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又是葉金川? 
中國時報   論壇   920522 
相關文章:

醫療結構扭曲 「疫」觸即發  

⊙游常山

 我不知道,在臺灣當英雄必須面對這麼殘忍的「群眾暴力」和「官場顢頇」。憑什麼一個公共衛生學者,在二度搶救和平醫院的SARS麻煩後,又要被逼去收拾高雄長庚的爛攤子?

 我不知道,葉教授本人對這次突然又徵調他,做何感想。如果是我,我內心會很不舒服,雖然也許我因為SARS瘟疫緊急,不能拒絕,可是我還是會想:

 長庚不是號稱臺灣最大的醫療機構嗎?很長一段期間,中央健保局有十分之一的給付額是給長庚拿走的,長庚醫院五個院區(臺北、林口、基隆、嘉義、高雄)每年門診量高達八百萬人次,林口與臺北長庚每日看診量高達二萬多人,以每天看診十二小時來算,平均每分鐘有三十位病人湧入。

 長庚的醫療管理既然這麼優秀、這麼能號召病人「顧客」,那麼這一個久享盛名的超級醫學中心,為什麼沒有半個危機管理的人才?為什麼連醫界很可能常會面對的流行病危機處理,都還要靠一個素無淵源的私立大學教授?

 事實上,醫院大型化、財團化,長庚是始作俑者。醫學中心如今擠壓了二十三縣市的所有小醫院的生存空間。公元二千年,根據中央健保局統計,地區醫院的門診成長率為負一○%,基層診所為負二%,醫學中心則成長一○%。再根據健保局中區分局統計,公元一九九七年到二○○○年,三分之二中區醫院佔床率接近零,小醫院幾乎快生存不下去。

 話再說回來,葉金川的確有很多私人感情因素,讓他奮不顧身跳下火坑去收拾和平醫院:是他將邱淑媞從宜蘭縣衛生局長挖角到臺北市當衛生局副局長;建中老同學、老長官、市長馬英九拜託。加上曾任衛生署醫政處長、副署長、中央健保局首任總經理的歷練,使他不能坐視和平危機。

 當時,因為和平醫院院長吳康文「發燒」,他還二度進駐,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現在,南臺灣又出事,而且疫情更嚴重,葉金川如果自己心甘情願去高雄長庚,也就罷了,如果只是因為高雄長庚的護理人員出現辭職潮,其中有人高喊,「我們也要一個葉金川!」政府就動員所有的人脈、壓力,逼葉教授再度南下救火,這實在說不過去。

 臺灣公衛學者數以百計,難道只有葉金川?何況葉金川未必管得動長庚。長庚屬於臺塑集團「經營之神」王永慶管轄,雖說長庚醫院名義上是財團法人、免稅,但是王董事長的家族是直接的管理人(特別是王永慶的幾個女兒王瑞瑜、王瑞慧等都長期參與長庚的管理和經營團隊),家族企業的色彩濃,董事會的介入頗深,此次,長庚因SARS死亡人數快速累積,衛生署或高雄市政府迄今不敢將長庚像和平醫院那樣封院,原因就是忌憚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反彈。

 所以,即使葉金川進入,未必能在短期間內通盤瞭解長庚的醫療管理體制,而整個「徵調」葉金川去高雄長庚的行動,背後凸顯的是,醫界的「拿來主義」,只要可以救急,就拿來用一用。

 那麼多「論資排輩」的醫界領袖到哪裡去了?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國際邊緣頭條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