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伊拉克---歷史的回顧

下載檔案列印


Richard Becker (International Action Center 39 West 14 Street.,#206, New York, NY 10011西岸連絡員, 也是International A.N.S.W.E.R.Coalition Steering Committee. 成員,曾多次赴伊拉克及整個中東,此文得自2003-3-22-紐約反戰示威傳單。)譯者:李榮武。(鄭鴻生提供)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暨臺灣媒體改造學社籌備小組印製散發於2003-4-9-臺北市新生南路臺大側門對面麥當勞速食店騎樓「反戰接力行動」現場。(歡迎任何人或團體將這兩行所述及的社團與時地改為您的社團,另在他時他地印發,若需本檔案電子檔請至http://intermargins.net下載)

美國和伊拉克的干戈, 是如何, 且因何而起的?

商業媒體在大肆報導 ( 宣傳 ) 布希政府對伊拉克所講的一大堆謊言和欺騙中,對此簡單而重要的問題, 卻隻字不題. 這是有原因的。早在八十年前, 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就一直緊聚在一個目標上:控制該國豐富的石油資源。

美國介入伊拉克, 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王國間的戰爭.一邊是德國, 奧匈及歐圖曼 (土耳其) 帝國;另一邊是英, 法, 俄羅斯協約國。大部份的中東, 是被歐圖曼帝國所統治.當時, 英國透過其代理人T. E. Lawrence ( 此人即是好萊烏電影有名的"阿拉伯的勞倫斯" ), 向阿拉伯各領袖承諾,如果大家和英國並肩對抗土耳其統治者. 英國即可在戰後支援阿拉伯國家的獨立.正在此時, 英, 法, 俄羅斯的外長卻簽定了塞克匹寇特(Sykes-Picot)和約.重新瓜分中東.該和約在1917年蘇俄革命後, 被布爾希維克黨公佈,譴責是帝國主義行為。

阿拉伯和庫德族人一發覺被帝國主義 "民主" 的黑手出賣,所有中東爆發了大規模的群眾反抗, 持續了整個殖民時期. 壓制是極其殘酷的。例如1925年, 英軍在伊拉克Sulaimaniya區的庫德族城鎮丟下毒氣.這是毒氣首度使用於戰場。1918年大戰結束, 英法便開展其計劃. 兩國同意黎巴嫩和敘利亞歸屬法國;而巴勒斯坦, 約旦以及伊拉克南方兩個省--巴格達和巴斯拉(Basra),則屬於遼闊的大英帝協。兩國不合意的是, 誰該擁有摩蘇耳(Mosul) 省. 該省位於今日伊拉克的北部.根據塞克匹寇特和約, 它在法國 "影響 勢力" 範圍內.可是英國執意要把這個主要是庫德族人的地區加入其原有的伊拉克殖民地. 為此,英軍特在1918年10月土耳其投降後占據摩蘇耳四天.法英帝國主義間, 對摩蘇耳省的鬥爭, 招使美國開始介入伊拉克.對這些強權而言, 摩蘇耳省的重要性是: 其已知,但當時卻大部份未開採的石油資源.美國是在1917年參預第一次世界大戰,站在英法這邊的. 那時其盟國及敵國已都疲憊不堪. 美國參戰的條件是:她戰後的經濟及政治利益必須被列入考慮, 這其中包括新原料資源, 尤其是石油.1919年2月, 一英國高級殖民官員Arthur Hirtzel爵士即警告其部屬說:"要切記於心的是,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急著要接收伊拉克."。

面對英法宰制該區, 最初美國要求 "門戶開放" 政策. 所謂"門戶開放" 政策,是說美國石油公司應可和英國扶持的魁儡國王法賽 (Faisal) 自由談判.最後, 各戰勝的同盟國解決爭執的方法, 就是: 瓜分伊拉克油田.英國佔有摩蘇耳省, 成為其新殖民地的一部份.

美國取得伊拉克油田作為協助一次大戰酬勞,伊拉克油田被分成五部份: 英, 法, 荷蘭, 美國各佔23.75%,剩下的5%則給一石油大亨Caloste Gulbenkian, 他被稱為"百分之五先生",因為他幫忙談判的達成.,伊拉克自己連一杯羹都分不到. 這個情勢一直持續到1958年.。

1927年進行大規模探勘, 在摩蘇耳發現大量的石油蘊藏。兩年後 "伊拉克石油公司Iraqi Petroleum Company )" 成立, 由英國-伊朗即今日之英國石油 ), Shell, Mobil 和美國紐澤西標準石油 ( Exxon )諸公司組成. 不出幾年,該公司完全壟斷伊拉克的石油生產.就在此時, al-Saud家族在美國支撐下, 征服阿拉伯半島鄰近諸國.沙烏地阿拉伯在1930年代成為美國的新殖民地. 美國在沙國首都利亞德的大使館,就設在ARAMCO (Arab American Oil Co.) 石油大樓內.但是華盛頓當局和美國石油公司還不滿意. 他們要完全控制中東的石油.就正如他們幾乎早已壟斷西半球的石油資源一樣. 這就必須將英國取代,因為老英還是該地區的大阿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的機會終於來了. 英國和美國通常被視為親蜜的戰爭夥伴,事實上, 她倆同時也為利益而激烈敵對.
大戰大大削弱了大英帝國本身的實力, 在亞洲也丟了些殖民地。

大戰初期,1939-42 年間, 英國就已面臨存亡關頭, 自此之後, 英國的強勢一直沒法完全恢復.。反而,美國卻在整個大戰期間日益壯大 ( 這正是華盛頓當局伺機以待的 )。大戰末期, 羅斯福和杜魯門政府在大銀行, 石油和其他企業的促使下,決定要重建戰後的世界, 以確保美國的宰制地位.這個策略的主旨是: 一, 美國在覈武和傳統武器的軍事優勢. 二,透過1944年創立的國際貨幣基金會和世界銀行, 達到美國所宰制的公司的全球化,並且設立以美元為世界貨幣. 三, 控制全球資源, 尤其是石油.雖然美國和英國前方戰事如火如荼在進行, 後方卻展開全球經濟控制的大鬥爭.其激烈的程度,可由1944年3月4日(諾曼地登陸D日之前三個月 ),英國首相邱吉爾給富蘭克林羅斯福的一不尋常,充滿帝國主義內容和敵對口吻的信條看出:

"感謝您們確保不覬覦我們伊朗和伊拉克的油田。讓我們酬報您們:我們可以完全保證不會牽動您們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利益及財產。我在這方面的立場就和所有其他方面一樣,就是:英國不會因此戰爭而尋求領土或其他利益。可是另一方面,在盡全力為大戰拚力後,她也不應該被剝奪原屬於她的權益,尤其是卑僕在政之時."。

這信清楚地顯示, 美國領導者志在取得伊朗及伊拉克, 兩個英國重要的新殖民地,因而對英國統治集團敲打了警鐘.邱吉爾的咆哮,還是無法阻擋美國勢力的逐漸壯大。不消幾年,英國統治階級就得服膺新的情勢,接受為美國次等夥伴的角色.

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角色擴充

1953年, 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動政變, 把夏(Shah)國王置位, 控制了伊朗.

一直到1950年代中期, 伊拉克是由英美兩國一起控制.1955年, 華盛頓當局和英國簽定巴格達公約( Baghdad Pact ).此公約把她們所照應的政權, 如巴基斯坦, 伊朗, 土耳其和伊拉克都包括在內.巴格達公約又稱中央條約組織(Central Treaty Organi- zation, CENTO ),有兩大宗旨, 一, 是阻止阿拉伯及其它中東和南亞地區解放運動的興起. 二,是作為另一種軍事串連, 如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SEATO(東南亞條約組織)及ANZUS( 澳美紐安全條約)。 圍賭蘇聯,中國,東歐, 北韓和北越的社會主義陣營.中央條約組織中心的伊拉克, 只是名義上的獨立而已. 英國依然在伊拉克設置機場.

雖然其石油甚豐, 佔全球蘊藏量的10%, 廣大的伊拉克老百姓生活仍極端貧窮饑餓.文盲率達80%. 6000人當中只有一個醫師. 500,000人當中只有一個牙醫.統治伊拉克的, 是腐敗的帝王法賽二世, 以及一小撮封建地主和商業資本家.很顯然, 伊拉克之所以會這麼貧窮, 是因為自己無法擁有石油資源之故.

1958年伊拉克革命

然而, 1958年7月14日, 一樁強有力的社會動亂卻震撼了伊拉克.軍隊的叛亂衍發出全國性的革命. 國王和其官僚突然失蹤, 算是接受了人民的正義.華盛頓和華爾街大為震驚. 號稱美國 "新聞記錄" 的紐約時報在其後整整一個星期內, 每天的前十頁都整版報導伊拉克革命。

雖然就在半年後, 另一樁偉大的革命在古巴發生, 搶走了今天大家的記憶. 可是,當時華盛頓卻視伊拉克動亂比古巴更加威脅其重要利益.艾伸豪總統稱其為 "韓戰後最嚴重的危機" 伊拉克革命後第一天,美國馬上派遣20,000海軍陸戰隊員登陸黎巴嫩. 再過一天,6,600名英國傘兵部隊也降落在約旦.這就是後來所謂的艾伸豪教條( Eisenhower Doctrine ).這個教條明確地宣示,為了防止革命在中東重要地區繁衍開來, 美國將會直接干預---宣戰.如果沒有美國和英國的遠征軍開去拯救黎巴嫩及約旦的新殖民地政府,伊拉克群眾的激力, 必定也會拉下貝魯特和安曼腐敗, 依賴性的政權.可是艾伸豪, 其將領, 及其帝國主義舵手國務卿杜勒斯, 卻別有心思: 入侵伊拉克,推翻革命, 在巴格達建立傀儡政權.。然而, 有三個因素使華盛頓在1958年放棄這個打算:

一, 伊拉克革命橫掃千軍的氣勢.。二, 鄰國阿拉伯共和聯合( United Arab Republic )的宣佈,說如果帝國主義要入侵的話, 她們會不惜一戰. 三, 中共和蘇聯強調對革命的支援.蘇聯那時已開始動員其南方靠近伊拉克的蘇維埃共和國軍隊.

上述諸因素促使美國領導者接受伊拉克革命的事實.但是華盛頓卻不甘就此失去伊拉克.此後三十年間, 美國使盡各種方法, 要削弱, 摧毀伊拉克的獨立. 譬如,伊拉克在1972年, 把伊拉克石油公司國有化, 且和蘇聯簽定國防協定時,美國即對與巴格達纏戰的右翼庫德族份子大量軍援, 並且把伊拉克加入"恐怖份子國家" 名單.美國支援更多的右翼份子入伊拉克革命後之政體, 以對抗共產黨及左派民族主義勢力.譬如, 美國就對1970年代末期, 海珊政權的巴斯( Baath)黨的鎮壓伊拉克共產黨及左派工會大為喝彩.1980年代, 美國鼓勵財援, 軍援伊拉克, 以對抗伊朗. 1979年,伊朗的伊斯蘭教革命, 結束了美國的控制. 但事實上, 美國在兩伊戰爭中的目的,是要削弱, 摧毀這兩國. 前國務卿季辛吉的一句話最能表達出美國的這個態度:"我希望她們倆相互殺死."五角大廈提供伊朗目標的衛星照片給伊拉克空軍. 同時伊朗叛軍醜聞(Iran-Contra Scandal )案被揭發時, 美國便運送制空飛彈給伊朗.兩伊戰爭禍害無窮, 有一百萬人死亡. 兩國國力大為不振.

蘇聯垮臺和海灣戰爭

兩伊戰爭終於在1988年結束. 但是蘇聯的情況,卻對原本與之有軍事及友誼關係的伊拉克造成新而嚴重的威脅.戈巴契夫為追求與美國關係 "長久的低盪( detente )", 開始切斷對開發中國家盟國的援助.1989年, 戈巴契夫更進一步撤出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援助。不久這些國家紛紛垮臺。

國際權力關係的尖銳轉移---以兩年後蘇聯的解體時達最高潮---使得美國帝國主義自戰後獲得最大的勝利。這也為美國在1991年的攻打伊拉克敞開了門戶。再加上十多年的經濟制裁/圍堵,轟炸, 都大大殘害這個國家及人民。

今天布希政府以大量毀滅性武器及人權的理由, 企圖尋求民眾的支援. 事實是,華盛頓並不管伊拉克的軍力已大為萎縮, 也不會真正去管世界各地的人權.真正激勵美國在2003年進兵伊拉克的理由, 和八十年前並沒有兩樣 : 石油.



臺北本週部分反戰活動預告:

2003-4-12 中午,反戰遊行。
        -4-12 1800起,臺大羅斯福路校門口,藝文演唱反戰晚會。

2003-4-13反戰靜走 + 記者會(週日)下午3:30,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後方。遇雨則照常靜走,但發言及訪問移至附近走廊內。

發起團體:臺灣人權促進會,婦女新知,人本教育基金會,性別人權基金會,臺灣促進和平基金會等社團。
流程:3:30主持人開場→各團體針對不同訴求發言,各約2分鐘(例如臺權會:反戰與人權,新知:婦女,人本:兒童,性別:弱勢族群,促進和平:和平議題與教育)→其他受邀團代表發言→說明靜走意義→宣佈當天靜走開始及隔天起每日靜走時間為5:30-6:30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