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

康有爲一直在玩弄女性(附網友評論)

作者我要揭發
資料來源:《貓論天下》 發表日期:2000-11-17


         鹹濕佬康有爲

戊戌變法距今,已整整100年了,康有爲的婚戀生活卻一直鮮爲人知,而且傳說衆多。近日在上海,筆者有幸拜訪了康有爲在大陸的唯一親人,年已92歲高齡的康氏二兒媳龐蓮老人,遂對康有爲一生所娶的的6房太太,以及他的晚年生活有了較全面的瞭解。


  與華僑少女共結同心


  189810月「百日維新」失敗後,康有爲逃離北京,在上海登上英國客輪「巴拉勒特號」,從吳淞口死裏逃生,由香港潛往海外,開始了長達16年的流亡生涯。
  1907年,康有爲到達美國西部的非士那,當地華僑熱情地請他演講。當時,海外500萬華僑報國無門,只要康有爲出現在何方,他們無不趨之若鶩,訊息一直傳到了幾十公里外的一個種植園。園主是老華僑,生有10個子女,其中最聰穎美麗的女兒何旃理,能歌善舞,熱愛中國文化,更兼有一顆赤子之心。她久聞康有爲叱吒風雲的大名,立即約了幾個小姐妹,風塵僕僕地趕去聆聽大師的救國宏論。
  康有爲目光炯炯,大講男女平等的新思想:「同胞們,人都是天生的,有其身必有其利,如果誰侵犯人權,就是侵犯天權——我們必須解禁變法,實行男女平等!」
  臺下掌聲如雷,聽衆情緒激動不已,演講已經結束很久,他們還久久徘徊在大師身邊不肯離去。年輕熱情的何旃理更是被康有爲的儒雅氣度、救國熱腸、深刻思想所折服,不禁奔到康有爲面前恭敬地行了個大禮,誠懇地說:「南海先生(康出身於廣東南海,故人們尊稱其爲康南海),您講得太好了!我還想——聽一遍——維新變法的道理呢。」
  「好吧。」康有爲凝視著面前的美麗姑娘,從哥白尼的日心說講到達爾文的進化論,從文藝復興講到法國啓蒙運動,從孔子改考制講到戊戌維新。這些真理如同一塊塊巨石,投入了何旃理情竇初開的春心,而康有爲也深深迷上了這個熱情美麗的姑娘。
  不久,康有爲離開非士那,周遊美國各地,他心中不時浮現出這位年僅17歲,有著白皙的瓜子臉的少女倩影。心想:自己要在各國華僑中組織保皇會,宣傳君主立憲,辦實業,多麽需要一名懂外文,知書達理的紅顔知己啊。於是,康有爲投石問路,發函給何旃理,此舉正中已墜入情網的何旃理下懷。他們通過書信交往,共結同心,短短的日子裏居然寫了上百封情書。
  這年夏天,康有爲接到歐洲弟子來信,敦請他去處理一大筆捐款。臨別之際,一對老少戀人在如洗的月夜依依不捨,何旃理偎著康有爲柔聲說:「南海先生,我要跟您去歐洲考察,我離不開您哪!」康有爲一陣興奮,渾身顫抖。但轉念一想,雙方相差30多歲,結合恐怕有阻力,便叫何旃理回家徵求父母的意見,自己則推遲行程。
  果然,何旃理的父母及兄弟姐妹萬萬沒有料到如花似玉的旃理會愛上一個50多歲,已娶過兩房妻妾,又正被朝廷通緝的頭號「欽犯」,個個激烈反對,旃理據理力爭:「他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他的變法救國思想是多麽地振奮人心!他現在需要我,你們不要反對了,我非他不嫁!」
  何父氣得臉色發白:「你這個丫頭,翅膀長硬了,想飛了,我就是不答應!」何旃理忽地披頭散髮,直奔廚房去拿菜刀自刎,直嚇得全家被迫答應這門親事。但何父要求康有爲正式舉辦婚禮,公開場合何旃理以夫人身份待人接物,何家也備了相當可觀的嫁妝。
  兩人婚後漫遊世界,何旃理開展夫人外交,使康有爲如虎添翼。康有爲老來交桃花運,格外疼愛這位三太太。
  1912年,康有爲、梁啓超師生同住日本雙濤園,彼此非常愉快。可是,他們的夫人之間卻難以融洽。一方面,何旃理年方22歲,而梁夫人李惠仙已40多歲;另一方面,何旃理自恃美豔絕倫,見多識廣,瞧不起小腳太太李惠仙,而梁夫人出身名門,多才多藝,更不肯喊可以作自己女兒的何旃理爲「師母」。每當康梁師生切磋學問,探索救國方略時,只要雙方夫人在座,氣氛馬上會掀起難堪的微瀾。最後,康有爲爲了何旃理的自尊心,不得不搬到須磨湖去住了。
  1913年,康母去世;康有爲歸國奔喪後,攜全家定居上海辛家花園。他們的命運之舟剛駛入寧靜的港灣,何旃理卻紅顔薄命,1919年患腥紅熱癥,不幸病逝於辛家花園,年僅24歲,現葬於江蘇金壇縣茅山積峰下青龍山,與康母和康有爲的弟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廣仁安息在一起。
  康有爲痛失愛妾,悲痛欲絕,每逢周祭,他都要在何旃理的靈前焚香哭拜;清明時節,則親臨茅山祭祀。偌大年紀的人,在墳塋前涕淚交加,長跪不起。
  何旃理去世的第10天,康有爲在睡夢中忽見滿室金光,一個一丈多高的女神,笑盈盈地向他走來,近床鋪前時驟然縮小,吹出香風幾縷。他睜眼細看,竟是做新娘時的何旃理。他急忙翻身坐起,但金光、女神已幻滅了,他不禁無限深情瀉於筆端,一氣呵成,燦爛奪目的《金光夢》詞,成爲康有爲詩詞中的絕品。
  爲了永遠紀念英年早逝的何旃理,康有爲請投宿在辛家花園的年輕畫家徐悲鴻,根據死者遺像畫了一張水彩人像。畫中是一位穿清代服裝的少婦,頭挽高髻,儀態端莊,秀目生輝,亭亭玉立於一幢洋房的陽臺上,背景是一片蒼翠的樹林,林後微露一泓清泉,蘊含著逝者生前熱愛生活的個性。1981年,龐蓮將這幅珍藏了60餘年的無價之寶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現已成爲後人研究徐悲鴻早期畫技的絕品之一。
  康有爲晚年嚴子寬女,他每月給兒子2元零用錢,女兒則5元。康有爲對何旃理生的兒子同凝十分嚴格,不僅叫他從小刻苦讀書,還逼他鍛煉體魄。在日本時,康有爲叫3歲的同凝去游泳,同凝不依,竟被他一腳踢下樓梯,腿上劃出一道血口子。1978年同凝去世,這疤猶在。康有爲最喜歡的是何旃理生的幼女同,他視如掌上明珠,長到十幾歲了,還把女兒抱在懷裏親吻。可惜在1928年,同被上海愚園路康公館門口一輛疾馳而過的汽車撞死,年僅18歲。好在康有爲是1927330日去世的,不然一定承受不了那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的。


  老夫少妻異國情


  康有爲在世界各國流亡的過程中,前後3次客居日本,住了3年時間。191167日,康有爲應梁啓超的邀請,從新加坡移居日本,次年春,搬至須磨「奮豫園」,此行又播下了一顆愛情的種子。
  「奮豫園」依山傍海,坐落在遮天蔽日的古樹群中,空氣清新極了。康有爲住定後,經常參加當地華僑舉辦的愛國活動,去各地遊覽,還雇了一名16歲的神戶少女市岡鶴子作女傭。
  鶴子懷著神秘感來到了康家,她看見榻榻米上鋪著鑲嵌著美麗圖案的地毯,擺著豪華的傢俱,馬上悟到主人非同尋常,竟慌亂得手足無措。康有爲仔細端詳鶴子,只見她細眉小眼,嘴唇微翹,額頭高聳,雖貌不驚人,但那副羞答答的樣子頗惹人憐,恰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他通過秘書兼翻譯阮先生對鶴子說:「姑娘,請坐下,你不要拘謹,日子久了,你就會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了。」
  果然,鶴子與康有爲相處越久,就越爲康有爲慈愛的長者風度,淵博的知識見聞所傾倒,對他生起了親切與崇仰之情。尤其鶴子見到來康家的客人,都是氣度不凡的中國人和日本名流,就越發肯定主人一定不是普通之輩。當後來她終於知道原來康有爲居然是在中國能與清朝皇帝對話的數一數二的大人物時,就不禁對他更加崇拜了,同時也對大海那邊的文明古國——中國充滿了憧憬。
  康有爲歸國之前,正是心緒極爲複雜之時,爲了平息心中奔湧的情愫,他由鶴子陪同,特地去參拜「奮豫園」附近的淨土真宗現光寺,寺內的鍾磬聲伴著海濤悠悠飄來,使人生出一種空靈之感,他不禁喟然長歎。
  「大臣(康有爲家人對他的尊稱),您老爲何歎息呀?」鶴子問。
  康有爲捏鬚仰首,望著藍天碧雲,良久才答道:「老夫想到歸國在即,卻拿不出一帖救國救民之良藥,不像年輕時有那麽一股豪情,故而歎息。」
  「什麽,大臣要——回去啦,」鶴子聞言淚如雨下,「我可捨不得你們離開呢,我非常喜歡同凝,還有——還有——」鶴子臉上飛起一朵紅雲,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感覺中。
  康有爲一眼看穿了鶴子的用心,他何嘗捨得與這位典雅的日本姑娘分別呢。他注視著侷促不安的鶴子,斬釘截鐵地說:「鶴子呵,我和三太太都需要你,孩子更是離不開你,等我們回國安定後,一定會請你來的。」
  鶴子這才破涕爲笑。
  康有爲遷回上海後,念念不忘鶴子,便修書日本,請鶴子來上海作客。鶴子接信後欣喜若狂,馬上與父母商議,其家因十分貧困,父母見康家厚待女兒,遂欣然允諾。鶴子赴滬不出數月,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康有爲的四太太。
  何旃理在世時,鶴子與其姐妹相稱,雙雙得到康有爲鍾愛;何旃理去世後,康有爲極爲疼愛鶴子,每逢出遊,必攜她同行。無論在桃紅柳綠的西子湖畔,還是煙籠寒水月籠沙的姑蘇小巷,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仲夏,他們去青島避暑。每天,鶴子扶著康有爲盡情遠眺,蔚藍的大海上,海燕低飛盤旋,貼水覓食,鶴子每逢這時,就會忍不住發出銀鈴般的笑聲,縱身躍入雪白的浪花。康有爲被充滿青春氣息的鶴子所感染,居然返老還童,扔掉枴杖,精神抖擻地遊向海中。
  可惜好景不長,鶴子畢竟是異國女性,在中國有許多不適應之處,加上難以與康氏大家庭協調方方面面的關係,終於産生了歸國之心。1925年晚秋,鶴子儘管已有身孕,仍是決定回國,遂於一個西風蕭瑟、落葉紛飛的日子,與康有爲揮淚告別,愴然回國。臨別前夜,鶴子捨不得相處多年,由自己帶大的同凝,緊緊抱著兄妹倆痛哭。
  她這一走便成了與康氏的永訣。
  鶴子回國不久,生下一個女兒淩子。19742月某日,鶴子在慘澹的夕陽下,臥軌自殺於須磨郊外。她爲何走絕路,至今仍是一個千古之謎。鶴子之女淩子,如今也隱姓埋名,無人知曉她的萍蹤。
  歷年來有些報刊披露鶴子同康有爲長子同箴暗渡陳倉,生一女兒,並說鶴子就是因爲這一點而不容於康家,才被逐回日本的。但是根據歷史來看,當時的同箴還只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而鶴子當時已25歲,說淩子是同箴所生純屬子虛烏有;即使從生理上分析,康有爲晚年生活富裕,養尊處優,營養良好,又吃補品,故完全有生育能力,淩子確系康有爲所生。


  西子湖畔結良緣


  康有爲特別喜歡杭州,幾乎每年春秋兩季都去小住,故專門買了一隻龍舟,泊在西湖邊,供自己泛舟湖上,觀景吟詩。1919年暮春,康有爲乘舟駛向棲霞嶺,正在欣賞山光水色,忽然湖上飄來一陣清麗的歌聲,康有爲循聲望去,正看到一位農家女在浣紗。康有爲凝神細看,那少女天生麗質,紅撲撲的臉蛋兒,洋溢著一股撩人心絃的青春氣息。康有爲一見傾心,立即打道回府,差人去瞭解浣紗女有否許配人家,如尚待字閨中,則張羅媒人去提親。
  這浣紗女名張光,字明漪,小名阿翠,年方19歲,因出身西湖艇家,父親早亡,家境貧寒,尚未許人。媒婆向張母吹了一通康有爲的爲人,張母卻把頭搖得貨郎鼓一般:「不行呀,他已是白髮老頭兒啦,再說麽,他家有幾房婆娘兒,我女兒過去要受虐待的呀。」但是,康有爲並不死心,依然請人一次次備重禮去說合。張母見康有爲心誠,暗暗尋思,女兒遲早得嫁出去,只要不再過苦日子,管她跟誰啊,便鄭重提出一個附加條件:張光的兩個哥哥作爲陪嫁,去康家當聽差。康有爲爽快地一口承諾,這事兒就算成了。
  是年5月,上海正值春意盎然,康有爲娶了張光爲六太太,在愚園路康公館舉行婚禮,轟動了上海灘,多家報紙都作了報導。前去祝賀的達官貴人、富商大賈、騷人墨客川流不息。不過,康有爲的幾房妻妾及子女均反對這門親事,婚禮那天,紛紛找藉口溜之大吉。
  他們結婚後,去杭州「一天園」度蜜月,然後在西湖臥龍橋18號郭莊住了一段日子。每天,他們清晨泛舟西湖,讚美波光嵐影;傍晚攀援南北高峰,指點斜陽歸鴉——康有爲攜嬌妻融入大自然,不禁心曠神怡,他向張光講解西湖八景的來龍去脈,靈隱、淨慈寺的佛教傳說。康有爲見張光聽得如癡如醉,便笑呵呵吟起詩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阿光,你就是今日的西施呵!」
  「看大臣說的,」張光羞紅了臉,「我一農家女子,能蒙大臣心疼已非常榮幸了,哪能跟西施比呢?」
  婚後多年,康有爲與張光感情彌篤,尤其在鶴子歸國後,康有爲外出旅遊,多由張光陪同,即使在上海家中見客,也讓張光出面應酬。有時康有爲興致上來,帶著張光去上海各家名飯店吃飯,他們總是盡挑那些高檔的美酒佳餚。吃罷康有爲喚老闆拿來筆墨,由張光磨墨,他刷刷幾筆寫張條幅權作飯資,喜得老闆受寵若驚,直向康有爲下跪作揖。
  張光成了康有爲生命旅程中最後幾年最寵倖的太太,他精心培養這位沒上過學的浣紗女,特意請了家庭教師教她讀書,自己又親手教她書法。等張光有所長進,他大筆一揮,贈她對聯一幅:懲憤窒慾改過遷善,仁民愛物知命樂天。
  這副對聯反映了康有爲拖著封建尾巴的三從四德和天命觀。
  康有爲同張光結婚多年都沒有小孩,康不免若有所失,張光也深感愧對康家。最後經他倆商量,在康有爲去世那年,張光抱來了出生才3天的親侄女,取名康靜穀。
  192738日,康有爲在上海做畢70大壽,適逢北伐軍東進之際,於21日抵青島,感到週身不適。30日晚,一位廣東同鄉請康有爲吃飯,未終席而腹巨痛,急回家請日本醫生就診,斷爲食物中毒,次日黃昏猝死於「天遊堂」居室,終年70歲。據康有爲之女同環回憶,康有爲卒前掙扎痛苦,七竅都有血漬,當然是中毒的現象。不過所謂食物中毒,可能是酒樓的食物不潔所致,未必是因爲政治鬥爭而犧牲。
  康有爲猝死對張光的打擊最大,她年紀輕輕便守了寡,在舊時代又不許改嫁,只有將康有爲留下的一箱字畫視作生命,每當懷念康有爲時,就打開箱子看他的字畫。久之,張光的秘密洩露了,1945年那箱字畫突然不翼而飛,她打開箱蓋當場暈厥,從此一病不起,不久便命歸黃泉,追隨夫君而去。

--------------------------------------------------------------------------------

回應人: 我還要揭發! 發表日期: 2000-11-17 18:41:11


康有爲本來就是閑濕老伯,恭喜你終於知道了這個真相

康有爲算他趕的時候好,那時候的文人還以自己風流成性自居,要是換到現在,就這幾起誘拐少女案,怎麽也得叛個100200年。

補充日期: 2000-11-17 18:45:06

爲康有爲做打油詩一首

萬水千山風雨客
千回百轉是非人
澹如棟下仁哲道
紫禁城中難主恩
志起維新安社稷
愚從復辟返君臣
襟懷四海行廣目
怎奈頑心做朽根

--------------------------------------------------------------------------------

回應人: 桴浮海 發表日期: 2000-11-17 22:39:39

對不起,我沒有看出有什麽大逆不道值得揭發的事情。足以看出康有爲風流倜儻,性情中人。女性愛才子,也是很古典的事情。在那個時代,他有那個條件和足夠的魅力--他不能像西方人那樣只在婚外養情人,也是時代的特色。納妾,要爲她承擔許多的責任,養情人,可能只象著名的JEFFERSON 總統的黑人情人那樣,只在死後百年,才得以名正言順。

納妾,和養情人到底哪個更不道德?風流才子,倘若不能享受離婚自由,是否就不該娶妾呢?年齡差距多少,幹誰的事?

--------------------------------------------------------------------------------

回應人: 醫道 發表日期: 2000-11-18 14:24:45

這也叫玩弄女性?真長見識,我一直以爲嫖娼叫玩弄。

--------------------------------------------------------------------------------
回應人: 紅色槍騎兵 發表日期: 2000-11-18 14:35:12

康有爲只是多情罷了,不能算是玩弄吧?最多說是像段正淳:)

BTW:

雨果七八十還去紅燈區呢。不過一樣不妨礙我們喜歡他和他的作品。

(自西祠衚衕)

國際邊緣新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