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情結淺論
作者:飛雨
原始來源:漫畫文字
「異性相吸,同性相斥」是自然規律,作爲少女漫畫特異存在的BL漫畫,不僅沒違反這一原理,從更深層面上來說,反而更徹底地體現著它。
這麽說好像有點矛盾,但想想這一類作品的作者和讀者群絕大多數是女性(當然幷不排斥一小部分男子),而它的主人公却皆是男子就容易理解了。
少女是最易耽於浪漫幻想的,在現在瞬息萬變、高節奏的時代,面對人們浮躁不安的心態,灰姑娘的傳說顯然已老掉了牙,瓊瑤式的純情也已無法滿足人們倍感饑渴的心靈,於是她們的目光終被那一塊特殊的領域所吸引。
從起先的驚訝、愕然、刺激漸漸變成一種習慣,一種欲罷不能的精神依賴。
作爲和一般少女漫畫的區別在於作者和讀者的角色認同問題。
喜歡一般少女漫畫的女孩子很自然的認同作品中的女主角,與之同喜同悲,幷與男主角深深相戀,女主人公獲得的幸福宛如她自己的幸福,從而在這一虛擬體驗中獲得一種渴愛的滿足。
喜歡BL漫畫的女孩子的心理就複雜多了。
她們無法認同一般漫畫中的女主角,甚至是厭惡,她是作爲女主角的一個競爭者存在於現實中的,所以會很强烈的嫉妒女主人公獲得的愛情。
從這個角度上說,同性相斥是最根本的、潜意識的、恐怕連她自己沒注意的原因。
而對于BL漫畫中的兩位男主人公她是都喜歡的,看到他們拒絕各式各樣的女子,而獨獨鍾情于對方(男的),這讓讀者獲得了一種「真好,他沒選擇這個(或那個)女孩」的心理補償的滿足。
這和歌星、影星們的fans的心態相似,明星對自己雖然是遙不可及,但也絕不希望他有個確定的愛人,這是女孩子的任性和獨占欲,但也是她們的純情。
另外一個原因來源於更深一層的心理。
男子對女子來說,是永恒的誘惑,但也是永遠的危險,生理的差異、現實中事實上的不平等,以及種種强暴案例的不時發生,使女子常常處在一種莫名的惶恐中,他們弄不明白他們什麽時候是人性的,什麽時候是獸性的,這種矛盾使她們産生一種逃避思想,在BL中,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裏,作爲一名冷眼旁觀者,超然于boys的情感世界,從而獲得另一種心理平衡。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是審美情趣的不同,就像不少大藝術家是同性愛者一樣,如衆所周知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柴可夫斯基、王爾德、三島由紀夫、普魯斯特等等,BL的戀愛觀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愛情」最純粹的本質,即它只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是人與人之間不可思議的情感存在,超越了生殖衝動和性別的限制,是一種不含任何渣滓的、透明的、唯美的追求。
這可以用《絕愛》中晃司的那句話來說明:「我不是同性戀,只是我愛的泉恰好是個男的罷了!」
這話聽起來有些似是而非,但它恰是想通過此來證明「愛」的重要,而非性別、金錢、門第等所有的外在因素。
當然,原因還會有很多,而且每個人也會不盡相同,以上只是我個人的體驗,可能失之偏頗,請大家多多見量!
但一種事物存在了,就必有其存在的理由和背景,絕不會無中生有,所以,無論是對其愛之入迷者,還是恨之入骨者,都應採取一種盡可能理智的態度來對待,雖然「同性愛」作爲一種違反自然規律和現有社會倫理道德的現象,不值得提倡,但也不至於完全禁之。
我個人只是希望BL能循著「耽美」的路走下去,且莫陷入色情的誤區就好,否則,那就罪莫大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