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入門──2002秋天

何春蕤(A210, Tu 2-5 or by appointment

 

她是怎麼做到的

 

同步口譯並不真的同步

通常原文與譯文有時間的差別,講者和譯者之間平均差三四秒,但是更長可能差到10秒,少則0秒或負一二秒──為什麼可能比講者快?因為語言有很多成規,有時講了上句就猜到了下句,平常我們常常在講話中替對方補詞就是一個例子。因此譯者如果對主題熟悉,腦筋靈敏,個性上積極,會猜講者的想法,就可能做到譯文比原文快說完。

譯者往往用講者上句和下句之間的空檔來完成翻譯──因此熟悉講者的風格停頓模式等等,都可以幫助譯者更快進入狀況,建立節奏感,把握空檔趕上翻譯速度。

 

同步口譯不是逐字翻譯

對語句的瞭解從來就不是一個一個字,一句一句話來進行。而是把傳來的音波群組化,配合原來譯者就已經具有的背景知識,再加上傳譯當時的情景和討論,以及講者送出的各種非語言的訊號(如語氣、表情、手勢、肢體動作等),整體的來建構資訊的含意,因此即使講者漏講錯講一些字句,譯者都可以拼湊出原意──譯者如果能和講者同聲同氣,就更不需要逐字都聽到才能抓到意思,直覺的即時譯出就可以了。

講者顯然屬於異文化,因此需要傳譯。但是正因為他來自異文化,因此對於聽眾已經有了多少背景知識,掌握也不會太好,在這種時候,翻譯的人反而有時需要補充說明,加一點對於指涉典故的說明,補一句聽眾需要的解釋──譯者不但要化身為講者,深刻理解講者的路數和演講內容,更需要對聽眾有所瞭解,才知道要補充說明什麼樣的資訊,到什麼樣的程度。

人講話本來就常常反覆補充解釋,有時後來的句子會更精確的表達原意,因此譯者不必墨守成規,死守原先講話的順序,而可以靈活應變──譯者需要知道什麼時候講者是在補充說明,什麼時候講者是在另闢新地,什麼時候講者撞到了死結等等,對這些情況的觀察可以幫助譯者決定自己選擇的語氣和說法。

 

同步口譯不是翻譯字面

翻譯意義而非字詞:譯者處理的是意念和資訊,在聽講者說話時,需要不停的搜取、整理、理解、過濾、重組、編纂資料。聽的時候不是聽字聽句,而是摸索著捕捉整個思想概念,設法讓自己變成對方,以便資料能更順暢的送出去。重要的不是直譯,而是分析、判斷、選擇、突出要點,以便聽眾把握得住講者說的東西──兩個重點:(1)譯者如果想要抓住每個字每句話,根本不可能,語言的意義傳送也不是這樣操作的,結果譯者會因為一直抓不到完整的訊息而愈來愈惶恐失措,反而無法掌握翻譯;(2)意義根本不存在單獨孤立的字句中,而在整體構成的脈絡意義中,講者常常反反覆覆,修正補足,因此如果譯者能抓到主旨,然後按部就班的精簡主旨就容易懂了。

很多時候會議上的致詞只是客套話而已,在這些時候,說得得體要比硬翻字面來得重要──譯者只需和照講者的語氣找一些效果相似的現成客套話就好了,重要的是場面的效果而被忠於字面。

遇到那種有特別風格的演講者,譯者往往要隨著講者表演,演出講者的角色和口吻──譯者不但要掌握語言,還要掌握觀人術,更要能夠表演。

譯者很少真的能夠一心二用,把一部份注意力放在聽,另一部份放在講;相反的,通常最有效率的方式是一會兒集中聽,一會兒集中講。其中的間隔差距則用背景知識和快速記憶來補足──譯者要在聽講中快速的精簡原文的意思,然後利用講者的空檔把握機會把重要的意思講完,然後再集中聽下一段。

 

同步口譯危機處理

萬一遇到聽不明白、想不懂的文句時,如何回應:

1.  猜/矇:根據上下文、邏輯關係、講者的背景立場意圖去猜測。必要時可以向觀眾承認自己不太清楚這裡的意思,不過猜測大概是……

2.  跳/轉:暫時不譯出有問題的文句,繼續講下面,萬一後面聽到了搞懂了,再來補足。

3.  讀/唸:有時某些專業術語一時想不起來譯文,可以唸原文,假設場內專業人士也能聽懂。

4.  問/求:如果有些重要資訊沒聽清楚,或不懂,可以請講者重複或解釋,但是口氣最好不是直接問,而是說出自己的猜測,詢問是否正確。

(參考《口譯的理論與實踐》,周兆祥、陳育沾合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同步口譯者的獨門技巧

書寫工具準備

記筆記的濃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