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十三邀》中,许倬云老先生的家国情怀引得不少观众潸然泪下。这期节目中,许倬云先生的妻子也出现在镜头前,讲起往日回忆,有苦有甜,但她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3月8日妇女节,我们专门准备了这支视频,呈现正片之外的、一个知识分子背后的女性:孙曼丽。
姐姐嫂嫂曾对许倬云说:“老七,你去乡下随便找一个女人回来,可以给你生孩子管家就行”,他很生气:“为什么我就只能找一个人来生孩子管家?”
自述“伤残却不自卑”,许倬云不肯在学术上做任何妥协,婚姻上自然也不。经过两次“相当深入的恋爱”,他找到了孙曼丽。
1943年冬天,曼丽出生于一个殷实家庭,家庭关系简单、平和、温情。
两三岁时,曼丽离开老家辗转来到台湾上学,直到现在,冬天也是她最喜欢的季节。
1962年,许倬云从芝加哥大学回到台湾,进入台大历史系任教,成为当年文史学界红极一时的青年才俊。他带的古史班三十来个人,其中就有曼丽。
读书时代,二人并没有特别来往。
曼丽忙着学生代表联合会的日常,许先生则忙着逮学生问功课——他上课风趣、讲话得体,治学也不含糊,每次和学生碰面必问“书读到哪里去了”,台大的学生不得不形成肌肉惯性,见到许老师转身就跑,唯独曼丽不跑;许老师是系主任,杂事繁忙,有时只能把课放在周六上,没有一个学生想周六上课,但谁也不敢逃课,唯独曼丽敢逃——“礼拜六,我要和男朋友出去玩的”。
当时,学生在学习、生活上请教老师是常事,哪怕是毕业之后。
许先生在哈佛大学访问期间,两人互通书信,发现“凡事都谈得拢”,从哈佛回去后,两人开始交往。父亲的反对和担忧,也被女儿一句“好手好脚的人也会撞车”堵了回去。
1969年2月9日,二人成婚,同学不可置信:“你怎么敢和他结婚?”
“没什么好不敢的”,这句话贯穿了曼丽的人生。
70年代,孩子刚刚八个月,曼丽和许先生拎着两个箱子到了匹兹堡。
有人把孙曼丽看做“慧眼识英雄”的奇女子,在曼丽自己看来,她只是做了爱一个人时应做的事情。
“婚姻不是简单的事,你得花心思去想”
“你必须尊重眼前的人,才有可能去爱他”
“结婚以前抽烟的人,婚后依然会抽烟”
“女孩子不是只负责被爱就好,我们不是泥人,不要忘记过自己的生活”
……
曼丽用一生实践了她的爱情。
爱是力量,是坚定,是平衡,是看到他的努力,照顾他的身体,抚慰他的不舍,也是在智识上与爱人结为同盟——为他的书取名为《万古江河》。
哦对了,采访快结束时,小许感叹:“许先生很幸运”,曼丽纠正说:“我们俩都很幸运”。
妇女节快乐,敬永恒的女性。
文章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