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國是會議今開幕 審議式民主試金石 |
【2004-09-04 中國時報 A13版】 |
韓國棟/臺北報導 「審議式民主」從一個辭典中都查不到的陌生名詞,搖身成為國內的民主實驗!國內首次以此為藍本的「青年國是會議」今天起跑,六四○位十八至卅五歲與會的青年代表,是青輔會從一千兩百多位符合資格的報名者中,以公開抽籤的方式選出。代表們涵蓋各個領域,除了青年學生外,還包括大專及中小學老師、醫師、律師、會計師、軍人、警察、美容師等,他們針對青年人票選出來最關心的八大議題進行討論。 這八項討論的議題包括:大學學費何去何從?如何縮解學校教育與就業市場間的落差?如何推動憲政改革與促進青年公民權力?如何縮減城鄉間教育差距?如何在智慧財產權保護與青年學習權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增進臺灣青年的國際參與?政府如何面對當前的財政問題?如何平衡國土開發與生態保護? 根據青輔會的規畫,青年國是會議分成分區會議和全國會議兩大部分。分區會議今、明兩天分別在臺中逢甲大學、高雄澄清湖青年活動中心舉行,九月十一日、十二日分別在花蓮縣社會福利館、天母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全國會議於九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陽明山中山樓舉行。 在這一系列的國是會議中,多達九十五位的專家學者,包括經濟學者張清溪、泛紫聯盟簡錫土皆、中經院吳惠林、臺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前內政部著作權委員會主委王全祿等,都退居「幕後」,扮演專業諮詢的角色。 國是會議的與會青年代表,必須先做「家庭作業」,研閱專家學者埋頭撰寫的會前資料。這套多達廿萬字、超過二五○頁的的厚重資料。青輔會主委鄭麗君表示,這些「家庭作業」是落實審議式民主相當重要的基本功課。 提供專業諮詢的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劉孟奇說,網路上查詢「大學生」三個字時,出現的幾乎都是負面新聞,這讓許許多多參與志工或其他各項社會服務的大學生們感到不平。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說,最自在的會議就是「有什麼話就大聲講出來」;交大 經營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胡均立說,青年國是會議以青年為主體,正反意見並呈,百花齊放。 青年國是會議以青年人為主體,因此高達四十八場的公民小組會議,也都由數百名報名者中選出七十多位青年擔任主持人。成大歷史系畢業,剛從軍中退伍的主持人代表徐鏞說,為了公正客觀主持會議,讓與會者言所欲言,獲選的主持人接受培訓時,都被訓練成「沒有表情」的主持人,對於與會者的發言,即使認同,也不能微笑或點頭;如果不認同,更不能皺眉頭或搖頭。」 青年國是會議今天在臺中及高雄兩地起跑,行政院長游錫堃將會親自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