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黃色言情小說專題

言情小說 貼近女性呼吸的大眾小說

 

【2001/03/12 聯合報】 

周問∕言情小說業者(臺北市)

「假言情,真色情」的議題於近日發酵,當「色情遇見儒家思想」這個冠冕堂皇的接觸成立,是人人都可不屑一笑,也不需懷疑和深究的。再當「色情遇見女生」,這大概又是最罪無可赦的一種儒家思想背叛。這都是本次言情小說出版業被社會判刑的原因。

以我的瞭解,言情小說確實是被色情和變態給污染了。但如果因為你不看言情小說,而誤把言情小說當作應該還是三十年前的瓊瑤式愛情小說,純粹談戀愛,那你也錯了,因為時代在快速改變,三十年後的今天,普通級的電影是有可能有床戲的,而網路的發生,直接的打字戀愛在線上說「我要你」都有可能。言情小說不是色情小說,它是很多女性的大眾小說,時代在變,言情小說的腳步也在變,這是資本主義下的生存機制。在兩年前,國內創作的言情小說還是清純的,但兩年內,執政黨已經換黨,網路已經盛行,而對網路養成習慣的又偏偏是愈來愈年輕的學生,會不會社會風氣確實已經變化,不明白網路對人類所帶來強烈衝擊的卻又是四十歲以上的國家、社會、基金會、家庭等的發言人或握權者。暢銷言情小說的測風標已經敏銳的跟著轉動。

我一直覺得言情小說是貼近著傳統家庭或中下階層女性的呼吸的,她們的意識型態是什麼,書的故事內容走向就是什麼,愈無偏差,愈無教育性質的,它就愈暢銷。因為她們是苦悶的。她們解悶的方式比男性沉靜許多,多半泡杯花茶,看言情小說而已。大家對飯島愛在臺灣出書旋風又怎麼評斷?若是三十年前,飯島愛來臺灣出書辦簽名會應該會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但今天?社會對女生和性的聯想遠遠落後男生的三十年。男生對性的幻想是顯性和理所當然的,女生就該是隱性和噤聲的。女生不可以性幻想?如果我說現今言情小說在某方面之於女生也確實就像飯島愛之於男生的作用,你能不能接受?如果我說現在政爭愈熱鬧,讀言情小說的女生就愈多,你相不相信?我們出版的言情小說不是你所謂色情小說,也不是你心中的瓊瑤式小說。它介於之間,指標向左偏或向右偏決定於現在人的口味、思潮和焦慮程度。

我們所出版的言情小說一向以情節為重,不是每本都有床戲,也從來不以此為賣點,許多我們較暢銷的小說也都沒有顏色,也沒有讀者會在提起我們的小說時與色情小說劃上等號。但我不能否認,大家的憂慮是全然不存在的,在去年,忽然冒出許多系列或出版商,出得是愈來愈變態的言情小說,竭盡所能變態和色情,來吸引讀者的目光,也確實暢銷,但這代不代表每一本言情小說就是色情小說呢?認識言情小說市場的人都可以很清楚的告訴你哪幾家是認真的言情小說出版商,並不是來搶短錢的。但這一次,因為種種原因,社會對言情小說的陌生,導致言情小說必須全體陪葬。

在色情和變態不斷加味的去年,我們也曾驚慌、猶豫。最後我們決定將顏色較重的小說自成一系列,想加上「禁」的字,好讓租書店辨識,因為我們深切知道,除了上班族,學生也是租書店的顧客。但是沒有法令幫忙,加了封套的書,到租書店還是會被拆封。放了「禁」字樣的書反而更吸引未成年讀者。我多麼希望分級,讓言情小說回歸言情小說,色情小說歸色情小說。否則永遠吸引愈年輕讀者的書是愈變態愈性觀念不正確的小說,成年讀者反而較喜歡情節紮實有文筆的小說。

立委對言情小說的關注,本人沒什麼意見,就算不是身為父母,言情小說的亂象也確實令人憂心。如真覺得色情小說不妥,可以從此致力於讓分級製法案早日通過,對有良知的言情小說商人也是一種鼓勵,讓劣幣無法再驅逐良幣,我們不怕因為出得不夠色而被淘汰。但如果這短暫的只是一場電視秀,這樣的關切對我們有良知的言情小說商人儼然已經造成傷害。

從這最近輿論的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心態,是導向更美好社會的方法?你知道這廣大的言情小說作者和讀者們有多傷心?他們要怎樣面對他們的家人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