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交手我站中間
【2003/01/07 聯合報】
【晨晞(口譯員)】
口譯員的工作守則之一為「 Neutrality 」,態度中立、不偏不倚,也就是說,在翻譯的時候,要忠於傳達講者的原意,不應該為了個人立場或一己之見,在過程中加油添醋或偷斤減兩,把自己的意見反映在翻譯內容中。
有一次,來自歐洲某國的參議員訪問團與我國政府官員會面,從頭到尾他們的口氣及態度並不友善,一直嚷著說要見「高層官員」,嫌接見的官員層級不夠。雖然我國官員一再表示:「我就是高層官員。」他們仍然不滿意。
身為口譯的我,眼看外賓這麼不尊重我國官員,真想跳出來對他們大叫:「拜託,表現一點基本的禮貌好嗎?不要欺負人!」但是,基於口譯員中立原則,我依然平穩地努力善盡我的專業角色。
一位新上任的駐華使節,依照慣例,先到我國政府各部會作禮貌性的拜會。第一次拜會,目的是讓彼此認識一下,以利未來雙方合作的推展,有點兒拜碼頭的味道,通常互相交換幾句外交辭令就結束了。
這位來自我邦交國的外交官可能急於表現,劈頭便問:「我國該如何協助中華民國?」我方官員客氣地回答:「感謝貴國在國際上對我國的友好表現,未來雙方將共同規畫合作事宜。」不料,對方無法領略這番話的客套推辭之意,又再問一次:「具體而言,該怎麼做?」
我官員第二次打太極拳:「未來貴我兩國必定可就許多方面進行互惠合作。感謝貴國對我中華民國的支援。」外賓仍不死心,又問:「我要知道究竟該怎麼做?」他一再追問,我方一再不予以正面回答,就這樣你來我往地進行了四五回合。
坐在中間擔任口譯員的我,看著雙方一直在原地打轉,很想站出來問外賓:「外交官不是應該很敏銳的嗎?你難道聽不出來我方不想直接回答你的問題嗎?停手吧!」當然,我並沒有真的這樣做,仍然老老實實地做我的翻譯工作。
口譯員畢竟是人,而非冰冷的機器,難免會對週遭發生的事情有感覺。但是,心裡的感覺歸感覺,專業的工作歸工作,如果跳出來偏袒某一方,便失去了口譯員的「中立」準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