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兒少無限上綱﹐孰令致之?──「道德正確」如何在台灣媒體中被建構


卡維波 【2010/12/15】

 


這段時間台灣各大報紙媒體紛紛以社論評論和投書痛批兒少修法﹐因為新修的兒少法將要限制新聞自由(參考網頁蒐集了較重要的數篇文章http://sex.ncu.edu.tw/intermargins/Headline/head_nation.htm)。這在幾年前﹐仍是不可想像的﹐例如﹐在反圖書假分級運動時﹐或者反網路分級時﹐誰會料到下一個可能面臨檢查限縮魔手的受害者竟是掌握輿論大權的報紙媒體──但是回過頭來想想﹐這其實又是意料中事。


原本保護兒少只是多元價值之一﹐就和成人的性自由或言論自由一樣﹐有同樣的高下價值;而且﹐保護兒少也應該包含「保障青少年的性權利與性自主」﹐兩者須同時一併考量﹐以免性保守團體將「保護兒少」操作為一個反性的木馬策略﹐入侵到社會生活各領域。因此在制定保護兒少政策法律時﹐應該透過公開理性審議(而非黑箱立法作業)衡量各種利弊得失﹐將其他價值目標一併考量協商﹐而不是將保護兒少當成「最高指示」。


今日保護兒少能夠無限上綱、能夠成為道德正確﹐是經過一個建構過程的﹐其主犯當然是勵馨等性保守團體(作為國會遊說的利益團體﹐以及性別治理的NGO)一方面自肥立法(透過壟斷立法過程的黑箱作業)﹐另方面操作道德恐慌、家長焦慮、婦女疑懼、民粹激情;但是這個過程也是有諸多共犯幫兇的。很不幸的﹐報紙媒體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公共論壇的角色﹐未能以理性論述來抵抗情緒操弄、批判黑箱立法﹐結果遭到性保守民粹無限上綱的反噬。


讓我以親身的一些經歷來說明這點:


保護兒少的無限上綱是在一次次事件與立法中逐漸成為道德正確的﹐成為道德正確的原因之一﹐是公共論壇缺乏反對的聲音──或者﹐反對的聲音沒有被報紙刊登報導。在剛進入21世紀時﹐性保守團體開始以兒少法29條的援交法條傷害無辜﹐製造了一大批性政治受難者﹐這是以「保護兒少之名戕害網路言論自由」的開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在網路上以諷刺語言和召喚網友的集體抵抗惡法﹐結果被性保守團體檢舉﹐企圖以「鼓勵教唆犯罪」來入我們於罪。這是發生在2001到 2002年間的「援交網頁事件」。起初報紙有刊登一些辯論﹐但到後來就不了了之。往後的援交被捕新聞不斷﹐但是卻甚少在媒體看到對惡法的檢討(參考網頁http://29.antilaw.info/)。至於其他性惡法也甚少見到理性討論﹐只有關於受害者的聳動新聞(參考網頁http://antilaw.info/)。


之後幾年間﹐保守團體一直不斷地藉著各種事件與新聞﹐將保護兒少無限上綱﹐我們則盡力撰文駁斥反對﹐但是我們的許多反對聲音卻沒有被刊登。例如﹐<保護兒少不能無限上綱>或類似標題最近也終於在報紙上出現了(因為報紙媒體終於成為被迫害目標了)。不過有好幾年﹐我一直以這個標題投稿報紙﹐投稿了兩三次(內容均不同)卻都不獲刊登。此外﹐我還曾寫過<我們需要妖魔化強姦犯嗎?>﹐也是不被刊登。至今﹐強姦犯仍是絕對妖魔等待去勢。


我們的文章不獲刊登或許是因為寫的不夠好﹐但是當時也沒有看見在報紙的公共論壇中有其他反對性保守團體的言論。當公共領域沒有辯論﹐沒有理性對話﹐只有激情民粹與道德恐慌﹐只有一言堂時﹐保護兒少的道德正確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無限上綱的。


又例如﹐晚近白玫瑰運動後關於性侵未成年的修法﹐顯然又是一個未經公開辯論審議的黑箱立法過程﹐只有媒體對民粹道德正確的推波助瀾﹐卻不見媒體理性的監督審議。


最近白玫瑰運動「第二波」的「梅根法案」集會﹐新聞報導說只有兩百人參加(我們都知道這是「號稱」兩百人的意思)﹐但是媒體卻給予相當的版面來報導其訴求。與此對比的是﹐數年前﹐反對假分級運動在台北新公園舉辦群眾大會﹐當時可是結結實實地有兩百位青少年參加﹐朱天心、何春蕤、盧郁佳等文化人參加並演講﹐記得十夜(2010市議員參選人)還以女王造型表演歌舞。但是這個反文化與爭取性言論自由的集會卻沒有任何媒體報導。


這些經驗顯示的其實是大眾媒體的媚俗與迎合主流﹐往往對於邊緣社會運動採取不友善的態度。這使得媒體作為公共論壇的功能面臨受操控的危機﹐因為徹底質疑體制的邊緣社運言論被篩檢﹐使得公共論壇只有主流彼此的交鋒﹐看似熱鬧﹐但其實卻只是表面上自由開放的操弄輿論(因此所謂民主國家與極權國家的媒體底線都是不能動搖體制﹐只是治理手法不同而已)。


近年來新興的蘋果日報在它的副刊或論壇﹐反而能容納許多邊緣的聲音。然而蘋果日報也以刊登和放大「性」新聞為賣點﹐但是和其他報紙一樣在許多報導上往往缺乏平衡的評論﹐以致於一個新聞只能有保守觀點的建構(例如對外遇劈腿似乎只有一種評價)。這就是「道德正確」或「無限上綱」被建構的原因──缺乏反對的邊緣聲音、沒有另類情緒的建構。援交、性侵、性騷擾、校園霸凌、保護兒少等等「共識」﹐都是在邊緣反對聲音缺席下的共識。一夜落而知天下秋﹐所謂關於台灣的共識(最大公約數云云)之政治正確其本質也是如此。台灣的「政治正確」與「道德正確」都是沿著相同軌跡被建構的。


原本只有蘋果日報是性保守團體的檢查壓制目標﹐現在則擴散到所有平面媒體;於是我們看到晚近各報在兒少惡法肆虐多年後﹐首次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反擊發聲。但是為時已晚﹐保護兒少的無限上綱已經擴散入侵到社會許多領域和意識情感中﹐例如NCC的許多作為正是整個社會朝向性保守的結果。如果我們比較1990年代的電視廣告與節目﹐我們會發現當時是驚人的自由開放﹐而現在卻只剩下可悲的馬賽克。(2010.12.15)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