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屬於我們的《俄亥俄》


http://fm974.tom.com 來源:-袁越

1970年在美國發生了一件大事,競選時曾信誓旦旦要結束越戰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突然於四月一日宣佈出兵柬浦寨,這項命令再次引發了美國各大學學生的抗議浪潮。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的學生也不例外,他們於五月一日在校園舉行了和平的反戰集會。可那天晚上,有傳言說一向極右的俄亥俄州州長正在請求聯邦政府派國民警衛隊進駐肯特城維持秩序,憤怒的學生們開始自發地向縣城聚集,一些人在大街上燃起了篝火,並開始砸商店的玻璃。第二天,國民警衛隊真的開進了縣城,並進駐肯特大學。當學生們一大早來學校上課時,發現校園裏竟然停滿了軍用吉普車和坦克車,幾百名實槍荷彈的士兵封鎖了主要路口。一開始學生們對這些士兵還挺友好的,可是,俄亥俄州州長在電視上發表了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禁止在校園內舉行任何抗議遊行活動。這下學生們不幹了,他們開始向士兵喊反戰口號,軍民衝突逐漸升級。五月四日這天,警衛隊士兵們奉命向學生們發起衝鋒,試圖把學生趕出校園。這一行動遭到了學生們的強烈抵抗,他們向士兵們投擲石塊,士兵們則用催淚彈反擊。可是,不知是因爲什麽原因,十幾名士兵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突然單腿跪地,手中的M-1衝鋒槍指向了學生。一開始大家覺得士兵們是想做出警告,可沒想到,他們突然開始向手無寸鐵的學生們射擊!整個過程持續了十三秒鐘,士兵們共發射了六十七發子彈,當場打死了四名學生,另有十人被打傷。被打死的這四人當時均離現場至少三百多米遠,可以說都是被流彈打中的。此事一經媒體披露,全美國立刻炸了窩,幾乎所有的大學都相繼爆發了抗議運動,許多學校被迫關門。可是,在媒體隨後進行的民意調查中,大多數居民,尤其是學生家長們,都選擇了站在政府一邊。他們指責學生們首先挑起事端,而士兵開槍是爲了維持秩序和國家尊嚴,實屬迫不得已。尤其是在美國士兵正在越南前線打仗的節骨眼上,學生們卻在後院鬧事,違反了愛國主義精神。當時電視臺還播出了一段採訪,一名中年女性在接受採訪時說:應該打死更多的學生,因爲他們明知故犯,不遵守法律。事後,沒有一名士兵被判刑。尼爾·揚在聽說了這件事之後,憤怒地寫下了這首《俄亥俄》(Ohio),向美國政府發出了最響亮的抗議:

錫兵和尼克松已經追到了身後
我們終於到了孤立無援的時候
這個夏天我聽到了鼓聲
四個學生死在了俄亥俄州
Tin soldiers and Nixon coming
We're finally on our own
This summer I hear the drumming
Four dead in Ohio

Gotta get down to it
Soldiers are cutting us down
Should have been done long ago.
What if you knew her
And found her dead on the ground
How can you run when you know?

這首單曲在1970年夏天響遍了美國的電臺,可不管藝術家們怎麽抗議,這次事件還是給了激進的學生和反戰人士致命的一擊。如果說他們可以把金博士和甘迺迪兄弟的死推給少數極右的瘋子;把曼森事件的責任推給少數誤入歧途的嬉皮士;把阿特蒙特事件的責任推給「地獄天使」的話,那麽這件事則暴露出政府,以及大多數保守的市民和年輕人之間的直接而又不可調和的矛盾。死亡的這四名學生手無寸鐵,而且不是死於棍棒、謀殺或者吸毒過量,而是被美國軍隊射殺的。如果政府和軍隊開始動真槍,那麽所有的反戰抗議還有什麽用處呢?學生們害怕了,他們鬧了一陣子之後,便都不約而同地偃旗息鼓了。到此爲止,人們常說的「動蕩的六十年代」在肯特州立大學事件之後便徹底結束了。所有那些充滿希望的笑臉,以及年輕人頭上插滿的鮮花;所有那些崇尚自由的精神,以及令人激動的搖滾樂,都彷彿坐上了旋轉滑梯,一股腦沈到了水底,消失得無影無蹤。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