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吸毒:台灣​社會輿論為語言所騙的​危險

「毒品耶!他吸毒耶!」台灣社會在討論柯震東吸麻事件時,馬上露出長久以來的社會弊病,從來沒有辦法去思考事件的

1_17

我想指出的問題,用心理學家Eleanor Rosch的「原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實驗就很清楚。Rosch發現,人類對於某些「詞彙」的概念其實有些模糊,且在那個詞彙之下,有某些事物會比其他事物在認知中更符合詞彙的範疇。最有名的例子就屬「鳥」,當你問「麻雀是不是鳥?」時,舉手認為「是」的人很多,且舉手動作很快,然後你再問「鸚鵡」,也許情形差不多,接著問題來到了鴕鳥,猶豫的人變得比較多、舉手的人也比較少;最後,「企鵝呢?」大家的反應有些遲鈍,舉手的人很少。換言之,對於特定群體而言,「麻雀」比「企鵝」更接近「鳥的原型」。我要說的就是,用語言來框住討論方向的危險──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在談「毒品」時,有某些東西較接近我們認知中的「毒品原型」,舉例而言,海洛因;相較之下,大麻似乎就離毒品原型遠得些,這使得用吸毒來討論吸麻,就會顯得有點荒謬,這有點像用「鳥游泳」來談「企鵝游泳」。

這很重要也嚴重,輕則嘻笑也就沒事,重則變成在新聞消息還不明確前,就大版面報導某人「吸毒」,讓大家用毒品的原型(可能是海洛因)來想像其實可能只是吸麻的個人。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抨擊我「大麻就是毒品!說那麼多廢話!」那麼,我想回應的是,在許多學術上,也稱香菸裡的尼古丁,還有酒精是某種毒品(但他們用的是「娛樂性藥物」或其他詞),所以如果我在討論某公眾人物吸菸或喝酒時(一堆應酬人員晚上做的事),一直用「他們吸毒」來代替「吸菸」或「喝酒」,會有什麼效果呢?我想不須多解釋也能輕易想像。這就是概念語言的模糊性,我要說的不是大麻要不要合法化的問題,這裡的重點是,認清自己的確已被語言所迷惑,否則你便成為語言的奴隸。

如果心理學的討論對你而言太抽象,那麼我換用海德格的思想來解釋,也就是語言所謂的「遮蔽性」,有個例子是這樣的:小孩子在學習語言前,看到一棵樹時,看到的是樹葉、樹幹等特徵,能注意到實體物真實的存在,但學了語言,就只會指著那棵龐然大物為「樹」。一旦指稱其為「樹」時,就遮蔽了也許是榕樹、欒樹、橡樹等差異的細節,統統用「樹」來認知,遮蔽了真實世界的存有。

我們活在語言的世界,在討論事情時難免被語言所遮蔽,但倘若還自甘為「小人所敝」,那麼就是自甘墮落之徒。講難聽一點,台灣社會儼然就是「看見語言就高潮」,聽到「柯震東吸毒」就徹底崩潰,將他視為女巫一般急著獵殺,不斷腦補一切跟「毒」有關的東西,徹底被遮蔽了真實的事件本質,比如,大麻的科學特性,遑論最近幾篇討論用藥人權或社會結構的問題;這不是一時半刻出現的問題,長久以來比如對「暴民」、「禮貌」、「公然猥褻」或是「貪腐」的討論皆是如此,不斷地繞在語言問題中打轉,看不見真實事件的討論、看不見更重要的結構問題。用簡單的語言來在爆炸的網路社會中討論或許很容易,也很直接思考,但仰賴語言字面上給予的想像來傳播意見,很容易就淪為民粹。或許,在我看來,被語言所騙、導致思考簡化,還津津樂道、樂此不疲,可能更像吸毒。

– See more at: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030#sthash.cdR6TCfk.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