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讀書.讓書自由」演講內容 ◎ 盧郁佳(文化評論者、作家)
整理/linus
◇ 一個全部閹掉的政策
今天大家感謝冒著寒風細雨來這裡參加「圖書分級制」的集會,我覺得這是開國以來最偉大的制度,我們一定要熱烈響應熱烈擁戴熱烈歡迎它!因為這個制度有著無比的創意,此後我們的小孩都可以生存在一個完全淨化的環境!只是我覺得它有著雙重標準,如果真的要貫徹這個分級制度,臺北市的街道也應該分級,比如說西門町裡面只要有賓館、理容院在拉客,全部都要封起來!小孩不準進入,大人也要驗身份證才能進去。我們的媒體也要分類,未滿18歲的人不能買蘋果日報。如果你居住的這棟樓中,有未滿18歲的小孩,為了避免小孩看到,所以不可以訂報紙。這樣還不夠安全,進公廁的時候,也會有18歲以下的小朋友會不小心看到大人的LP,這樣怎麼可以?所以全國的大人也通通要閹掉!就算是全國的大人都閹掉了,小朋友還是會看到自己的LP,還是太不安全,所以小朋友也要閹掉!全部閹掉!這就是新聞局長要跟我們說的話,它就是要告訴我們整個文化界、出版界,全部都要閹掉。
◇ 一個挑起作者與讀者之間矛盾的政策
這個制度造成了國家造成了民間兩個讀者與作者這兩者間互相的對抗。新聞局挑起了全國為人父母者、衛道人士、主流聲音,跟我們的創作者、地下文學創作者之間的矛盾。這個運動悲哀的地方在於贊成與反對的兩方都選擇了策略性的主題:支援分級制的評論文章的人,他們以各種體液橫流的色情文學為範例,並且導引出一個簡單結論:色情,根本就不必考慮,根本誰都不應該看,禁掉!而反對分級制的評論文章,只好引用大量的古典文學以及諾貝爾名著的作品,告訴大家這些東西平常大家都在看,可是現在透過這個分級制的有色眼鏡,每件事情都變得好色情。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生活是這麼的違規,這麼的應該被查禁。我從來都沒有想到原來我們生活在罪惡之中。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你這麼色,我好怕。
其實文學作品就像你我日常生活一樣,會有污穢,會有犯罪。但是透過文學家的筆下,我們學會超越。我們學會性的美好,學習撫平我們生活中的憂傷。但現在我們看到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矛盾被挑起了。今天我們希望可以有一些瞭解,有一些溝通。我們理解生存在現代的為人父母者都生活在焦慮當中,因此當這樣的一個呼聲出現,儘管完全沒有辦法治本,但是隻要能達到治標的效果,就可以撫平他們對這個社會混亂的憂傷——當綁架事件,當LP事件,堂而皇之的進入了生活之中,這個時候忽然有一個聲音提出,我們可以把一些東西閹掉,何樂而不為?可是我們想一想,我們從來不因為家裡有小孩,就不打開電視不看LP事件的報導。也從來沒有因為家裡有小孩,就不買便宜的蘋果日報。那為什麼要整個社會跟著一起犧牲?
◇ 給擔憂的父母的一席話
我今天早上看著,「保護兒童」這件事應該怎樣的被理解?今天的父母其實跟二十年前的父母沒有太大的差別,總是希望小孩盡量全天候的工作。也就是不念課外書,學珠算,學心算,上鋼琴,上安親班,盡量的為美好的前程而努力。盡量不要有閒暇發生,所謂的閒暇,也就是看課外書,吃零食,看電視。可是小孩就是需要休息,需要吃零食,需要看課外書。要不然週休二日要做什麼呢?當他沒有書看的時候,這是逼他去看「臺灣霹靂火」,出去外面亂逛,學一些更危險的事情。
這些支援查禁的父母,是否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小孩的閱讀生活?看看自己的小孩是否一年可以看到五六十本書?如果沒有的話,就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今天問題的發生不在於他「不能」看到什麼,而是他「能」看到什麼。
所以我想要用一件事情來取代查禁:父母應該多買書給小孩看,多去圖書館借書,多捐書,多送書,甚至讓你小孩的同學來你家看書,因為他們家可能沒有足夠的書;或者放寬心胸,讓你的兒女去同學家看書。讓他們之間可以有一些知識文化之間的交流。讓他們學會不要凡是都以暴力來解決,或者以查禁來解決。
◇ 圖書分級制敲響了文學的喪鐘
另外一方面,透過這次決策的運作,我們看到看到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可以一巴掌把整個出版界打死。有很多支援分級制的人也是出版界的一份子,他們認為分級制只是阻擋了小孩看到限制級的作品,但是並不是這麼回事。我在書店工作,我認為書店是一種公共福利事業,它提供的服務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免費的,也就是說,你在書店裡面可以自由自在地翻閱各種書籍,最後買回去的其實只有百分之一。大家想想買書的經驗,一定是看遍了所有的書,才做出自己的選擇。而我們現在看到在分級制度下,百分之八十的書都被貼上限制級用膠膜封了起來,就算年滿18歲的讀者都看不到書中的內容。現在其實副刊上已經不登小說,報紙上也沒有什麼漫畫版面,那麼大家到哪裡去認識新作者,又要從哪裡知道老作者出了什麼新作品?當一本書被膠膜包起來之後,其實就跟一塊石頭沒有兩樣。當你不能翻,不能知道它裡面寫了什麼的時候,為什麼要買它?
當我知道新聞局有一點悔意的時候,本來還覺得很開心,但是後來我聽到出版社說今市子的書被列為限制級,也就是畫《百鬼夜行抄》的今市子,這麼好的作品竟然被列入限制級,更令我氣憤的是今市子另外一條線是拉拉小手的純情同志漫畫,出版社也因為這個政策的關係決定延到明年七月之後,觀望一下再決定要不要出版。哪有這種事啊!
今年我在報上看到一個很小很小不起眼的新聞,但是對我而言簡直是天崩地裂。今年本地創作的文學,出版的小說散文,已經低於本地出版的大陸創作。這代表了這個政府在政策性的消滅國片、消滅本土漫畫之後,現在它又要蓋掉本地文學創作的領域。各位知道所有的成長啟蒙小說都離不開性,像袁哲生的「猴子」,文學性這麼高的作品,它的內容也在講述性的黑暗與執念。如果今天連這樣的作品都必須要用膠膜包起來,你能認識什麼作家?你能認識了什麼作品?不可能!本地的創作在這裡就可以敲響喪鐘。在這裡就完結。因為它凍結了市場。這樣一個小小的舉措,它不在乎國家為它付出今後本地文學二十年的沈寂與死亡的代價。
◇ 讓政府見識我們的力量
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了一件事:同志文學、色情創作、情色文學、地下漫畫……本來互不相關的幾個單位,彼此可能根本不認識,可能以前還互相看不順眼。現在新聞局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聚在一起。以前我們可能覺得那個誰畫得好爛,誰畫得不好,今天我們要知道,現在我們在這裡全部都要被宰殺。我希望今天在場的各位等一下可以都留下自己的e-mail給主辦單位,讓我們後續都可以團結在一起,凝聚這個熱量不要消失,我們要組織起來定期聚會,發行雜誌來介紹,讓我們大家來認識什麼是同志文學,什麼是羅曼史小說,我們認識到如果它不被凸顯,不佔據市場,沒有能量的話,它很容易就像現在一樣,那麼容易就被威脅,那麼容易就被人掐住了咽喉。
我們需要多多的交流,互相關心去讀另外一個領域的創作作品,透過人氣票選,生產出更多的明星。
這次的事件我們知道主要的出版社也認識到國家的帽子蓋下來,他們也是會被幹掉的,它也是必須要跟邊緣的創作者結盟,一起生存。即使是平常我們互相的打筆仗,在商場上競爭大家彼此多麼的不爽,在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個人被查禁,只要
有一個店長被抓被關,這都不是幸災樂禍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人被抓,全部的人都應該團結起來替他出頭。全部討回來,只有這樣子,才能讓政府見識到我們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