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小史 | ||
回到「長庚遛鳥俠」新聞、評論事件簿
|
「裸奔」的迷思 許文憲 2004.07.02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一九七四年當越戰接近尾聲時正是美國「校園裸奔」的全盛時期,當時筆者在美國東部的康乃狄克州的一家大學附屬醫院當外科住院醫師。因為「裸奔」就像流行病一樣蔓延著,已經由校園流傳到一般社會,包括醫院。我們醫院的院長是天主教的修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發佈公告,內容是「裸奔可能蔓延到本院,我們不得不預期它的發生,但有時間及地點的限制,最重要的是不得批評裸奔者解剖上的構造(anatomical structure)」。最後的這一句話讓全體年輕醫師捧腹大笑。 看此佈告後,對於美國的這種文化難以體會及認同,內心納悶真會有人在醫院內裸奔嗎?想不到有一個年輕的白人實習醫師耐不住衝動,真在規定的時間內全裸跑過醫院大廳,這讓保守的天主教醫院起了一陣騷動。當然這年輕的白人實習醫師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因為在那個年代裸奔是不違法的。 美國的「校園裸奔」是一九七三秋季起源於佛羅里達州的州立大學,由此地向其他大學蔓延。此種舉動更普及到社會的各階層,於一九七四年時達到最高峰。這一年當頒發第四十六屆奧斯卡金像獎時,一個全裸的人突然從臺上頒獎者的後方跑過,這景象呈現在全世界百萬觀眾的眼前;這一年著名歌手史提芬(Ray Stevens)因演唱一曲歌名「裸奔」(The Streak)而竄紅。 剛開始校園裸奔主要是男性學生,但到了一九七四年二月,一群密蘇里大學的女學生也不甘示弱,夜裡在校園集體裸奔,聲稱是要創下世界紀錄。一九七四年是美國裸奔的鼎盛時期,當時的社會學家感嘆的說:裸奔就像傳染病「小兒麻痺癥」的蔓延一樣,但是小兒麻痺癥有疫苗可預防,而「裸奔現象」卻沒有。 一九七四年後裸奔的事件逐漸消失,但是直至九○年代在一些運動的盛會中仍有一些衝動的人在運動場全裸狂奔。裸奔全盛時期過後三十年的今日,在美國的德州大學又死灰復燃地以裸奔來慶祝「校園裸奔」的三十週年紀念。有關「裸奔」的歷史及神話:有人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內的追逐是開人類裸奔的先例。其實古希臘人為了展示男人的雄風及健美故意在雅典的群眾前裸體奔跑,所以希臘人應可稱為裸奔的先鋒。在七○年代初期當越戰近尾聲時,又為何裸奔盛行呢?有人說是為反越戰作無言的抗議;有人說裸奔的目地是紓解壓力,是大學生入兄弟會的見面禮,是一種傳統的延續或是為得到震驚的價值,但是嚴重的後果有可能被控告「行為不檢點」,甚至吃牢飯。 最後講一歷史事件來安慰這一位受懲罰的大學生。美國的華盛頓暨李法律大學(Washington & Lee University)早在一八○四年就曾有學生在街上裸體奔跑事件。校史記載有一位學生叫克里柏(William Crimp),因為裸奔而被校方控告。克里柏畢業後的生涯曾當到眾議員而被任命為美國駐智利國的大使。(作者許文憲╱臺北醫學大學教授、萬芳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