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在中國許多地方方言裡,是指男子私隱的部分。記得我童年在上海學英文,老師把英文「革命」一詞,發音洋涇←不很準,發得如上海話的「卵毛留興」,江浙一帶人對卵字頗敏感,不知怎麼班上都想成把下體的毛留鬚一般留得很興茂,頓時鬨堂爆笑,像聽黃色笑 話。
可見「卵」在上海江浙一帶和臺灣有相同的指述,近日臺灣傳媒上常見「卵泡」,還正名為「卵葩」,說是很「本土」。閩南語裡的唇音字,猶保持發音很重的古音,「卵葩」的本字仍是「卵泡」。新加坡大部分是閩南人,相罵「卵泡」也是他們的「本土」,推而廣之,何啻福建佬「本土」如是,上海蘇州嘉興一帶的「吳音系統」,陰囊也叫「卵泡」,睪丸叫做「卵子」,那是很鄉野、很村俗的話,要說「本土」,大概是炎黃子孫們的本土。
鄉野村俗的人是常把「卵」字掛在嘴邊的,不以為奇,而且粗獷生動。我記得的家鄉吳語裡,把自以為什麼都在行,老成而神氣活現的叫「老卵」,全身裸體叫「赤卵」,幼年一起在河裡光屁股洗澡的叫「赤卵兄弟」,做事輕率躁鬱的叫「小透卵」,執拗偏不理會人的叫「鈍卵脾氣」,一點男兒氣概都沒有的叫「卵氣全無」,嘴中嘰哩呱啦不滿意的叫「咬卵」,東罵西罵,一件件往事翻出來不停數落,滿嘴怨恨的叫「卵咬一百隻」,哈,如此的表情景象,被這粗魯的土話形容絕了。卵這卵那,連許多方言詞典也收羅不全。
「捧卵泡」是什麼含意?在小說《警世通言》卷十八這樣寫著:「科貢官兢兢業業,捧了卵子過橋,上司還要尋趁他。」而諺語中有「十根指頭捧卵子酖酖十分奉承」。所以「捧卵泡」該是指十分奉承兢兢業業的意思。清人邵懿辰把「捧卵子過橋」收入杭州諺語詩,但這不只是杭州一地的諺語,在《晉書‧蔡謨傳》裡當時人已經有「捏卵子過橋」的話,可能臺灣留傳「捧卵泡」也是「捧卵泡過橋」的簡省,在中華文化中已有一千七百年歷史了。
鄉野村俗的人為什麼常把「卵」字放在口頭?因為植物的價值幾乎都寄託在其所產的種子,一切生物的大事就在生殖留下後代,人自然也不例外,但人有比其他動植物可貴處,就在留下後代的同時,還留下歷史智慧與文明,所以人雖知卵的重要,念念不忘,從亞當夏娃用無花果葉來掩飾私處後,文明人便學會用文明昇華來修飾這原始了。
許多地方仍不掩飾對「卵」的崇拜,源出於先民對祖先的崇拜。臺灣南投草屯鎮有「石榕公」外,高雄旗山旗尾山近年有「犁入來民俗山莊」,莊內供有木雕石刻的陽具六百多個,一塊花蓮玫瑰石刻成的重達二噸半,莊主人跨坐在比他體型還高的卵上拍照,頗顯神氣。
我猜想莊主人可能看過日本或泰國用紅布包著的陽物神像,在日本奈良飛鳥坐神社等地,一尊尊比人高,屬於原始宗教的禮拜對象。
當然,日本泰國奉祀此神自有更遠的源頭,它始於印度教的「自在天」,把「卵」叫做「天根」,認為世界人類都由此而生,所以塑巨大男根來奉祀。唐代的玄奘到達「劫比他國」,見當地風俗事奉「自在天」,百餘尺的精舍中供奉「天根」都極高偉,這是「自在天」的男根,全國人都公認世上一切有趣事皆由此生,所以王公小民都一同敬奉,不以為鄙恥。
卵,可以成髒話,也可以神聖,端看出現於何種場合、時間與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