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黃色言情小說專題

閱讀白皮書---大女孩愛的初體驗   

⊙簡孝貞(文字工作者)


妳看過羅曼史嗎?情慾的需求可以藉由閱讀羅曼史得到什麼樣程度的滿足呢?羅曼史最主要的讀者群,為何是國高中女生呢?且讓我們來探訪羅曼史的閱讀現象…… 

 透過網路搜尋,與國內羅曼史作者相關的網路總數不下百個,各大BBS上羅曼史的討論版也不缺人氣,除了大學和國高中生之外,羅曼史讀物也流傳在粉領上班族、檳榔西施和中年家庭主婦之間。這些用塑膠封套包裝的情愛小說,不是書市或排行榜上的主流,卻是國內女性休閒讀物中不可忽視的勢力。 

 在臺灣書市,羅曼史小說有二十年以上的出版歷史,早期以翻譯國外作品為主,之後有希代、禾馬、松屋、飛象、狗屋等出版社,陸續培植國內的寫手,以席絹、葉小嵐等人為代表。目前每個月約有兩百本左右的中外羅曼史小說上市,國內著作出版勢力已超過翻譯著作,每本銷量在兩千至一萬冊之間,主要的銷售管道是全臺四千多家的租書店和小型傳統書店,大型連鎖書店陳列較少。 

 曾被立委批評部份羅曼史小說內容過於色情,充斥等同A片的性愛場面描寫,以及簡化男女兩性的感情互動關係,傳達單一的愛情觀,諸如女人應該愛上第一個佔有自己身體的男人、小女人式的被動性啟蒙、男性對女性被合「情」化的性暴力等意識,都成為輿論爭議的焦點。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精神科醫師張學分析,現今青少年的營養條件轉好,使得發育年紀提早;而父母雙薪、單親增多等家庭結構的改變,使父母無暇嚴格管制子女對性的接觸;而網路、電視等媒體傳遞的情色刺激,也使青少年對情慾的需求和好奇心都增強。她認為羅曼史讀物是青少年對情慾世界探索的管道之一,愛慾的包裝本來就容易吸引人,而且羅曼史的敘述方式閱讀時較沒有障礙,書本的型態更方便隨時隨處可看,有人甚至一天就可以看完十幾本。 

 在建中國文老師陳美儒的觀察中,閱讀羅曼史的確是許多青春期女生共有的成長經驗,而這些書籍使還沒機會談戀愛的人,能藉閱讀得到心靈的安慰,也是不少人日常壓力和感情抒發的出口,所以不需要禁絕。不過部份小說中露骨的性愛描寫和愛情意識形態,對於青春期的少女少男容易造成交友或戀愛觀念上的困擾,則值得憂心;而一位已讀過近三百本羅曼史小說的基隆女中學生表示,這幾年的確有些羅曼史改走「18禁」的路線,有大量描寫男女主角的性愛細節,但如果因此就判定所有的羅曼史讀物都是色情書籍,則是以偏概全。她表示女生愛讀羅曼史的原因,以打發無聊的因素居多,一般出版品則過於嚴肅,無法達到放鬆身心的效能,所以轉向易讀的羅曼史。而且這類小說可出租,對經濟尚未自主的學生族群來說,較能負擔得起;當然滿足愛情幻想也是重要的動力。分析,閱讀這類書籍的主要族群,以國中階段的青少女為主,讀者的共同特質是性格內向,生活環境單純者居多,但羅曼史公式所塑造的感情狀況,如有錢又迷人的男性愛上醜小鴨般的女主角,和完美又激情的愛情形態,不斷簡化真實生活中愛情、社會角色、人際和婚姻的關係,將會誤導年輕閱讀者的社會認知,造成日後適應困難和心理挫折。而如果只耽讀羅曼史、而排斥其他類型讀物的話,也會使閱讀者欠缺邏輯思考的能力,文字溝通表達的能力也會減弱。 

 陳美儒指出,愛情和情慾是每個人都會有的需求,與其全面防堵,不如先了解後再加以紓解,所以她建議老師、父母要正視青少年對性的好奇心,正大光明和他(她)們討論性,和青少年一起閱讀羅曼史,大家共同討論其中情慾誘惑和不符合現實環境的內容。張學山令也贊同父母師長和青少年討論羅曼史,在青少年情愛人格尚未完全定型的階段,給予適當的指引,不過她也強調,在討論過程中,父母師長要扮演引導的角色,不替青少年預設範圍和立場,鼓勵他(她)們對書中呈現的性別關係、價值觀和情愛模式,進行不同觀點的深度思考,學習自己下判斷,使閱讀羅曼史的行為,也能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

中國時報   開卷書店   9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