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两问景II:鳄鱼皮、拉子馅、半人半马邱妙津 (发表于“第三届‘性/别政治’超薄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宛若TC”, 文/丁乃非、刘人鹏 摘要 本文是一个三部曲计划的第二部,尝试阅读当代台湾女同性恋主体们的一种文化再现,以一种伦理上敏感回应的方式,使得再现成为可能。 第一部<罔两问景I>中,我们勾勒出了一种恐同,以具有文化价值的美学-伦理之名布署运作,亦即:宽容的含蓄。这种宽容的含蓄现今不仅在新而民主进步的家庭-社会连续体中,仍然以一种隐而不显或者修辞美学的形式生发活力,并且新的知识规训形构,如性别研究与同志研究,也可能蕴含了这种恐同的社会布署之复制,因为这些研究预设了一种文化本质性的“中国”传统,一种本质上不恐同的主体与情境。 在此续篇<罔两问景II>中,我们将重新阅读台湾最具影响力的酷儿女同性恋小说家之一──邱妙津。我们主要阅读她前二部作品《鬼的狂欢》与《鳄鱼手记》,勾绘这二部作品如何以一种裂解或是化石化的方式,再现了一种准T主体。我们将分析,这种破碎的、阴影似的,并且渐渐溶解中的(多重)T主体,如何与一种渐渐浮出地表的“女人认同女人”的女同志主体们,并不相容相称。把邱妙津多重分裂破碎的复数主体,放在历史与运动脉络中,脉络化地重读,我们将发现:在T的认同形构、T婆关系,与“女人认同女人”的女同志运动-学院主体们之间,刻划着历史性的多重紧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