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Y染色體 卻是女兒身 還生雙胞胎

2004/08/31 民生報

記者楊惠君/報導


  一名外觀如假包換的「真女人」、染色體檢驗卻呈現男子漢「46XY」的性腺發育不全者,還合併卵巢癌,經開刀切掉卵巢和輸卵管後,在親姊妹捐卵下,台大醫院成功以試管嬰兒技術,讓她產下雙胞胎,也成為全球首位罹患生殖細胞癌,而順利當上媽媽的個案。


  台大醫院日前在台灣生殖醫學會中報告此一罕見的「表現型為女性但基因型為 46XY且合併惡性生殖細胞瘤之成功懷孕案例報告」,台大婦產科醫師陳美州指出,查遍全球文獻,這類生殖細胞發育不全的患者,在合併惡性腫瘤後,卻還能懷孕生子的個案,迄今仍無;台大也將把這例個案投到國際期刊中發表。


  這名31歲的患者,13年前、18歲時,因為初經遲遲未來,由家長帶來台大醫院就醫,結果檢驗發現,這名外貌清秀、身材瘦高的少女,染色體卻呈現男性的「46XY」,同時已合併了卵巢癌。陳美州說,患者是一種生殖細胞發育不全的「Swyer's syndrome」,在精、卵受精時,原本是一個男性的胚胎,但胚胎發育後期轉化為男性生殖器的因子出了狀況,原始的女性生殖器官沒能順利變成男性,使得染色體雖然是男性的XY,卻有女性的卵巢、子宮、陰道,外貌也是十足的女人。


  陳美州說,這類患者體內完全沒有女性荷爾蒙,因此,卵巢、輸卵巢只是個「空殼子」,沒有功能,也不能排卵,又特別容易合併生殖細胞癌;該名患者18歲時就已將卵巢、輸卵管切除,由於癌症沒有轉移,因而保留了子宮,多年來都服用女性荷爾蒙補充,至今癌症也完全沒有復發的跡象。


  一、兩年前,患者嫁做人婦,和所有人妻一樣,也想一嚐為人母的心願,由於姊妹願意捐卵,到台大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結果,一試中的,患者日前足月產下一對雙胞胎男嬰,母子均安,十分滿足。陳美州說,由於這類患者常會合併生殖細胞癌,甚至必須接受化療或放療,常會讓子宮發育不良或萎縮,懷孕不易;而這名患者當初只以手術治療,沒有接受化療和放療,所以子宮彈性保持得不錯,才沒有因而失去孕育寶寶的能力。


  陳美州表示,「Swyer's syndrome」患者出生時,外陰部就是十足的女寶寶,所以都會當成女生長大,但若少女14、5歲,初期還沒來,家長就得小心,儘早帶至醫院檢查,若真是性腺細胞發育不全,及早將卵巢、輸卵巢切除,可減少生殖細胞癌症的發生,並可保留子宮和懷孕的能力。





《新聞幕後》 染色體XY 不能斷定真性別


2004.08.31 民生報

記者楊惠君/特稿


  性別是天註定,但是老天也可能出差錯,在執行性別發育時「失手」,讓有些人無法順利「轉性」,結果有女性外表、卻有男性基因;或是軀體裝錯了靈魂,讓人有男人的外表、卻有一個女人的心;這種「陰錯陽差」的狀況,即使在醫學上,外觀及自我認定的性別,已逐漸取代過去我們習慣的XY染色體認定性別,成為真正的性別認定。


  甫落幕的奧運,1968年開始進行「性別檢測」,以唾液和尿液驗DNA,防範選手男扮女裝的參賽;但事實上,由DNA驗染色體,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性別。台大婦產部醫師陳信孚說,人的性別分為染色體性別、外觀的性別,雖然驗染色體最科學,但一般而言,醫學仍會以外觀及生殖器官當做性別的判定。


  包括生殖細胞發育不全、男性荷爾蒙沒有反應等,擁有男性XY的染色體,身體的性器官卻是女孩子。陳信孚說,這些人雖然有Y染色體,但卻沒有功能,出生時外觀就是個女孩子,有些人雖然也會有睪丸,但因從小都是被當女孩子養大,醫師也會順從自然,替他們把睪丸切除,成為真正女人。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鄭博仁說,胚胎發育初期,生殖和泌尿道是同一個系統,到性別發育關鍵時期時,可能因為基因出錯或某些酵素缺損,影響了主導性別的苗勒氏管發育,性荷爾蒙的路徑錯亂,讓XY染色體的胚胎無法出現男性性器官。這些人雖然科學檢驗是XY染色體是男人,但站在人道的立場,醫學上還是會認定他們是女人。


  除了生理發育出錯外,還有人心理的性別認知也有變異,即使性器官、染色體都不折不扣是個男人 (或女人),心理卻認定自己是另一種性別,這種變性慾者,若經精神科醫師鑑定、評估後,也可以變性手術,改變自己的性別。


  台灣在民國77年開放變性人手術,帶著醫生開立的性別變更證明,就可以前往戶政機關更換身分證、改變性別,甚至還可變更戶籍上的家庭排序,例如將長男變為長女等等。而今年,奧運也首度開放變性人參賽,性別已不再是天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