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性別天生》 一個性別實驗犧牲者的真實遭遇

2002/04/25 ETtoday

記者游欣雯/台北報導


  對於一般人而言,1966年4月27日並不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但是對於大衛‧利馬來說,這一天卻是他苦難的開始。在這一天,八個月大的他在接受割包皮手術時,意外失去了陰莖。他的父母聽從當時性學研究大師曼尼(John Money)的意見,將他們這個名叫布魯斯(Bruce)的兒子變性為女生,並將他當成女兒養大。在曼尼的授意下,改名為布蘭達(Brenda)的布魯斯,並不知道自己出生沒多久,就成了一項先進科學實驗的天竺鼠,而對照組就是她的孿生弟弟布萊恩(Brian);實驗目的是要證明,性別的認同並非與生俱來的本性,而是後天教養的結果。成為女生的布蘭達,渾然不覺自己與弟弟已經成為各大性別心理出版品中的名人,以「雙胞胎案例」(twins case)聞名全世界,只覺得自己被困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外殼中,與外界格格不入。


  之後,在一連串由戴蒙(Milton Diamond)博士所領頭的反動中,性別可以後天指定的看法逐漸受到挑戰,不但引發了長達數十年的學術論戰,更促使布蘭達的父母在她十四歲時,告訴她事情的真相,而她馬上決定變回男生,以大衛之名度過餘生。


  如今,在《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得獎記者約翰‧科拉品托的鼓吹下,三十六歲的大衛終於卸下假名的偽裝,將他的故事與這個長達三十年的公案真相,呈現在世人面前。


  正如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潘震澤說的:「男孩女孩天生就有不同。這個不同,並不僅限於我們外觀看得到的部分,更存在於中樞神經的許多層面……因此兩性在追求平權上,必須先要更了解彼此基本面的不同,才有可能成功。」


  而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會長暨心理諮商專家黃越綏更於推薦序中寫道:「竭誠地推薦這本用血淚交織而成的醫史見證,除了希望能引起本國專業心理學家及醫生們的重視並作為借鏡外,最重要的是此書的故事內容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意外不是某人的專利,苦難更非生存的目的,因此您絕對不能忽視了《性別天生》對您的影響。」


  這樣一本探討性別的書,自有其充滿衝擊性的議題存在,但是也如同台灣大學吳英璋教授所說的:「展讀本書,有一種一發不可收拾的感覺,一方面跟著書中的主角(與其親人)心情起落,非看到最後的發展不可,一方面計較著『那傢伙』有沒有得到他應有的懲罰,再一方面則聯想著近三十年來自己在臨床上接觸的病友們,而作了無限的延伸。生物科技逐漸開始主宰人們生活的現在,本書令人深省!」


  由經典傳訊出版的《性別天生》是作者約翰‧科拉品托根據心理諮商的錄音帶、當代心理諮商筆記,或是這些事件相關證人或當事人的口述完成,也是這個知名案例的案主一家人,第一次拿掉假名的偽裝,毫無保留地現身於世人面前。


  本書不僅是一個被迫變性者前半生的痛苦紀事,也是一場血腥學術論戰的實錄。雖然先天與後天力量在性別這個議題上的拔河賽,仍將持續下去,但《性別天生》不啻為眾人敲響了一記警鐘,提醒著人們,性別的決定,也許並不是傲慢的人類可以隨意指派的。



書 名:性別天生

副書名:一個性別實驗犧牲者的真實遭遇

作 者:約翰‧科拉品托(John Colapinto)

頁 數:315頁

定 價:280元

Nature vs. Nurture的性別迷思

大衛‧利馬(David Reimer)的女身紀事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com.tw/2002/04/25/350-1295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