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對待隱私問題的差異

人民日報BBS論壇之讀書論壇

文章作者:[王兵] 2001-09-08, 09:59:06


改革開放後,有許多知識份子,尤其是某些青年知識份子,特別提倡尊重隱私權,這明顯是受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沒有隱私權的概念,隱私權概念完全是西方文化的産物,其理論前提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和個人空間概念。按照個人主義、即平等觀念,人都是獨立自由的,所以,每個人個人範圍內的事,即所謂個人空間,如個人隱私,他人自然無權干涉。但根據我以前的帖子,個人主義和個人空間概念都是完全錯誤的,所以,隱私權的說法也是完全錯誤的。錯誤的東西必然存在矛盾,所以,在隱私權問題上,西方人也明顯存在矛盾情形,一方面,他們提倡要尊重隱私權,另一方面,由於各種複雜的利害關係,侵犯所謂個人隱私的事在那裏也並不鮮見,關於這方面的情況,西方的媒體也有不少報道,有興趣的同志不妨自己去查一下。

中國傳統文化沒有隱私權的概念,並不等於我們就贊成隨便干涉個人私事。有句老話,叫「水至清則無魚」,意思說,水太乾淨了裏面就沒有魚,管人管得太多,別人就受不了。《紅樓夢》中的薛寶釵是個封建正統人物,遵守禮教,三從四德,但她待人寬厚,從不揭人短,而作爲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林黛玉正好相反,兩者對比,似乎可以認爲,薛寶釵比較尊重「個人隱私」,林黛玉則不太尊重「個人隱私」。

中國傳統文化雖然不贊成隨便干涉他人私事,但這個問題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並不突出,不像西方人那樣把隱私權看得很重,這是爲什麽?我以爲,這是因爲中國和外國,特別是和西方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文明和野蠻。中國作爲一個文明開化的地方,乃聖人禮樂教化之所在,講道德講禮儀,因此人際關係就比較和諧,在待人處事時,就我而言,自然要「君子待人寬厚,不強人所難」,並且如孔子所言,要「察言觀色」,別人有什麽忌諱的或不方便的事不要隨便打聽,而如果別人干涉到了我的私事,一般而言,我也不必特別生氣,所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家可能不知道,無意中冒犯了我,我也無須太計較,這樣的話,所謂「個人隱私」的問題自然就不突出了。西方人則不同,他們是未開化的野蠻人,自私自利,不知道德禮儀,待人處事非常計較利害得失,因此人與人的關係就不像我們那樣比較和諧,而是比較敵對緊張,一旦你侵犯了他的所謂「個人隱私」,在他看來,就是你侵犯了他的利益,侵犯了他的所謂「獨立人格」,對一個自私自利的人(資產階級或自由主義者)而言,這當然是最大的壞事,因而,在西方文化中,隱私問題就是個大問題。

總之,我認爲,中西文化對待隱私問題的差異歸根結底就是文明與野蠻的差異。

附註:
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隱私一詞,只有「陰私」的說法與之類似。

資料來源:http://bbs.peopledaily.com.cn/cgi-bbs/ReadFile?whichfile=75843&typeid=13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隱私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