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 你背叛了病人
精神科醫師 你背叛了倪

陳俊欽/精神科醫師(臺北市)

倪敏然之死,帶給社會極大的震撼,民眾想知道原因無可厚非,但這不代表知道內情的精神科醫師,可以隨意向媒體公佈他的病情。這是一種嚴重違背醫療倫理的行為,更是背叛了倪。

所有心理工作者,不論是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輔導老師等,都必須嚴守守密原則,因為當一個人將心事告訴專業者的時候,他可以說是赤裸裸的,那是多麼可恥!專業者基於治療目的而聽到這些訊息,他必須用同等嚴肅的心情來處理對方的心事。

倘若精神科醫師可將倪的心事告訴媒體,那泌尿科醫師不也可把倪的陽具長度告訴媒體?筆者想問:世界上有誰不生病?誰不曾看過醫生?整個醫界所知道的,等於是全體人類的所有隱私。

任何一位即將成為醫師的醫學畢業生,都必須向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發誓:不得洩漏任何病人的隱私。雖然基於教學與實務,這誓言很難嚴格遵守,但是,至少到今天為止,大部分醫師都遵守著誓言。要不然,醫界會淪為政治鬥爭與商業鬥爭的工具。倘若醫界放棄守密誓言,那麼所有人只要看過醫生,所有的資料都可能被人公佈。所有生過小孩的婦女,她那張大雙腿的姿態,通通可以成為醫師自我宣傳的販賣品。

該精神科醫師破壞守密原則,為的是什麼?增加自己的曝光率?為關心的親友解惑?還是這樣就能讓倪活過來?讓生者痛,死者蒙羞,意義何在?但是他付出的不只是自己的醫者尊嚴,還會為全體醫界帶來困擾,任何一位醫師都可能被記者追問其病人的隱私,而且民眾的個人隱私將會蕩然無存。

團體可以被攤在陽光下,因為必須受到社會的檢視與監督;但是個人不能被觀察。這是鐵則。即便筆者,也必須保守多少朱門恩怨,至死都不能鬆口,多少前輩也是如此。試想:倪在走上絕路前,難道只求助一位心理工作者嗎?所有其他專業者,通通保守了秘密,但是全體心理工作者的努力與尊嚴,卻被一個人所踐踏了。

倪敏然一生犧牲自己,換得別人的快樂;如今死後,曾經被他完全信任的醫生,還拿他的最後尊嚴來換取曝光率。到死後還會被背叛,倪究竟是犯了多大的罪?不然天理何在? 

【2005/05/10 聯合報】 @ http://udn.com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隱私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