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正大學畢業舞會熱過頭 鋼管女郎脫衣秀

吳志明/嘉義報導 2001.06.07  中時晚報  



中正大學為給畢業生一個難忘的回憶,並吸引畢業生踴躍參加,昨日晚上舉辦「再見,花樣年華畢業舞會」,從臺中邀來兩位辣妹跳熱舞助陣,沒想到辣妹跳到忘我境界,竟然脫到只剩內衣褲,並將互動的男學生脫到只剩內褲。對此突發狀況,學校今早表示不忍苛責學生,但將藉機和學生討論此類表演今後是否適合在校園內演出。

創校至今剛好滿十年的中正大學,校風淳樸,學校每年舉辦的畢業舞會,前往參加的畢業生均寥寥可數。今年主辦畢業舞會的學生會,經幹部開會討論後,決定透過傳播公司邀來DJ、樂隊和兩位辣妹跳舞助陣,以吸引更多的畢業生和在校生參加。

學生會並將這次的畢業舞會策劃成連續劇「人間四月天」的背景,希望將舞會現場營造復古的氣氛,呈現民初時代十里洋場的上海社交風貌,畢業生也以懷古的藍布長衫、旗袍造型進場,為大學花樣的生活畫下完美句點。

舞會開始之際,初上任的校長羅仁權為了融入學生生活,特地從攝影禮服公司租來一襲藍布長衫,並挽著穿著旗袍的太太一起出場。引起學生的熱情鼓掌,在舞會氣氛帶起後,校長、秘書室主秘、教務長等人為了留給學生更自由的空間,先後離開現場。

大概在將近十時許,兩位穿著正常的所謂辣妹,下場帶動氣氛,沒想到在男學生的熱情吆喝下,辣妹愈跳愈忘我,最後索性不管尺度,將衣服脫到只剩內衣褲,並將一位下場互動的男學生脫到只剩內褲,而且動作十分曖昧,這個意外的場景,看得舞會召集人張家文目瞪口呆卻又不知如何是好。

事後策劃這項活動的張家文說,原本只是想將舞會辦得比往年熱情一點,才透過傳播公司邀來辣妹助陣,當初的構想是純表演性質,沒想到表演的辣妹沒拿捏好,竟然超出原先構想和談好的尺度,讓主辦單位不知如何是好。

學校發言人總務長衛民對此表示,這件突發狀況是在舞會的後半段發生,學校站在輔導的立場,也不忍苛責承辦的學生,但在活動事後檢討時,將會與學生一起討論,此類的表演,是否適合在校園內演出。

新聞/《畢業典禮+辣妹》一場很辣卻沒參與感的畢業舞會

鄭榮文∕民視電視嘉義記者(嘉義市)  2001/06/10 聯合報 



如果那天晚上沒有記者在場,國立中正大學請來二位辣妹的激情脫軌
演出,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爭議,可是,就因為在現場,我才發覺到
現今的大學,的確存在很大的問題。

位處嘉義縣民雄鄉的中正大學,向來給外界的感覺,保守有餘、開創
不足。為了使學生活動讓外界更加了解,畢業舞會前二天便由校方傳
真給駐嘉義各媒體,指出當天晚上七點,畢業舞會由校長和夫人開舞,同時新聞稿中還提及將有二名辣妹表演,以提高記者到場採訪的意願。

原本畢業舞會很正常的進行,不過,學生人數實在太少了,甚至比一
般社團舉辦活動的參與人數還少。校長和夫人,以及學務長等人在場
停留四十分鐘左右,便離開了。而各媒體記者看到現場人數這麼少,
在守了一個多小時後,也相繼離去。

然而,到了晚上九時,第一位辣妹到了現場,她一上臺便熱情的擺動
身軀,分散在溜冰場四週的男女學生,這時便紛紛擠到臺前觀看。這
位身材豐滿的辣妹,將現場氣氛炒熱,便脫掉上衣;在學生的歡呼下,
她走向臺下,將短褲也脫了,剩下紅色的內衣、內褲。看到在旁的男
學生便一把拉了過來,把對方的上衣和長褲也脫了,出現三貼的畫面,
男學生情緒十分高亢,辣妹甚至做出要把學生連同內褲也要脫掉的鏡
頭。廿分鐘後,辣妹時間一到,便拜拜結束表演。

第二位辣妹因為從臺中趕來,加上趕場又中途塞車,所以遲到了半個
多小時九點四十五分才趕到。她一上臺,便使出渾身解數,由於,這
位辣妹比第一位更年輕、面貌姣好,更受歡迎。她在臺上便把第一件
內褲脫了(她穿二件),隨即也走入同學中,演出更火辣,甚至把男
同學壓倒在地,做出更曖昧的起伏的動作。

整個舞會在十時十分結束,我也完成了採訪拍攝的工作,目睹了這個
在校園中很少見到的畫面和鏡頭。這次中正大學的辣妹事件,給了我
很大的感觸:

一、學生對活動的認同感太低,一個由學校舉辦的全校畢業生舞會,
由校長親自開舞的活動,竟然不到一百位學生參加,更是看不到幾位
老師,而中正大學今年的畢業生是一千五百多位。

二、畢業舞會主要是讓學生留下美好的回憶,但主辦單位卻以一場九
萬五千元的代價,委由校外人士承辦整個活動,包括燈光、樂團與辣
妹的演出費用。少了在校生,歡送畢業生的實質心意。

三、雖然社會風氣開放,辣妹勁爆表演,在許多人眼中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在求學問的大學校園,實有欠妥當。

意見/《畢業典禮+辣妹》好的活教材 何須偏頗看待

陳信安∕中正大學學生(臺南市) 2001/06/10 聯合報  



對於這次中正大學畢業舞會所引發各界熱烈的討論與不同的意見,想必是舉辦這次活動的同學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從這件事情當中我們也體會到了當媒體以聳動的標題與偏頗的內容來報導時所生影響力之可怕。

當天晚上的舞會,全部僅約有一百餘人參與,事後某電視媒體以聳動的標題於其新聞節目中將其播報,才陸續引發各媒體記者爭相採訪報導。個人想說的是,針對某項議題報導,讓社會大眾瞭解各階層的活動與心聲,掌握最新的資訊固然是很好,但需要以如此聳動的標題與內容來報導這件事情嗎?

事件過後,各類傳媒、網路上陸續有對本校的批評,但當天的情況是意料之外,舉辦活動的同學為了吸引更多同學的參與,才會安排該晚的內容,然而因事前沒有溝通好,才導致後來的事情發生。個人感到十分的慶幸,因為校方以機會教育的觀點來看待整件事情,有了這次的經驗後,日後活動才會更加的注意與謹慎,這難道不是個很好的活教材嗎?何須以如此偏頗的眼光來看待?

意見/校園鋼管秀 不只是尺度問題

林火旺   2001.06.09  中國時報


貴報六月八日焦點新聞版刊載的兩則新聞,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一則是師大附中畢業典禮演出古羅馬競技場的戲碼,另一則是中正大學的畢業舞會邀辣妹大跳艷舞。姑且撇開道德禮教,不去質疑中正大學的作法是否適當,但是大學生以邀請「外人」表演的方式慶祝畢業,顯然品味和創意遠遜於高中生。

在大學教書十多年,也曾經當過課外活動組主任,而到現在為止,每一年都擔任學生社團的指導老師,我深深感受到大學校園有越來越世俗化的趨勢,許多大學生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已經和社會大眾幾乎沒有區別,大學生漸漸失去以往的理想性格和對國家社會的使命感。

即使當前的社會功利氣息瀰漫,但是一般人對大學裡的成員,不論老師或學生,都還有一點尊敬,可悲的是大學裡的成員似乎越來越不知道這份「尊敬」的根源。其實社會大眾尊敬大學教授、禮遇大學生,不是因為他們會讀書,而是「會讀書的人也會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傳統邏輯使然。傳統上我們認為大學是社會向上提升的力量,是社會良心的最後一道堡壘,是理想主義者的聚落。如果那一天社會大眾發現,會讀書的人也是自私自利,對社會缺乏關懷、對人類沒有熱情,相信以後沒有人會再尊敬大學裡的成員。事實上,這也是大學教授的地位不再如以往崇榮、大學生不再像以前一樣受到另眼看待的原因。

也許有人會認為,何必賦予大學那麼高的格調?大學生要怎麼玩社團、要不要上課,都是個人生活品味的一種選擇。但是這種說法似是而非,臺灣的每一所大學都受到政府的補助,所以每一位大學生或多或少都在花納稅人的錢,以上課為例,大學生把蹺課當成是自己的生活選擇,納稅人為什麼同意乖乖出錢讓大學生享受私人的生活趣味,規畫自己生活方式?如果大學生的格調不高、人民不期待大學生將來貢獻社會、間接造福納稅人,人民為什麼要傻傻繳稅,讓大學生享受廉價的知識?聰明的大學生難道其中的道理都想不通嗎?

大學生不是一般公民,因為他們只享權利而沒有盡實質的義務,大學生現在所受到的禮遇,都是因為社會期待他們「將來可以回饋社會」。

如果有人認為,中正大學請辣妹跳舞是一種創意,這對中正大學的學生其實是一種侮辱,因為大學生的創意居然這麼貧乏。如果請外面的人來辦活動就是學校社團存在的價值,今後各大學不必再補助學生社團,只要把所有的課外活動經費直接包給傳播公司,由傳播公司到學校辦活動,節目一定比現在的學生社團活動精彩。其實社團活動本身也是大學教育的一環,法律上學生當然「可以」請辣妹來表演,但是這樣做完全扭曲社團活動的教育意義。

這次的事件不是隻有中正大學的師生應該反省,所有大學裡的成員都應該認真思索大學存在的價值,當前的校園文化,我認為,如果一個社會的大學普遍失去理想,社會可能也會失去希望和未來。

(作者為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情色新聞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