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30 中國時報】
林采韻
在許多民眾印象中,歌劇一直保有王公貴族的優雅,但這種傳統氣質,近年被一群新興導演搞得「烏煙瘴氣」,強暴、口交、手淫、謀殺,這些限制級電影所使用的辛辣「手段」,現在直攻歌劇舞台,過去首重氣質的女高音,形象不保脫得一絲不掛,英雄男高音頓時成為狗熊,張牙舞爪撲向女主角。
這些「離經叛道」的製作,引起衛道人士譁然,贊助商氣得揚言「退費」,受不了性挑逗的觀眾在台下激情陪演。
捨氣質就暴力 票房長紅
不過這些演出居然場場票房長紅,有效拉抬冷清的古典市場,歌劇院當然勇往直前。
其中,西班牙導演畢耶托(Calixto Bieito)堪稱教父級的「好手」,多檔演出讓歐洲歌劇院接連大地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在柏林喜歌劇院推出的莫札特歌劇「後宮誘逃」。
這齣歌劇內容敘述西班牙貴族千金康絲丹彩遭海盜綁架,連同兩位僕人被帶到「奴隸市場」販賣,結果土耳其總督賽林姆買下,康絲丹彩的情人貝蒙泰得知後趕往土耳其營救。
結果原劇到了畢耶托手中完全變調:土耳其後宮換成現代妓院﹔土耳其總督變成皮條客,買下康絲丹彩之後,就把她鎖在籠子裡凌虐。妓院的警衛什麼惡行都做,劃破妓女的喉嚨,割下她的乳頭。
種種誇張的性虐手法,讓贊助商的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看得目瞪口呆,大拍桌子揚言把每年近76萬台幣的贊助撤回。不滿的觀眾也當場噓聲四起馬上離席,在外頭散發「畢耶托去死」的宣傳單。
唐喬望尼大搞口交
不過,也有不少人撐到終場大喊安可。面對觀眾反應兩極,畢耶托和劇院的藝術總監則出面解套,表示他們只是忠實呈現社會醜態,反諷世間人口販子毫無天理的行為。
由於畢耶托對「情色」的大膽使用以及獨特「藉古諷今」的手法,相繼在各大劇院引起示範與跟進作用。英國國家劇院上演的莫札特「唐喬望尼」,將幹盡風流事的男主角,變成一個嗑藥成癮的流氓,劇中喝尿、口交全都上,女主角安娜演唱一段花腔詠嘆調,唱到最高音時,還特別裝出達到性高潮的模樣。
至於去年在愛丁堡藝術節中,由漢諾威歌劇院上演的威爾第「遊唱詩人」,最驚駭的一幕為男子的陽具被施以電刑。奧地利大主教駐在地的薩爾茲堡,去年的薩爾茲堡音樂節中,同樣是「唐喬望尼」,導演讓女歌手穿著透明褲襪、三角褲以及胸罩上場等火辣情景,讓觀眾臉紅心跳。
莎樂美邊唱邊脫
面對這種新潮製作,聲樂家必須卸下過去高貴的外貌,甚至必須把形象豁出去。目前當紅的芬蘭女高音瑪提拉(Karita Mattila)就是最知名案例,在大都會歌劇院製作的理查˙史特勞斯「莎樂美」中,被要求邊唱邊跳著名的「七紗舞」,最後還得比照聖經所述,把衣服脫光光,所幸瑪提拉唱作俱佳,在歌劇界中尚屬身材窈窕,順利完成艱難任務。
情色既然出頭,緊接著一定會冒出暴力血腥手法。去年拜魯特音樂節開幕的華格納「帕西法爾」,就因此鬧出男高音沃特利希和導演槓上的事件。「帕西法爾」本是關於中世紀聖杯騎士的故事,到了前衛導演Shlingensief手裡,則出現上空非洲土著、部落巫術、蓋血手印等場景,讓沃特利希唱不下去,雖然最後履約上台,但成為去年拜魯特最大醜聞。
最近剛在倫敦皇家歌劇院柯芬園下檔的華格納指環系列「萊茵的黃金」,也讓當紅男中音特菲爾很「感冒」。在導演華納(Keith Warner)的操刀下,甫一揭幕,3名萊茵少女(水精靈)幾乎一絲不掛的出現在舞台上,隨著劇情進入高潮,則出現角色被殘殺,血肉模糊、肢體殘缺不全令人怵目驚心的畫面。飾演諸神之長佛坦的特菲爾努力演出前4場,到最後第5場,突然掛病號,不知是否和劇情過於血脈賁張有關。
走進高貴的歌劇殿堂,眼前看到的居然是「索多瑪120天」的情景,不少人當場被嚇壞,站在道德的尺度上嗤之以鼻。矛盾的是,儘管抗議聲四起,以上所提歌劇近乎場場爆滿,與小報充斥、腥煽情色新聞當紅的現世相呼應。哲學家說,這個世界雖提倡理性、節制和清心寡慾,事實上是由慾望、貪婪和情緒在主導,信哉此言。
歌劇禁忌秀 音樂劇不甘落後
除了歌劇之外,最近倫敦上演一齣名為「傑瑞史普林格」(Jerry Springer)的音樂劇,也因為禁忌內容,激怒教會團體上街抗議。
這齣音樂劇取材美國最具爭議的脫口秀節目。史普林格是電視主持人,在螢幕上扮演「調解」家庭糾紛的角色,不過他的調解經常讓當事人口出穢言拳腳相向,因此在美國惡名昭彰。
兩年前,小報充斥的英國劇場界看上這個題材,改編成音樂劇,情節比現實更聳動。編劇導演大膽邀請「耶穌」、「瑪麗亞」當貴賓,並影射耶穌是有戀屎癖的同性戀者,耶穌也為自己辯駁,向魔鬼叫囂。整齣劇使用穢語高達300多處,雖然被教會人士指控,卻獲得英國音樂劇最高榮譽奧立佛獎的肯定,日前更由BBC電視台全國播放。
教會團體看不下去
對於BBC的行為,教會視為公然挑釁,由於抗議無效,名為「基督之聲」的團體正式對電視台提出告訴,但是觀眾的口味卻出乎衛道人士意料,轉播當天,總計吸引170萬人收看,44%的人樂見音樂劇被轉播,只有33%覺得被侵犯,另有23%覺得應該停播,支持者佔上風。BBC則以藝術自由為護身符,指出當代藝術應該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