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和窺視

 資料來源:往來心理世界

有隐私,就有窥视。自从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开始用一片树页遮住下體后,亚当就有了偷看夏娃洗澡的慾望。人们为什麼喜欢窥视别人的隐私?这里选的一些文章探讨了有关心理。

   「中国人没有稳私权」是早些年的一个感慨,那时候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对街坊大妈理直氣壮地问你为什麼不结婚表示反感;后来,離婚时亲戚朗友齐相劝的情形不大有了,张三或李四的隐私故事在民间私下流传着;到了1998年的春末,随着安顿(绝对隐私》的推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冠以「隐私」名的书蜂涌着挤上书摊。很多人展示了他们滴血的心,和生生死死的生活故事,同时,中国的出版界也令人震驚地表现出顽强的跟风能力,部分作品粗製滥造,已经令人不忍卒读。

《绝对稳私》的副标题「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的口述实录」或许更能準確地反映它的内容,正因为是当代的——每个人都身处其中的;情感的——人们普遍关心的;口述实录的——真实是最容易打动人的,这类作品才能迅速成为一「热」。 但因「隐私」二字毫无疑问的敏感性,隐私文学註定要成为争议的对象。在褒贬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家李银河的声音虽然简短却引人注目,她说:「隐私」现象说明中国需要心理医生,在国外,倾诉对像一般都是心理医生,我们这一行业不发达,所以只好找记者了。」

    一个叙述者曾对倾聽的记者说:这对我的过去和将来都是一个交待。倾吐完过去,才好面对将来,所以,他们倾诉、回忆,再擦乾眼泪離开。他们隐去真名,不想让别人认出自己。而在心理治疗上,倾诉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心理医生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这个疑问背後是另一个问题:怎麼面对情感危機?

记者采访了社会学家、心理医生、心理热线编辑、伦理学博士,希望能从他们的不同说法中,使曾经受伤或正在受伤的人们能找到更好的沟通和平衡方式。

    高天:(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创办人之一,美国坦普尔大学音乐治疗硕士,美国注册音乐治疗师)

    在国外每个人都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而国内人们认为只有有病的人才去找心理医生。隐私文学热说明我们的心理宣泄途径不畅通。1986年我到美国留学,毕业后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医院做了音乐治疗师,很深地感受到心理医生在美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职业。每个中小学都有心理医生,一些公司也备有自己专门的心理治疗機構。此外美国还有大量的社会工作者承担着相当一部分心理咨询的工作,社工有点类似中国的居委会,涉足社区工作,但都是由一些受过正规训练的人担任。人们一般都接受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问题,去看心理医生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行为。聊天的时候他们会很随意的说:我的心理医生对我说……我就知道曾有一个心理医生说有一届美国总统打电话向他咨询心理问题,没人认为去看心理医生是丢人的事情。

而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的心理医生多数集中在精神病院,在许多人眼裡心理问题與精神病是劃等号的,即使是在情形很严重的情况下也耻于承认自己的心理问题。曾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我一聽觉得她的情况很严重,於是我希望跟她面谈。可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我去你那兒不就成了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了吗?

隐私文学现在成为一種热潮,是不是中国人对隐私的态度较之西方人更开放?我不这么看,我认为根本原因在於我们的心理宣泄的途径不畅通。在美国人们通常只把自己的隐私向神父和心理医生倾诉,中国则既无这样的宗教背景,又无完备的心理治疗环境,人们最後找得到的願意倾聽他的喜怒哀乐的人只有记者。举个例子来说,一本书如果要写20个人的故事,作者一般至少要谈40个人才能筛选出他需要的故事,可见願意跟他谈的人很多。此外很大一部分读者对隐私文学有兴趣,是因为自己的隐私得不到正確途径的引导,因而关心别人是否有相似的经历和想法。因为他们原先面对自己的隐私时会觉得自己很壞,这些事情不可告人,而当他看见别人也一样时,他会告诉自己说原来别人也跟我一样,我並不是一个不正常的人。所以隐私文学会间接地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也在客观上使人们更多地瞭解到人类情感世界的豐富车宣性,最终促成社会行为规范的更加开放和宽容。心理治疗有一種方式叫集體治疗,就是让被治疗者與其他人在一起,逐渐倾吐内心的想法;在某種形式上,记者倾聽被采访者的故事與之異曲同工。

但是隐私文学有一个隐患,这是我作为心理治疗师所担忧的,就是记者毕竟不是真正的心理医生,他倾聽的第一目的是写出文章,他需要大量的细节。尽管最後他可能会隐去谈话者的真实姓名,但由於这些细节的不可替代性,谈话者身边的人还是会一眼看出写的是谁,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会伤害到这个倾诉者。所以找记者倾诉是不会像找心理医生那样最终解决你的心理问题的。

在任何一種心理治疗过程中,倾诉都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倾聽也是一个心理医生的基本功之一。但在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是20分钟接待一个心理患者,这在西方是不可思议的。此外一部分心理医生把心理治疗当成了政治思想工作,讲大道理,也是患者对心理治疗失望的原因之一。另外在中国因为心理治疗不使用具體手术器械和药物,申请注册时得不到卫生行政部门的批準,说明心理治疗目前还未得到政府的真正认同,这也是中国心理治疗的障碍之一。

    陆建华:(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找心理医生只是人们沟通的一種而不是唯一的方式。口述实录这種形式,也可以称为虚幻纪实类作品,跟读者的阅读趣味 比较贴近的。我国最早受欢迎的文学形式是小说,后来是报告文学,再后来出现纪实文学热,有了一大批记者型作者。现在又有了口述实录作品。这其中有两条线索是非常明確的,一是读者喜欢鲜活的东西,渴望瞭解现实发生的事情,这種趋势是会一直延续下去的;二是读者对写作的样式不感兴趣了,因为越是经过加工的作品越容易失去活生生直接面对读者的东西。

隐私文学的成功有三个要素:—这是过去没有的东西,二是它涉及了公共话题:婚姻、情感等,三是这些隐私大凡涉及名種各样的人的深层次情感困惑。所有读者阅读的动力都有好奇心的成分,这跟窥视欲是两回事,好奇心是创造力、想像力的源泉,是有积極作用的。隐私文学的兴趣跟中国其他新兴事物一样,有一定纪念意义,但是有待规范,作者需要有职业道德,如果虚構情节的话是不道德的。

如果说隐私文学兴起只是因为中国缺乏心理医生,我认为这種说法片面,人们需要的是彼此沟通,心理医生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而已。读者不见得都是感情上有麻烦的人,找心理医生一種異常的沟通方式,而人们最需要的是一種常态的人與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现代人一種普遍的沟通方式就是看电视,一部电视剧赢得很高的收视率,还有就是上網,此外还有就是一群人因为某種共同的利益得失而联繫在一起,比如都买到了假昌伪劣商品。这些方式表面性程度太大,功利性太强,人心理上的情感、情绪问题是不能得到解决的。现在中国心理医生面临最大问题是怎麼把一个心理上有病的看好,现在有病的人看病都找不到地方。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让没病的人看病的问题。

口述实录形式是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之一,甚至历史学也已经引进了这種方式,称之为「口述史学」。我在新加波参观过一个口述史学博物馆,裡面藏着多種历史事件的文字和录音带。社会学的口述实录與隐私文学的差别在於社会学会先有一个假设,一个理论框架,总要说明二个问题;而隐私文学在样式上的设计多,比如作者会找到不同年龄、身份、性别的人,但在内容上的设计少。如果我要作这样的研究的话,从可信度的角度出发,我是不会拿隐私文学作参考的,因为社会学学者一向讲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肖巍:(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伦理学博士)

    仅仅一个心理医生是不解决问题的,关键要靠自我培养,应该多组织俱乐部这样的社交機構我很少看隐私文学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应该首先阐明隐私的概念,什麼叫隐私?应该是自己内心深处最不想让别人知道的那部分,一旦公佈出来也就不成其为隐私了。如果只是谈谈自己在婚姻感情上的某些经历未必就是一種隐私,因为你想说了,这就不符合隐私的定义了,现在流传的「隐私」概念本身就有炒作的痕迹。

再说,即使是自己的隐私也不见得都有公开的权利,因为你的隐私中涉及别人的隐私,公开了不就是对别人隐私的一種不尊重和侵犯吗?人不能只考虑自己。

东方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人们的感情很豐富,但不太善於與别人交流,出书、找记者倾诉是一種宣泄,是一種打开心理通道的途径,这也是社会现实的一種反映。

现代社会给了人们开放的空间,也带来了情感方面的社会问题,仅仅一个心理医生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心理医生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这些情感问题涉及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涉及人的道德素质、人生观念等復杂内容。西方的牧师的作用其实是教导人生,讲的是一種人生观,中国没有这样的宗教背景,但树立人生观,开导人怎麼去解决生活中的矛眉这些问题是相似的,人活着首先应该考虑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明白尊重自我、尊重他人,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驾驭人的情感也应成为一種能力。应该自我培养、自我修炼,不断塑造自我。应该把失败的感情当作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它可以豐富你的经历,从失败中学到生活的本领。人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在经历一種新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消極的,也可能是积極的,应该坦然面对,做到荣辱不驚。人不能仅仅侷限於自我,只要不断学习扩大自我,心思就会变得很坦荡,这就是用他人的世界来豐富自我的世界。我最近译了美国女性主义心理学家罗尔·吉利根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妇女发展》,就谈到了女性如何发展自我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多组织俱乐部这样的社交機構,因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实在是太少了。

    陆小娅:(女,《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主编)

    每次看书里不幸的婚姻,我都在想:为什麼会这样?

「隐私现象说明中国需要心理医生。,这種说法有一定道理。从1979年心理治疗出现到现在近20年的时间,我国的心理治疗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三级甲等医院都要求开设心理门诊,也出现了很多独正注册的心理咨询機構。但毕竟是刚起步,受过完整训练的医生不多,優秀的就更少了,治疗方式以医学模式居多,人们对心理医生的瞭解认识也不够,总担心找心理医生别人会看不起自己。所以整个心理治疗界的状况並不是很好。

找记者可以倾诉,但却得不到治疗,因为记者只是在书里作了很多感情故事的展示,並不回答为什麼。看看《绝对稳私》和《婚内婚外》给我的感觉是主人公的不幸福、不快乐,情绪处于混乱之中,这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本身。我就在想:为什麼会这样?这是必然的吗?

这些问题心理学家、婚姻专家都做过研究,我自己是抱着研究个案的心态来读它们的,我想,人格缺陷和不良的互动方式是造成这種混乱的最突出的原因。夫妻、情人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反映一个人全部的人格状况,比如一个自卑的人在爱人面前会表现出一種讨好,时间长了这会让对方觉得是个负担。

中国一向不大注意人的心理健康。夫妻出现了问题就去找第三者,可能一时得到某種满足,但问题本身还存在。有人说这種关系是「没有勝者的战争」,这三个人,包括孩子都受到很大的伤害。另外我还注意到了童年创伤的影响,在《婚内婚外》的十幾对夫妻中,每一对至少有一个是童年受过伤害的。一个童年没有得到爱的人一旦得到了就会不顾一切,其实对方往往並不合適。如果在成年後有機会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找到一種良好的互动方式的话,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我有一个担心,就是这些书里展示的都是失败的婚姻,会不会让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丧失对婚姻的信心。因为这里展示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这样的状态呢?实际上,现实中有非常幸福的婚姻。我认为现代婚姻是一个非常大的奉献,创造和谐的婚姻关系也是在创造奇迹。因为随着社会的变革、價值观的多元化,文化氛围对離婚更加宽容了,人的流动性的增大使碰到婚外異性的機率大大增加,碰到突然的变化、挫折的可能性也更多了,婚姻关系会不断面临挑战。

但我觉得应该以积極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因为婚姻给人归属感、安全感,对人的心灵的滋养有很高的價值,它在心理上、文化上的功能都很重大。所以我觉得,既要看到婚姻的风险,又要把这種挑战变成自己不断成长的动力,因为在解决危機和冲突中,人能成长起来。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隱私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