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 Tzeng | 2013/03/30
我一直不大喜歡商場中的「美食街」,在台灣就有這種感覺。不過來新加坡這幾個月,主要都在組屋區的 Kopitian (閩南語「咖啡店」,由八到十多個飲食攤位構成的用餐區)、Hawker Centre(小販中心,比較大規模的咖啡店,攤位從數十到上百) 或商場的 Food Court(類似台灣商場美食街)用餐 ,我才逐漸釐清,心中那種不大喜歡的源頭是什麼。
不管是台灣百貨公司的「美食街」、新加坡這幾種用餐空間,共同特徵是「集中共用的用餐區域」與「外包的清潔人員」。因為集中共用用餐空間,所以節省空間成本,用餐者有多種選擇,也可以同桌共食卻分別點不相關的食物。而為了確保桌面的使用效率,所以需要專門的清潔人員,隨時警惕地把用完餐的桌子整理乾淨,迎接下一輪顧客。相對於台灣傳統一攤幾桌的小吃店,這種用餐空間善用組織科學,有更高分工,提供更個人化的選擇,也更有空間效率。簡而言之,更「現代化」。
有這麼多好處,那我在龜毛什麼呢?有兩層理由:
第一層,是食物的「個性」。或許受到美食街烹調空間的限制,或考量食材供貨的規模經濟,甚至是損益的可預測性,能進入美食街的,相當比例是「規格化的攤商」,甚至是連鎖店。好處,是經過管理中心篩選這些攤商,能提供高度可預期的料理,比較沒有糟到不可理喻的地雷店。但另一方面,大量重複性的飲食選擇中,也罕見「只此一家」具有職人精神師父的手藝。因此往往十多個美食街吃下來,味道都差不多,罕有亮點。
更深一層,是相對於傳統攤商小吃,美食街將食物的「烹調、品嚐、到收拾」這整個過程,被切割成彼此互不相干的步驟。
在傳統攤商小吃,我可以欣賞老闆切菜烹調,用餐也在店內,經常邊吃飯邊能跟老闆或店員寒暄,甚至你吃的是否津津有味,還是抱怨連連,也往往在烹調者的眼中。若覺太鹹太甜、太軟太硬,或蔥花香菜蒜頭想多一點,招呼店員一聲也便是。而最後剩多剩少,什麼東西銷路不好,收拾碗盤的不管是老闆或是伙計,店裡總是知道。所以這整個過程中,除了金錢換取食物的交易關係,還流動著一種更為人情的,也更本於食物本身的交流。消費者能更高度參與烹調過程,烹調者也有更高機會從顧客的表情讚美,以及清光光的碗盤,得到直接的回應。
但這種「非交易性」的互動,在美食街與類似的飲食空間中,即使不是被抹滅,也至少受到相當侷限。多數人用餐時遠離烹調者的視野,碗盤收拾又委由外包的清潔人員。烹調者與顧客的互動,更高度地集中在點餐/取餐的片刻。兩者間的交流互動,也更侷限在以金錢換取食物的買賣本身,而無對食物的欣賞感激,也無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