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岡之狼再度申請假釋進入臺大社工系就讀遭拒 II

  
新聞:

A面討論:

B面討論:

新聞眼》讓他回歸社會 遲早的問題

本報記者蕭白雪

      楊姓受刑人假釋案,這兩年來反覆爭論;事實上,每個人的內心世界複雜難解,不是外在的悔意表現能證明;但假釋制度既然存在,臺灣也無終身監禁制,楊姓受刑人遲早要「回歸」社會,社會就應該有套接納的機制及準備。

     性犯罪者與一般罪犯的不同處,包括涉及犯罪者的心理及生理問題,加上再犯率偏高,除了外控機制,自我控制的內控機制,也被列為假釋審查的重點之一。問題是,人犯在監所中的表現,與在社區中的表現,不見得一致;監所內的模範生出了圍牆,可能因各種刺激,包括外界的有色眼光,或是誘導性犯罪的女子類型出現,性犯罪者會有什麼樣的脫軌行為,可能連他自己都無法預知。

     這是法務部在審查楊姓受刑人假釋案時最大的困難,儘管民間輔導人員及心理治療師都認為,楊在過去兩年已表現相當高的反省與改進之心;楊的家人也對他表達高度的關心,但對於一個人複雜的內心世界究竟為何,誰都沒有把握;尤其楊姓受刑人過去性侵害對象多為高知識分子,加上假釋後要進入臺灣大學念書,假釋結果是否造成縱狼入羊群?在在讓相關人員備感壓力。

     問題是,假釋制度的存在,本來就是對服刑表現良好者的恩典鼓勵,只要受刑人在監表現符合期待,依法應予假釋;何況楊姓受刑人並非受到終身監禁,與其他性犯罪的受刑人一樣,終須回到自由世界;未來,社區內、校園內如何面對這些有性犯罪傾向或前科者,才是現在更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讓同樣的議題一再重複。 

【2003/07/08 聯合報】 

TOP


更生團契:楊這兩年進步很多
記者蕭白雪/臺北報導

      更生團契牧師黃明鎮表示,楊姓受刑人在過去兩年已學會適應壓力,也希望在有生之年協助其他邊緣少年,才會選擇社工系;更生團契不但希望他順利就讀臺大,還希望送他去美國就讀社工博士,為社會貢獻一分心力。

      黃明鎮透露,前年楊姓受刑人在考完大學聯考後,知道自己考得不錯,當時便與他商量就學的問題;楊在心理系與社工系之間作考慮時,他建議楊念社工系可以對社會上有需要幫助的人,有較多的回饋。

     黃明鎮特別為楊姓受刑人發言,楊就讀社工系主要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輔導其他的邊緣人,並非對一般人進行輔導,一般族群不需擔心楊可能藉輔導機會犯罪。

    家住花蓮的楊姓受刑人,也表達願意到花蓮協助邊緣少年的意願,除以自己擅長的英、數科目,輔導當地少年外,還可以自身經歷,告誡這些可能即將誤觸法網的小朋友。

    黃明鎮以自己和楊姓受刑人接觸五、六年的感覺指出,楊在過去這兩年進步很多,不再講求感官意念。 

【2003/07/08 聯合報】 

TOP


從狼變良,難? 

 莫明

 華岡之狼要上臺大,每回假釋審查,都是新聞。

 高學歷,不等於高道德。這道理,大家都清楚。但道德有瑕疵,或受法律制裁的人,能不能求得高學歷,若現存機制有瑕疵,那麼,我們該修法,以訂出明確且合理的標準。問題可以檢討,但絕不是由旁人的自由心證、喜惡來決斷,等同進行二次公審!

 如果坐過牢的人,確定對旁人仍是災患,那麼永久隔離,沒人會說話。但站在人權、人性與罪行法定主義的角度,犯罪、受罰,有一定比例原則。只要符合規定,假釋、就學,是當事人應有的權益。

 女同學會害怕,正常。但,如果社工系的學生,都無法接受受刑人當同學,未來他們從事社福工作時,是不是會排除所有相關受刑人的工作?連他們都排斥,其他人又如何能接納再生人?

 受刑人會不會持續犯罪?可以由心理學、生物學,及國外研究結果,來做更嚴謹的論定,甚至做為制度面修正的依據。但在制度未修正前,就推斷狼不會從良、只會害人,實在有點主觀和歧視。而這樣的社會氛圍,恐讓所有受刑人,感覺「沒有明天」。畢竟,就算有制度協助大家就學、更生,但只要社會不接受,即便走出獄所,他們還是隻能當邊緣人!

 大家不放心經過牢獄生涯的受刑人,是否能夠痛改前非?但深層來看,則是對司法、獄政及感化教育的不信賴。在此時刻,與其讓他人惶惶、當事人就算順利入學也備受歧視,法務部更該公開說明或檢討,以去除外界憂慮。(作者為國會助理)

【中時晚報   論壇   920708 】

TOP


流氓教授:「考太好」才成輿論焦點 

 楊欣怡/臺北報導 有「流氓教授」之稱的東吳大學教授林建隆上午表示,「華岡之狼」楊姓受刑人早在兩年前就可出來讀臺大了,他是因為「考太好」,才導致他成為社會輿論焦點而遲遲無法假釋出獄。

 林建隆表示,他這段期間都有跟楊姓受刑人聯絡,事實上,兩年前楊姓受刑人剛考上臺大時,臺北監獄之所以會同意讓他假釋出來讀書,就是他的長期醫學檢測結果是安全的,兩年前法務部否決,其實是因為社會壓力;而去年臺北監獄同樣是基於輿論及政治壓力而沒有同意;今年已經是保留學籍的最後一年,如果再不讓他出來讀,楊姓受刑人就沒有機會了,他認為這恐將使法務部面臨另一波違反受刑人人權的壓力。

 林建隆表示,他完全可以理解一些婦女團體不願意讓楊姓受刑人上臺大的心理,但一切須在體制內按法律來進行,而不是不斷用體制外的方式來抗議,這個三分之一刑期即可假釋是馬英九在擔任法務部長時訂定的,如果婦女團體要反對,應該是要去改變法令,「如果法令規是是要閹割或槍斃,我也都會支援」,林建隆說。

 林建隆認為,就是因為現在楊姓受刑人考得太好才會如此受注目,事實上,與楊姓受刑人同時入獄的強暴犯,有很多根本都已經假釋期滿出獄,這些整天無所事事的受刑人都可以出獄了,為什麼努力向學的楊姓受刑人反而刑期已超過三分之一卻無法就學?

【中時晚報   焦點新聞   920707 】

TOP


國際邊緣】【戀童論述

文章列表:
  • 讓他回歸社會 遲早的問題
  • 更生團契:楊這兩年進步很多
  • 從狼變良,難? 
  • 流氓教授:「考太好」才成輿論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