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雷斯盃活動大事紀年表 附錄二:受訪者名單 附錄三:臺灣同志大事紀與雷斯盃活動對照表
附錄四:第一屆雷斯盃宣傳海報
附錄六:「臺灣同志前進雪梨」活動相關文宣 附錄一:雷斯盃活動大事紀年表
附錄二:受訪者名單
(「臺灣同志活動大事紀」的部份參考《認識同志手冊二○○二》)
附錄四:第一屆雷斯盃宣傳海報
附錄六:「臺灣同志前進雪梨」活動相關文宣 (一)臺灣同志「前進雪梨世運會」記者會新聞稿 臺灣同志「前進雪梨世運會」記者會新聞稿2002.08.05 多年來,臺灣在外交上始終備受打壓,使得我們國旗屢屢受阻於政治因素,無法飄揚在國際上,就連電玩小子參加韓國世界電玩大賽屢創佳績之際,也無法於這場國際賽事中,將中華民國國旗光榮的展示出來。 然而,由同志團體「拉拉資訊推廣協會籌備會」、「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及人權團體「臺灣性別人權協會」所聯合發起組成的首支女同志籃球隊,即將突破此一外交困境。這支「中華同志女籃隊」將於今年11月,代表中華民國進軍第六屆「2002雪梨同志世界運動會」,參與此一規模直逼奧運會的國際賽事,同時也將於雪梨奧運場地,讓中華民國國旗再度飄揚於國際舞臺。 中華民國外交靠同志 總統陳水扁於2000年即對全國人民宣誓,將極積推動「人權立國」,隨後更在今年初發表「國家人權政策白皮書」,其中除了宣誓諸多即將落實的人權政策外,更首次由國家公部門肯定了同志的基本人權。
因此,這個由民間同志團體發動的「臺灣同志前進雪梨」之行,除了將促進臺灣NGO與國際接軌,以提高在臺灣於國際舞臺的能見度外;藉由雪梨同志世運會中同志文化活動的交流,更是一項人權外交、文化外交的展現。再者,與海峽對岸的北京當局相比,唯有像臺灣如此重視人權、民主進步的政府,才會有多元文化的存在。 藉著首次參與這項以「尊重多元性別文化人權展現」為宗旨、打破所有藩界的國際盛事,這群臺灣同志娘子軍,將昂首闊步、抬著國旗邁向國際舞臺,不僅突破臺灣當前所遭遇的外交困境,更有助於國家形象的提昇,展現出臺灣作為包容多元文化之泱泱大國的風範。 同志與國家共存共榮 同志文化的在地茁壯,不僅有助於同志人權的保障,亦有促成「國家文化財」的發展之效,從世界各先進城市的歷史經驗可為明證。首先,以1998年於阿姆斯特丹舉辦的第五屆同志世運會為例,其規模已然超越最受世界矚目的奧運盛會。除了於會中的所有比賽場次、文化表演、藝術影展等售票一掃而空外;於同志世運會短短18日期間,更同時為阿姆斯特丹帶來相當於臺灣「2.5條十八標工程」的觀光經濟收益。 另外,今年將於「2000年雪梨奧運」專業運動場地舉辦的第六屆同志世界運動會,估計將有164個國家的2至3萬名選手參賽;來自全球十餘萬名參加大會活動和文化慶典的同志朋友親臨現場觀賽;加上各國的電視媒體轉播,屆時更將有無數觀眾,目睹「中華同志女籃隊」出現在全世界觀眾的眼前。不僅如此,舉辦此一國際賽事,更將帶來超過一億元經濟收益的觀光遊客。因此,同志文化發展與國家繁盛的相輔相成關係可見一般。 另一方面,由於長期對同志文化不瞭解的媒體,不免無意中對同志族群做出帶有偏見的負面報導,因而扭曲了性別多元文化存在的正面意義。但事實上,藉由扁政府對同志人權政策公開支援;加上臺北市每年由公部門撥款舉辦的「臺北同玩節」同志文化活動,顯見臺灣在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中,正是同志文化發展最良好的文化之地,同時也已日漸破除了同志在一般社會大眾眼中有如「毒蛇猛獸」的印象。 有鑑於此,我們更希望在同志人權日益開放的將來,臺灣能更極積學習西方爭辦此種國際盛事的文化精神,一方面可增進國家文化財;另一方面更可讓同志文化於國內蓬勃發展,而臺灣也因此成為重視人權與培養多元文化的自由之土。 我們需要大家的幫忙 對於此項極具義意的人權、文化外交活動,儘管主辦單位已獲得外交部、體委會、華航等單位的經費資源補助,但其所撥的各項文化經費補助金額有限,離此行所需的各項經費共計100萬總額的目標,仍有極大一段差距。因此,此項臺灣同志「前進雪梨世運會」之行,目前極需各界的支援與贊助,希望轉而藉由民間強大資源網絡的整合,幫助臺灣同志成行,為中華民國的外交畫下一道新彩虹。 因此,拉拉資推、同志諮詢熱線與性別人權協會亦將於8月17日(六),為此行舉辦一場「前進雪梨」大型募款晚會,歡迎各界同志朋友踴躍參與。同時,亦期待社會大眾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熱情贊助下,能夠為此番極具意義的活動踴躍捐款,共同建立這項讓全球一同見證臺灣同志邁向國際的新里程。 主辦單位:臺灣拉拉資訊推廣協會籌備會、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臺灣性別人權協會
(二)社群內文宣(網路版)
(三)募款晚會宣傳海報
(四)2002前進雪梨世運會成果發表手冊
(封面)
(背面) [1] 1995年雷斯盃首度以「個人名義」開辦,由於舉辦球賽落於個人,負擔過重,加上其他因素,因而停辦多年。1998年拉拉資推工作室首度以「團體名義」方式接辦,讓雷斯盃得以繼續開辦。 [2] 有感臺灣南北的同志資源不均,更體恤中南部朋友舟車勞頓之苦,雷斯盃首度移師臺中。由於室外場地因冬季多雨,加上中部室內場地較便宜,因此增添羽球、桌球項目。雷斯盃開始發展出冬季盃與夏季盃。 [3] 在臺北市政府主辦2002年臺北同玩節系列活動中的「彩虹運動會暨雷斯盃」,雷斯盃擔任舉足輕重的角色,動員了將近三、四百位工作人員,參與的活動人數超過三千人。這是雷斯盃首次與公部門合作,並展現雷斯盃動員集結的能量。 [4] 中部同心圓自1999年雷斯盃移師臺中擔任協辦單位,而後歷經兩屆與拉拉資推工作室聯合主辦的經驗,2002年起中部同心圓已有能力獨立主辦雷斯盃,成為雷斯盃經驗「技術移轉」的首度成功案例。 [5] 雷斯盃首度移師高雄,除了嘉惠南部同志朋友,並持續推動雷斯盃經驗「技術移轉」的工作。 [6] 與小摩拉子壘球隊合作,召集北中南各地愛好壘球的女同志舉辦壘球賽,增添雷斯盃活動項目的多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