的普遍敵意,不知做何感想?或許這樣的試題點出了教育者對於下一代的理想,然而民眾是否意識到,自己也答不出正確答案?前三者才是主流意識,不是嗎?

台鐵工會的罷工中止了,事情似乎告一段落,只能成為學測試題、提供討論而已。然而,鐵路私有化序曲才剛展開,台鐵的危機還未解除,甚至可以說才剛開始,台鐵工會反對鐵路私有化的任務遠未結束。只是,公共服務私有化的惡果不止由員工獨自承受,還有廣大的社會大眾。我們應該要問,對於公營事業員工反私有化的戰役,我們該站什麼立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