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閉幕游揆盼營造多元價值觀社會,應先制定「國家語言發展法」文建會歸納13項推動措施。
(記者陳玲芳∮臺北報導)由行政院主辦、文建會承辦的一連三天「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昨天在國家圖書館圓滿閉幕。行政院院長游錫堃表示,這次以「族群、認同與文化」作為主題的「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及「多元族群嘉年華」系列活動,都是我們推動「文化公民權」運動的環節,希望國人透過文化藝術等公共領域的參與,來營造一個尊重差異、包容多元、創新生活的多元價值觀社會。
游院長在「成果報告與座談」結語時強調,要落實總統「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政策,必須要有「三心」,就是耐心、用心和信心才能達成。針對語言部份則強調,依國外經驗,近三分之二的國家語言是訂定在憲法中,不只是法律層次而已,臺灣在尚未入憲前,應先以法律層級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來推動,而且需要先取得社會共識,才有可能經立法院三讀通過。
游院長表示,總統大選後族群問題尤其顯得嚴重,其中的關鍵就是「成熟公民」的責任與意識普遍缺乏。尤其,這幾個月來,CALL-IN節目的疲勞轟炸,有心人士不斷操弄社會分裂口水戰,臺灣人民普遍對藍綠對立感到厭煩,社會上沈默的大多數早已期待一股清新的力量,來撫慰族群間的裂痕與創傷。
游院長並舉網路流傳的「網路煎包」故事,在高雄擺攤賣煎包的81歲老榮民呂兆成阿公,與70歲黃阿英阿嬤相互扶持的感人故事,說明國人也應以此「不離不棄」的文化情懷,讓我們整個社會團結凝聚起來。他也表示我們社會應該透過偕同參與、土地認同,超越族群、血緣、語言與生活經驗的侷限,藉由接納差異、關懷彼此、以及分享多元文化,形塑一個新的國家共同體,在臺灣這個大家庭的每個成員,都能不離不棄。
(記者陳玲芳∮臺北報導)昨日「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成果報告與座談會後,文建會歸納出13項推動措施,包括:於新憲法中,增訂「多元族群」專章,宣示保障弱勢族群地位,發揚多元族群文化,保障原住民族、客家人和河洛人,原住民、新住民、外籍新移民確獲尊重的發展權益,以及實踐多元文化,重建多元族群公共領域。鼓勵公民參與和傳承各族群文化藝術活動發展,讓傳統的血緣、地域等族群認同,轉化提昇為對文化藝術與審美活動的共識和認知,進一步形成國家一體的共同體意識,使臺灣為全球多元文化國家典範。 .....2004-10-19【臺灣日報】
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杜正勝:不排除設河洛學院,「救亡圖存,不是霸道」學者指臺灣多元文化是資產透過溝通形成共識。
(記者王姵雯∮臺北報導)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昨天討論「新公民意識」,國策顧問楊青矗建議,教育部應將國中鄉土語言課程,從選修改為必修,同時檢討「國際化就必須全民學英文」的迷思,教育部長杜正勝表示,英文是走向國際化的工具,若不加強英語,臺灣發展會受限,本土的好東西無法被世界接受,杜正勝也表示不排除設置河洛學院,因為這是「救亡圖存,不是霸道」。
對於鄉土語言教學問題,中研院研究員吳乃德回應說,桃園地區有家長顧慮社會就業發展而不願子女學客家話,南部地區也有家長有同樣考慮,不希望孩子學閩南語,都是怕孩子負擔太重,杜正勝坦承這正是讓教育部兩難之處。
對於新公民意識議題,政治大學教授陳芳明表示,1987年解嚴後,臺灣社會運動開始朝兩個方向邁進,一是向外開放,投入全球化的工作,一是對內反省,展開本土化運動,然而,當文化開放時,矛盾也會隨之產生,但這些特色將成為我國文化的重要資產,陳芳明也說,臺灣要在國際有發聲權,除了要避免被全球化給同質化,更要建構臺灣主體性,使臺灣擁有生生不息的動力。
總統府國策顧問李永熾則認為,要營造公民意識,除了要認識臺灣,深化認同,還要藉由教育薰陶,同時發揮海洋臺灣的多樣性文化的特點,並發展新移民文化,和強化弱勢族群權益保障,同時以社區為範疇,讓市民轉化為參與公共性事務的公民,成為公民社會的一員,並與其他國家互動,成為世界公民。
(記者王姵雯∮臺北報導)「族群和文化發展會議」昨天討論「多元價值觀的認知和實踐」議題,包括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僑委會委員長張富美及多位專家學者以舉例或說故事的方式闡述,多元價值觀的認知和實踐,需要透過對差異的瞭解,產生同理心,臺灣有多元文化、社會和價值,這是禮物、資產,也是寶藏。
張富美以海外僑民說,大選過後,還是有一群僑胞每天在華盛頓特區抗議,還揚言若法院判泛藍當選無效敗訴,他們就要一直抗議下去,讓她覺得相當遺憾,文建會副主委吳錦發則以原住民族和漢人間的事情,說明這些真實的故事,讓他體會到不同文化相遇時該如何處理,彼此欣賞,也提供他不同角度的思維。
中研院副研究員陳儀深說,張富美和吳錦發的例子,正好代表正反兩面的文化現象,他也舉1995年民進黨第一次進行「總統初選」為例,他說,當年許信良和彭明敏競爭時,許信良是採用族群動員的方式發音辯論,等到彭明敏人馬抗議時,卻被冠上一個打壓客語的帽子,這件事也讓他體悟到,如果不能尊重他人,容忍差異,根本無法到達理想的百花齊放境界。
臺藝大副教授楊其文也說,不同族群生活在臺灣島上,構成多元文化和社會,這些都是臺灣的資產,透過多元溝通,相信能形成共識,對立也會減弱。 .....2004-10-18【臺灣日報】
建立文化公民社會 游揆依六項行動綱領推動
中央社
2004-10-18 13:05
(中央社記者陳蓉臺北十八日電)建立文化公民社會,行政院長游錫堃今天在主持「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閉幕典禮時指出,這項會議結束後,行政院將責成各部依會中決議的六項行動綱領,落實十四項政策措施,共同建構文化公民社會。
進行二天半的「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中午在國家圖書館正式閉幕,游揆親自前往主持最後一場座談及閉幕典禮。
他在閉幕致詞時指出,行政院將對會中提出六項行動綱領,及十四項措施確實評估,落實推動。
六項行動綱領包括以開放的心靈,建立跨文化交流機制;以積極的行動,落實族群保障照顧;以土地的認同,塑造新公民共同體;以理性的溝通,建立多元對話管道;以尊重態度,訂定語言教育政策及以人文精神,發展臺灣多樣文化。他指出,臺灣本是移民社會,多數臺灣人本就帶著互助合作、相互學習的移民精神,大家藉由接納差異、關懷彼此,以及分享多元文化,形塑一個新的國家共同體,在臺灣這個大家庭每個成員,都能不離不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