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 | 回到首頁 | English | Japanese

 










 

每次續攤都是行動的契機──反假分級聯盟的組織之過去與前身 ◎ 朱玉立

反假分級聯盟的誕生剛剛透過小拉的報告應該給大家一點印象,我比較要談的是就我所觀察這樣的組成是怎麼出現的,天時地利人和的要素個別是哪些/?或者,該說是為什麼到了反假分級時期可以有這些能量與動力產生?這裡面一些累積過程有些部份是我參與的,也有些透過其他人的轉述得知的。

從反廢娼開始
九七年臺北公娼運動時期,吸引了很多學生參與,其中有個面向是因為性別以及性上面的認同,在污名以及對於性交易的看法上,這批學生有了比一般通俗觀念更深入,更樂意放下成見,或者說更有正義感的思考,這部份的相關論述可以透過一些刊物或是後來轉為網路文字的方式可以尋找得到。

九七年之後反廢娼運動開始發酵,當時的自救會轉為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他們對於性工作者社群與社會面向的溝通,慢慢在一些活動中(座談、文化節、老照片展……)開始影響年輕的學生。其中我特別要提的是日日春以及工委會底下多個組織聯合舉辦的一個營隊【操勞營】(2002.07.1-3),那是一個兩天一夜的營隊,他們安排的課程是鼓勵組織幹部與學生的對話,讓組織工作者分享參與多項運動的歷程並展開討論。當時許多參與那個營隊的人都表示對於九七年公娼運動有相當的關切,也是從那次開始我們認識很多想要一起工作的朋友,只是當時對於站在運動線上思考這個問題還只是透過他人的經驗去理解。同時期也有一個舉辦多屆的姊妹營(2002.8.16-19),是全國大專女研社聯合舉辦的活動。一些同樣關注女性、性別議題的朋友去參加了,但是因為那次的姊妹營所邀請的講師比較有政黨色彩,所以這些朋友對於那個營隊頗有批評。不過這些批評不僅止於口頭,也觸發了這些朋友更加思考行動的方向與可能性。

我覺得需要一提的是當時的外在環境,也就是慢慢開始遭到緊縮打壓的網路空間。從臺大椰林禁止一夜情暱稱後(2000.02)(相關資料還可以前往臺大椰林的gas板上找到資料,當時也有其他相關論述文章,可以用臺大椰林取消暱稱為關鍵字搜尋),大批的網路使用者試圖重新尋找網路性空間,一個接受性站的kkcity逐漸成為大家投入的場域。大家開始緊密地透過這個場域集結與交換想法。而kkcity在這個氣氛下,吸引了不少支援性愉悅、鼓勵性交際、偏好多元性口味、以及認同性少數的使用者。雖然當時已經有些因為性身份傾向偏好使用的站臺或是板面,例如壞女兒、彩虹站,或是各校的motss板,也有很多願意深入探討這些議題的空間例如房間站,但是這兩種空間還有一定的距離,性的論述與實踐還沒有相互遭遇,互相看見。

由於bbs的使用在臺灣網路使用社群上來說有很特別的意義,校園網路的方便性,以及bbs本身界面的便利,使得很多社群能夠透過這個場域集結壯大,而kkcity當初就希望可以在臺大椰林緊縮的時機下,吸引大量對於性話題熱衷的網路使用者,所以在功能上成為唯一提供了身份認同的bbs站,使用者可以設定是成人模式或是同志模式,成人模式可以瀏覽性站的板面,而同志模式更讓大量的同志站臺、板面成立,讓社群更有集結的基礎。(不過,這個狀況到去年年底也開始因為限縮同志與成人站臺申請而出現緊縮打壓的趨勢。)

性與社會
特別要一提的是kkcity的花魁異色館(2000.05-)telnet://bbs.kkcity.com.tw→adult→sex這個站臺(站臺的名字與97年電視臺想要籌劃一個關於性話題的綜藝節目相同,但因為這個主題的爭議性該節目遭到電視臺腰斬,這點也凸顯了主流媒體的壓迫,以及當時網路空間的開放程度)。

花魁與很多討論性話題不同的一點是有個關注性與社會管制的板面—性與社會板,這個板面上常常出現長篇論述式的辯論(這種狀況其實在房間站也會出現),雖然提高了進入這個板面的門檻,但也因為盡情的辯論所以使得一些關於性議題的偏見與誤解有揭除與扭轉的可能,而且慢慢的辯論不只出現在性與社會板,交際找樂子的也會來逛逛性與社會,雙向的流通越來越頻繁。除了性與社會板之外,花魁還有強調支援性工作者、要求性交易除罪的性工作同業工會板。對於性異議者、性少數支援與認同也在管理方針慢慢累積醞釀下,使胖妹板(強調胖妹驕傲)、雙A板、跨性別板等等多元性身份、性態度的板面展開穩定的發展。正因為這樣有意識的介入與操作,大家也更敏感於社會氣氛的緊縮,所以對於援交誘捕、自拍被檢舉等等處境,我們也開始思考對抗反制的方式與可能。
累積操作性站的經驗與觀察心得之後,陸續有人開始在一些座談或討論會上提出這些經驗與觀察,那陣子的座談會、研討會就像是板聚一樣。甚至在性別人權協會舉辦的性別人權運動組織訓練營(2003.03.30、2003.04.06)網友們成為報告人、與談人,出面分享網路上所經驗到的衝撞、對抗與壓迫。援交被誘捕者,跨性別認同者,許多有過參與組織運動經驗的同志朋友,在那次的機會中,大家看見彼此也慢慢開始比對自己與其他人壓迫的來源是什麼,交換彼此生存的策略與反制方案。

由於當時的討論逐步帶出了人權這個主軸,因此從這個基點大家開始對話與累積的方向。就在同年中央酷兒、女研社舉辦了一個由學生社團主辦的性別人權種子營(2003.07.25-27),這是一個三天兩夜的營隊,由學生主辦、帶領小組,講師由於地利之便邀請了中央性/別的老師,也邀請在性別運動有經驗的組織者,但是比這些前輩之言更具衝擊性的是來自於參與者互相的回饋。營隊中異性戀者是少數,甚至多數是拉子,這在一般的社會組織組成成份來說是完全相反的狀況,但也因為少數現身且又站在主導位置,反而使那個營隊充滿了有趣的對照與體驗,對議題的討論大家以身份認同為基點交換觀點、進行辯論,因為觀賞影片的衝擊而分享、分析自己的經驗與位置。

RESET誕生
從營隊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大家的聯繫還是仰賴網路,特別是大家熟悉的場域—kkcity花魁站。但是,bbs界面的特性使得很多精彩的、厚重的論述文章會在快速累積的迴文中被淹沒,所以從bbs跨界到web一直是大家籌思的方向,而且當時的網路管制氣氛有越演越烈的趨勢—釣魚誘捕援交的案件層出不窮,荒謬的案件匪夷所思的判決像是宣示威嚇似的透過媒體發佈。所以採取更有意識、更強硬的對抗姿態漸漸成為共識,而且我們也認為花魁不能只有一個基地,畢竟商業站臺面對社會緊縮氣氛的抗壓性還是不足,這點從MSN以及雅虎陸續關閉家族、聊天室的宣告就可以看得出來。此外,跨界到web界面這個方向也是希望讓不熟悉bbs界面的人也可以接觸得到,但如何運作一個web界面的空間,又不至於耗費太多人力,這是一個有點需要設想的地方,因為畢竟bbs是進入就可以貼文瀏覽,但是web網頁需要設計還有程式的門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時,正好碰上了blog這個技術,同樣是追求便利管理與對話的工具成了我們的選擇。所以RESET(2004.2.14初次編輯會議)誕生,我們把bbs上精彩的論述文章移到web去,並開始鼓勵更多寫手持續生產,累積功力。但直到RESET,網路的鬆散與動能的不足都一直是行動上的憂慮,畢竟很多人都一直認為網路上寫寫容易,要把人帶離開電腦就不是那麼簡單。不過網路連署暫時解決了這兩者的衝突,因為網路上可以展現出力量,那些名字就是我們的群眾,有意見想表達、想改變社會某些事情。我們在去年六月聲援遛鳥俠(2004.06.29-07.27)的網路連署,在不到一個月內累積了八千人的連署名單,但是因為考量當事人的意願,以及欠缺更有效的橫向連結(我們曾經試著跟長庚大學的聲援同學連絡,但時機上與行動上還是有諸多無法配合之處,他們是希望可以盡力為遛鳥俠爭取到最小的處罰,但因為來自校方、媒體、社會多方壓力,當事人只希望事情盡快過去,而我們則試圖與社會對話,這三個方向在短短的時間裡面有著極大的落差),因此遛鳥俠的聲援並沒有太多效應產生,可是那次的操作讓我們看見更多可能也獲得很多回饋。

喚醒公民意識
需要回過頭一提的是去年農曆年節期間男同志轟趴被警方媒體侵害人權的事情,那是寒假期間的事件,開學後幾個學生發出邀請進行跨校串連,舉辦轟趴事件校園巡迴座談(2004.03.24-04.01),針對事件中的人權迫害、污名、身份、藥物、愛滋等問題有更進一步的對話與思考,當時籌辦的多半是性別議題社團,反倒是同志社團主辦的很少,這除了跟議題本身的污名有關外,更大的問題(或者該說是制度性的不周延)是校園同志社團面對的曝光壓力(成立正式社團就等於曝光,而且是個人資料完全公開的狀態),所以很多同志社團在活動上都偏向低調,也比較以小圈圈的形態聯誼、交際,無法在校園進行對話。這次的行動經驗使得跨校性的串連開始累積默契。因此當遛鳥俠事件,甚至同樣在暑假的另一次抗議三立新聞惡意偷拍女同志的事件(2004.09.01)中,在把握時機主動出擊上更加熟練與迅速。

至於去年九月性權會主辦的女同志營隊「煽播色.情 Fun!High!瘋話」拉拉隊(2004.09.18-19),開始讓女同志彼此的分享與對話更加具體而勇敢,在複雜的認同與位置下面對彼此、接近彼此,不僅思考自己的傾向,更思考這個身份與社會的關連。這種鼓勵也同樣展現在去年同志遊行(2004.11.06)時,因著主辦團隊的複雜構成(水男孩、皮繩愉虐邦、電音家族、拉子壘球隊…)使得傳統以同性戀為主軸的籌備工作不斷有新的火花,異質主體在籌備中強調自主與存在的正當性,並在內部對話思辨過程中一方面對社群發出的訊息—喚醒公民意識,一方面展示自身公民參與的熱情。強調自身身份、位置的獨特性進而理解自身與社會的關係,並且在實際的組織進行討論、協調、聯繫,藉由參與主動去改變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

這些能量在十一月底經過網路上一篇抱怨出版分級公聽會的文章又重新燃燒起來,很快的蒐集資料、集結、開會、討論,反假分級聯盟(2004.12.01-)誕生(年輕朋友純熟的使用網路技術與架站工具,讓反假分級的網路基地成為整個行動的火車頭,這可以算是一種嶄新的組織技術,但在網站、討論區投入的心力與經營決心同樣是對組織工作的高度挑戰)。由於我們沒有自己的工作空間,常常借用其他組織辦公室來進行籌劃與工作,結束正式會議後又在騎樓下進行討論與分享。一邊想行動劇一邊製作道具的手腦並用訓練下,大家是越來越有經驗,也越來越感受到那些在id帳號之後的行動魄力。正如上次針對新二二八事件文化研究學會舉辦的座談會(2005.03.05)後,有個人告訴我們他也曾參加過反假分級的活動,相遇的驚喜不僅僅是我們知道原來真的有這麼多人參與過我們的活動,更加激勵我們的是不斷有人參與這主動出擊的行列(新二二八事件後來有組織性的發展)—在網路上討論、撰寫聲明宣言、架起連署板、討論區、走上街頭展現改變社會的企圖與能量。

我們當中有些人是有過一些組織與運動經驗,有些是在反假分級之後才開始有。但這些組織經驗的餵養與壯大,除了很多事件的衝擊、很多座談、研討會、文化活動之外,我想有個特點是對於自身慾望的熱情(喜歡自拍、愛好愉虐、對同人誌有使命感),對於所愛所欲的沒有太嚴重的障礙,但是對於不公不義的社會偏見有很高度的正義感與能動性,透過網路而能夠路見不平提筆上陣。我覺得這點跟我以前認識因為讀書而展開社會實踐道路的人很不同,除了有強烈的身體感,更因為持續累積的社會污名而練就在污名中對抗的強悍。其實大家本來都在各自不同的牢房裡面,可是臺灣此刻特殊的高壓社會氣氛讓一個個異類冒出並且相互接近支援,透過一個又一個的議題展現對抗保守勢力的決心。

我想這邊可以改寫一下電影《功夫》裡面的話【這個世界,滿街都是壓迫,遍地都是議題】,那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

 

 
   
 
   
   

連署與行動發起



花魁異色館(KKcity性與性別討論站)

聯絡信箱 ttcat.ttcat@msa.hinet.net
最佳瀏覽 1024 X 768 IE5.0+ 如果無法顯示 Flash 請下載 Plug-in player

本站所使用的已註冊商標之圖片皆屬於原著作權公司或個人
其他為本站自行拍攝設計,請尊重網路著作權,如有侵權請來函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