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婚檢遭遇「隱私」大曝光      醫生何時能改改習慣?

 2001 08 04  蔡文清
  
資料來源:千龍新聞網

「隱私」一詞曾在社會上大行其道,標榜「絕對隱私」的書籍屢屢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有關侵犯「隱私權」的官司頻頻見諸報端,似乎在一夜之間國人保護自己隱私的法律意識空前提高。然而近兩天來發生的幾件小事卻讓人不由對「隱私」兩字生出幾分慨歎。

  將要成爲準新娘的麗麗小姐昨天與男友手挽手來到所在轄區的婦幼保健站進行婚檢。按照規定,上午是身體檢查,下午進行婚前教育並通知檢查結果。下午看完了錄影,工作人員抱著檢查結果走進來,她說上午的檢查中發現有人體內帶有病菌和病毒,還有些人患有性病,這樣的人不適宜馬上結婚。「下面我念一下這些人的名字,請到臺上來取你們的檢查報告,王某某」,唸到名字的是一位衣著講究的男子,本來正跟女友說著什麽,臉上的笑容一下僵住了,很不自然地站起來。第二位是麗麗身邊的一個漂亮女孩,她的臉漲得通紅,全無剛才的動人風采,再看她身邊的男友,鐵青著臉,一言不發。教室裏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因爲誰都不知道下一個唸到的名字會是誰,想到自己有可能當衆出醜,麗麗下意識地抓住了男友的手,一看他比自己還顯得緊張。接連幾個名字念下去,教室裏的動靜就大了,一個女孩剛回到座位就掉下了眼淚,有的情侶在互相埋怨,更多的人則惶恐不安地低下了頭,講臺上那位工作人員卻不管不顧,繼續大聲念著。本來高高興興的一件事就因這個小插曲全都變了味。儘管麗麗和男友最終逃過一劫,但她的心裏仍非常不舒服,「其實他們完全可以採用另外一種更爲文明和富有人情味的做法,這不明擺著不把人的『隱私權』當回事嗎!」

  無獨有偶,記者的鄰居王女士趕上了這麽一件事,她近來身體不適,星期一上午到某家大醫院掛了婦科門診,等著看病的人很多,只聽醫生的大嗓門不時地傳出:「以後過夫妻生活要注意衛生,要不你的盆腔炎好不了」、「懷孕過幾次,都什麽時候」。王女士進去時,醫生正爲一年輕女子做檢查,而她身邊就站著好幾個人,門口雖掛著布簾,但不時被人挑起,那女孩一臉尷尬地回答著醫生的問題。

  現代社會隱私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公民看病或檢查身體時擁有要求醫護人員對其健康狀況保密的權利。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夏學鑾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婚前檢查是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醫護人員更應該設身處地爲當事人著想,特別是對那些身體不健康的當事人,要爲其保密。醫護人員當時的做法帶有一種歧視的色彩,可以說它不僅僅是一個工作方法的問題,而且還是一個態度問題,是對當事人權利的一種侵犯,當引以爲戒。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隱私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