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之手 正伸進私密領域中

◎李丁讚2002.10.22  中國時報 

歐威爾在《一九八四》這本小說中描述,在共產集權的世界中,政府透過各種手段,把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包括從臥室到廁所中的一言一行都納入監視管理之中。共產黨以革命之名起家,但結果反而讓人民生活在更大的恐懼之中,歐威爾警告我們,任何獲得絕對權力的政府都是人類的威脅。 

今天臺灣的民進黨政府,一直也以改革自詡,但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卻也發現,政府雖然以改革之名,卻往往造成侵犯人民隱私或權利之後果。某種看不到的政治權力正以極其隱微的方式,昂然闊步地進入我們的私密領域之中,透過各種管理技術,包括獎勵、處罰、監視、考覈等,這些權力正緊緊的包圍著我們的身體,也規範著我們的自由。下面,讓我們先從過去兩、三個禮拜所發生的一些案例,來看看政治權力的施展過程。 

上個禮拜最熱門的話題,當然是「單身稅」和「獎勵生老三」兩個政策的討論。雖然這兩個政策都只在討論階段就被喊停,但政策的提出,就可以看出政府的老大哥心態。具體地說,政府想透過各種獎勵或處罰,甚至還包括舉辦像未婚聯誼之類的活動,來影響人民的交友、結婚與生育行為。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權力企圖進入人們的最隱密的場所如臥室,來影響人類最私密的行為如性、交誼等。其實,不管交友、結婚和生子,都是很個人性的決定,每個人都有其最個人性的理由或情境,讓他她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我們不懂政府為什麼想要以集體的力量介入? 

上個禮拜另一個熱門的話題是檳榔西施取締案。全臺各地的警察單位,都對檳榔西施進行所謂三不政策,嚴格限制西施們服裝尺度。有些警察甚至拍下西施們的照片,然後把照片寄給她們的父母親。我們認為,這種行為已經不只是權力的濫用,更是一種暴力。其實,一個人的服裝是個人品味的表現,也是非常個人性的決定,我們要以更寬容的胸襟來接納,社會才會更多元、豐富和美麗。國家實在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運用權力來管理這種生活細節。 

往前推一個禮拜,我們看到了IC卡的問題。健保局決定以IC卡取代紙製卡片,據說可以防止醫療弊端。但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在卡片的晶片中儲存病人的就醫記錄、用藥史、重大傷病等。這對某些人而言,會有構成傷害或羞辱的效果,尤其是對那些不願意讓人知道他們的疾病的人來說。如果一項改革是以某些人擔心或恐懼為代價,那麼,這種改革的價值就要被重新評估了。這個禮拜的另一個熱門話題是有關公務人員的忠誠查覈的問題。根據人事行政局的草案,凡是國防、外交、科技、情治、財經和大陸事務等六類職務的公務人員,凡本人、三親等以內血、姻親曾在大陸港澳居留一年以上或任職者,其主管機關就必須將之視為可能危害國家安全,而查覈其忠誠度是否適於擔任此職務。這種將人建檔、監視的行為,嚴重侵犯個人隱私。更何況,只要有親人在大陸從事經濟活動,或是個人配偶血統不純正,就認為他有對國家不忠誠的危險,是一種對人權的嚴重侵犯。 

如果再往前推一個禮拜,我們看到立委質詢有關交通罰鍰的問題。主計處今年編列的違規罰款的預算是三七九億元,也就是每個就業人口平均要負擔二五三九元,難怪交通警察那麼賣力地在取締交通違規,也難怪過去一年多以來,幾乎每個開車的人都會收到數張罰單。最讓人不能忍受的是,警察在拍照時,不只沒有預先告示,而且還運用各種偽裝來抓人,例如把照相機藏在一般民用的敞篷車裡、或是加上迷彩讓人不能辨識,甚至把鏡頭藏在橋下等,讓所有開車的人都不知道那個地方有祕密鏡頭,每個人隨時都在被監視之中。權力無所不在,也滲透進我們生活中的細節。 

例子可以繼續,但以上這些已足以讓我們清楚看到,不管從照相、檔案、晶片或錄影之中,權力的手正在伸進我們的私密領域之中。雖然有些是以改革之名而施展,但是,為了改革就能違反人權和自由嗎?再堂皇的實質正義,也不能違反程式正義,也要尊重人權。因為,這是一個公民社會。這種社會最寶貴的地方是,它容許、甚至保護私密領域的存在,它讓每個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能享受免於被侵犯、被威脅、被恐嚇的自由。如果人喪失了這些自由,如果人必須處在隨時被監視的恐懼之中,那麼,社會改革的目的又何在呢?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兼所長,澄社社員)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隱私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