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變性人交歡「挺」得住

2000/12/27 民生報

記者林秀美/報導


  變性不再是禁忌話題,變性人也能享有歡愉的性愛。台北榮總近年採手臂橈骨,取代塑膠軟骨的人工陰莖,為女變男者重建「那話兒」,讓命根子更具真實感、硬度、觸感均佳,達到魚水之歡。


  台北榮總整形外科主任方榮煌指出,傳統女變性欲者以塑膠軟骨外包手臂皮瓣重建陰莖,但因少了陰莖海綿體的白膜組織保護,在磨擦使用一段時間後,常會破皮而出,不堪使用。另外,手臂留下的疤痕,也要穿著長袖衣服來掩飾,這無疑是患者心中永遠的痛。


  為兼顧患者的外觀與性功能需求,方榮煌研發出人工陰莖新技術,取手臂長約七公分、寬約零點六公分的橈骨,連同神經、血管、皮瓣一起移植,製成人工陰莖與龜頭,使外觀更加逼真;陰莖頂端仍保留著原來陰蒂的敏感地帶,讓患者術後可站立排尿外,並能擁有一定的硬度與興奮度,順利完成性行為。對於手臂留下的傷口,則取腹部皮瓣修補;在陰莖重建手術前三周,以生理食鹽水注入腹部組織中,撐大腹部皮瓣,再將多出來的皮瓣移植到手臂,減少疤痕形成。


  榮總目前已完成五十例的橈骨陰莖重建手術,曾對前二十例進行滿意度調查發現,大部分男、女雙方都感到滿意,男方也多能達到高潮,其中一人靠自慰也能達到高潮;其中十一例有固定性伴侶。但有四分之一術後出現「漏尿」情形,須重複修補,其中一人修補次數達八次之多。


  方榮煌引述國外研究報告指出,變性欲發生率約0.3%,比同性戀10%還低,且有家庭遺傳傾向;榮總曾發現一對姊妹花與堂兄弟都有變性欲望,可能是主導性別的基因出問題所致;國外也有報告指出,變性欲者的大腦主導性別取向的結構,與常人不同。


  榮總歷年來共完成一百多例變性手術,技術純熟,包括香港、日本及馬來西亞變性欲者均慕名前來;但先決條件是年滿二十歲、兩名精神科醫師評估及父母同意。有些不符條件者遠赴美國或泰國手術,備極辛苦。


  精神科醫師馮榕說,變性的目的應該是追求自我性別認同;若只因想體會另一性的生活或想證明別人有的我也有等等「一時的理由」,就毅然變性,勢必遺憾終生。歐洲曾調查缺乏精神科醫師評估逕自進行手術的變性人,變性後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都表示後悔,身體不可違逆的傷害,嚴重衝擊著這些變性人的身心。因此,想變性者確應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