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反省媒體生態與網路文化的座談

◎卡維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文化批判論壇第35場:網路是新聞製造便利店?性污名是媒體血庫財源?】 主持人)

各位大家好,我叫卡維波,是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希望大家不要說我是叫獸,會叫的野獸,要不然我會告你誹謗。今天本人發言有雙重身分,除了是主持人外,也是引言人。在此我先以主持人身分介紹主辦團體與引言人並說明座談目的,之後就由四位引言人發言,我則是第五位引言人。不過我的兩次發言的總時間也盡量限制在15分鐘之內。在此,先向大家說明。

今天場地是由主辦單位文化研究學會租借而來。文化研究是人文社會學科的跨領域學門,主要以大眾流行或通俗文化為研究對象,但是以批判地探討國家、媒體、市場、家庭等主流制度中的不平等權力關係為研究取向。文化研究學會集合台灣不同學校與不同科系的學者學生,每個月都會舉辦文化批判論壇,這次座談也同時是文化批判論壇的第35場。另一個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簡稱台社,我今天也是以台社成員身分在這裡主持發言。台社於1988年(也就是約17年以前)創刊,成員也是來自不同學校與不同科系,以批判的社會研究為季刊主旨,近年也定期舉辦台社論壇,下一次論壇將於3月26日與反假分級制度聯盟在台大附近的紫藤蘆茶藝館合辦,探討不當的分級制度。還有一個主辦單位RESET網路雜誌,它的代表是今天引言人之一朱玉立,RESET是頗受國內外文化界矚目的一個新生代網路雜誌,由一群年輕的網路寫手主持,內容十分多元,大家有稿件可以投給他們。這次事件衍生了好幾篇文章,希望未來也都能刊登在RESET上面。我們在現場也有發放由網友waliaude寫的一篇,作者也應該在現場。以上這些單位的網站和活動消息,可以在一個叫做「國際邊緣」的網站找到,大家對他們有興趣的話可以google一下。今天還有一個主辦單位是媒體改造學社,等下它的代表張正在引言時,會簡單介紹它們自己,可能會比我介紹還要準確,張正現在是立報的編輯。除了張正與朱玉立外,第三位引言人是Lukaka,他是PTT新聞部長、媒體公害板板主,PTT這個BBS站也就是這次事件的主要發生場域。我想邀請以上三位發言人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座談會希望能從網路社群的特性、媒體在此事件所扮演的角色等不同角度來深入探討這個事件的多個層面。

這個座談會並不是群眾公審大會,不是網路上的推、狂推或者噓、猛噓這兩種情緒。一個事件的形成有很多直接與間接的、結構的與個人的因素,這些都是本座談會想要探討的。今天這個事件並不只是由單一記者或報紙造成的,它牽涉到很多複雜的因素,除了媒體生態,也包括網路文化,除了網路文化,還有性文化與性的不平等,或者說性族群的不平等,這是什麼意思呢?清華大學教授陳光興,他很想來參加這個座談,但是因為在星加坡講學無法前來,他在談這件事時用了很簡單的話來比喻。我們知道,性裡面有很多不同的族群,同性戀或異性戀就是不同的族群,但是這兩個族群是不平等的。陳光興教授說劈腿族是台灣最大的性族群,跨躍省級,階級,性別等等,沒有劈腿過的人在台灣真是奇葩,可以蓋貞節牌坊,但是因為性文化的虛偽,最大族群還要被歧視,如果沒有這種性族群的不平等,媒體也炒作不起這個話題。這個事件被網友戲稱「新二二八事件」;雖然是戲稱,但是確實也和族群平等有關。講這些是因為今天第四位引言人,原來只是一位普通的市井小民,但是一覺醒來,自己的隱私卻被報紙登的好大,電視跑馬燈每個小時都在放,這位具體的媒體性炒作受害者寫下了她的經驗,請她的朋友,也就是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何春蕤代為宣讀。透過她的發言稿,我們可以發現媒體炒作的共犯結構還包括了司法機關與保守團體。所以媒體炒作、新聞聳動都還是表面現象,我們要探究為什麼媒體能夠炒作,新聞如何能夠變得聳動?下面我們就從媒改社的張正開始發言。

(本文係【文化批判論壇第35場:網路是新聞製造便利店?性污名是媒體血庫財源?】 5主持人的發言稿。卡維波另有引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