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與國家認同 |
2004.08.02 中國時報 |
李文忠 編按:民進黨「新文化論述」執筆人、新潮流系中生代立委李文忠,昨日在新系二十週年會員大會發表「族群與國家認同」專文,深入剖析臺灣族群問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面對總統大選後依然焦躁不安的政治緊張與族群對立情勢,李文忠此文不僅代表新系的階段性反省,也代表民進黨青壯派對於族群歷史的理解與解決當前問題的想像。新系、民進黨開始反思族群問題,希望走出符合臺灣社會最大公約數的出路,值得各界持續關切。本報特別摘錄李文忠此文精要,提供各界進一步思辯參考。 一、問題本質 (一)政治爭鬥過程中族群間的不安與猜疑 在政治層次中,外省族群的不安主要有四個因素: 首先是自蔣經國晚期,結合民主化運動所同時發展出的本土化論述,在政治上先後對抗的是國民黨以及中國當局,在文化上在挑戰中華文化的支配性霸權。當此一想像的共同體遭受挑戰時,首當其衝的就是長期依侍其下的外省族群。外省族群對中華文化的依存感和對中華民國的認同感,在其後的本土化過程中,並未得到可轉托安全感的替代對象,其所依存及認同的價值恰恰是被挑戰的目標,使其帶著不安被迫接受新情勢。其次,絕大多數外省朋友並未投身或聲援民主運動,檯面上也鮮少外省籍代表性人物,使外省族群常隱含著outsiders的心態,對變革結果也常被動默認卻仍帶有疑慮與不安。第三,在此政治過程中,藍綠陣營部分領導者皆含混著排他短視的詭計權謀與私利動機,藉族群嫌隙賺取利益,更加深了外省族群的不甘與鄙視。最後,部分外省族群雖認同去威權的民主化運動,但並不能接受隨之而來去中國化的臺獨運動。 不幸地是,本省族群同時也充滿了不平。首先,臺灣民主化運動初期在對抗中國意識時,是以反支配、反霸權的相對弱勢位置來進行鬥爭,所以難以體貼優勢者--外省族群的不安與焦慮。其次,民主化運動僅是爭取在制度上與機會上的平等正義,並無意而且事實上也沒有造成新的權益優惠與特權位置,亦因此對於外省族群的在過程中的相對剝奪感,不易體會。第三,外省族群仍保有菁英情結,並掌握文化詮釋、大眾傳播上的支配性優勢,將民主化運動指責為民粹動員,並對選舉結果不甘心,將本土化運動矮化為偏狹的、島國的、反全球化的、民粹的住民自決運動,對本土化路線的臺灣前景不予祝福。最後,在此一以建構臺灣認同對抗中國意識的過程中,旁邊卻同時存在一個真實而且持續崛起的中國,對臺灣在經濟上商機誘人,在政治上充滿敵意,本省族群對此不免疑慮。 (二)兩套文化母國想像的對峙與認同光譜的拉扯 外省族群身為最後一批集體來臺的中國人民,對中華文化比本省人有著較高的親近性,並視博大精深、播及四海的中華文化為正統,而臺灣文化為繼承於中華文化之下的支脈。在長期穩定的統治環境下,這套中華文化母國想像不僅滲透在外省族群內,並也對本省族群有著或大或小的影響力。以致於,在族群想像所衍生往下的國家想像裡,本省人與外省人皆無法對「中華」、「臺灣」作一切為二的區分。 而崛起的本土化運動本身也內含著一套臺灣文化母國的想像,認為臺灣這片土地已融合出極具開放性與冒險性的臺灣文化,含括並轉化了中華文化。所以臺灣文化是主體或核心,中華文化,如同南島文化、東瀛文化、西方文化,甚至其核心內涵中原精緻文化,也如同客家文化、閩南文化一樣,僅為重要元素之一。 這整個光譜表具有以下兩個特色: 1.方向性:有中華文化母國想像者將具有朝右,也就是朝向國家統一、社會融合方向發展的慾望。 2.移動性:兩邊皆有外部及內部因素拉扯影響每各個位階的人數多寡。例如:若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或政治民主化,則朝向右方移動的人數可能增加,若是中國內部發生動亂,則會影響向右的移動。相同地,若臺灣本土化教育持續深化、生存環境(社會福利制度、生活品質等)更具人性、或經濟景氣上揚,都將使認同位置左移。 (三)族群間互相的邊緣恐懼 在政治層面所導致的族群間不安與疑慮的基礎上,再因外有中國和華人社群的存在,臺灣特殊的族群比例結構,讓任何一套文化母國想像持續發展,都會將另一族群邊緣化,形成邊緣危機。 對較具臺灣意識的本省人來說,雖然當下臺灣本土化價值已取得主流地位,並看似難以逆轉,但中國國力的崛起,勢必帶起大中華的整合,這將使臺灣此一新興民族國家在以中國為首的華人社會中形單影孤。本土意識並將在唯中國馬首是瞻的華人世界中,成為逆流。 相同地在另方面,已對政治爭鬥過程高度反感與不安的外省人,更擔憂在本土路線下恐將變為少數,故雖實質利益損害不大,但在心理層次上確有極強的剝奪感,擔心在狹隘與排他的福佬沙文主義下,將被切斷與中華文化的臍帶,以及失去未來競爭的文化利基。 3.降低雙方的邊緣恐懼。例如:(1)降低外省族群的邊緣恐懼,分享部分權位給泛藍人士。 因此,族群矛盾在一二十年後勢必趨緩,但短期內外省人焦慮絕非僅單純地反映在族群邊界內,而將由中間立場的本省人擋在對立的前線,或以相同的猜忌倨傲姿態,伴隨著其他面貌,在無關議題場域上變裝現形,幽靈不散,徒增溝通成本與治國困擾。 但憲改工程為形塑臺灣主體意識的關鍵進程,即使仍奠基原憲法法統依循修憲,但公投複決機制也將完備此套憲法的國民基礎,即使過程紛擾,但對創造未來取向、同中存異、新而合一的臺灣主體意識,將亟具貢獻。所以,對族群問題來說,將是「短空長多」。 5.內部關鍵政治人物─陳水扁:路線轉移的可能性: (1)傑佛遜位置:推動新憲,五十年內不需大規模更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