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重要新聞剪報  

 

2002.08.14  中國時報 
「緋聞」 兩性教育最好題材
黃文杰/桃園報導


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楊佳羚指出,當緋聞、婚外情、不倫之戀等新聞充斥在你我生活時,正好是兩性教育的最好題材,老師或家長可千萬不能像看八點檔連續劇等著「看好戲」,要知道小孩也在吸收與學習。 

楊佳羚進一步分析,當緋聞等類型新聞攻佔版面,當中存在許多男女關係、相處結構值得加以引導,否則小孩很容易價值偏差,但前提要去除對主角的好惡,客觀評論,如此兩性平等教育才能往前。 


由縣教育局主辦,蘆竹山腳國中承辦的全縣國中兩性平等教育主題工作坊研討會,昨起在該校展開,為期四天活動,將安排包括專題演講、分組座談、深度對話、經驗分享以及教案設計,「性教育」教學也變成格外輕鬆。 

甫上任校長胡六金指出,縣內兩性教育推廣甚久,但普遍停留在「認知」階段,老師學生知道一大堆,在實踐上仍有落差,這次請到教育部兩性平等委員蘇芊玲、師大教授趙惠玲以及楊佳羚等學者從務實面來補強,希望對九年一貫課程有所助益。 

研習活動中,不可避免會研討新聞時事。尤其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滿滿都是緋聞、婚外情、性侵害甚至不倫之戀自殺案,怵目驚心,有人看不過去,直罵「社會生病了」,但專家學者自有一套說法。 

楊佳羚分享過去輔導經驗。當緋聞等新聞見報,她會辦「大家來找碴」,邀人來找出男女相處結構發生哪些問題?好比享「齊人之福」者,為何長相、效能力總會被拿來討論? 

她說,如果把十件婚外情或不倫之戀拿來比較,會驚訝怎麼「大老婆」出面賠不是的比率這麼高?女性願意委曲求全,是牽扯小孩撫養?沒有經濟能力?兩性議題需引導,多元價值社會下未必有「標準答案」,但需要對話。


 

 

外遇/通姦鄭余鎮與王筱嬋_婚外戀事件簿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