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隱姓埋名大法

07-07-2001/ 資料來源:網絡天空

進入超市,小姐彬彬有禮地相迎:尊敬的XX,歡迎第11次光臨本店,上次您在我們這裏購買了一件西服,本店又進了一批新款,需要我帶路嗎?我想儘管小姐微笑服務,但你是否有一種隱私被窺探的感覺?

  網路無秘密

  憑什麽要別人知道自己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在家中,我們可以放下厚厚的窗簾,但是在網上,我們早已把自己出賣。當我們進入網站,就開始被跟蹤,機器忠實地記錄著所瀏覽過的商品。當用E-mail給心愛的MM發電子情書時,也許網路中有人懷著無限的興趣,正在欣賞你的文采……而所有這一切,都是我們不希望發生的。

  網路隱私=個人資料+在線隱私

  網路隱私可分爲個人資料和在線隱私。爲了申請郵箱、註冊抽獎或是網上購物,我們必須提供姓名、聯繫地址等個人資料,有時甚至涉及到出生年月、月收入等進一步資料。而且你在網上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並且會「記錄在案」。當所有的個人資料和在線隱私被彙集,個人對於網路就沒有隱私可言,而整個網路社會,也就是一個完全沒有秘密的虛擬社會。通過網路查詢個人隱私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當你的資訊和在線隱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掌握,後果是什麽?


  保護大法

  我們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在網中,儘量保護隱私不被「曝光」,以便妥善保護自己。下文給您一些參考。

  1、註冊要訣 申請免費電子郵件,儘量不使用真實姓名。倘若讓你選擇興趣愛好,一概空選,因爲有很多免費郵件服務公司就是根據該項收集註冊用戶資料,轉手賣給第三方的網上商城或網上廣告商,後者會根據興趣推銷他們的産品,這也是信箱中有時會收到莫名其妙的廣告信的原因之一。

  時下網上購物炒得很熱,註冊是在網站購物的前提條件之一。要註冊成爲網上商城的客戶,注意這些網上商城是否提供了相關的隱私保護條款,即爲保證不把客戶資料透露給第三方。如果沒有隱私保護條款,那麽你就得替你的身份證號碼、信用卡號碼的安全捏一把汗。如果沒有相關的隱私保護條款,即使網站承諾獎給你一輛賓士,也要對註冊斬釘截鐵地說聲:「No!」

  2、匿名瀏覽 當你連線到一個網站瀏覽時,對方很容易能查出你從哪兒來(IP位址)、你所使用的作業系統類型、你的訪問次數、你在網站的「運動」軌迹,對於商業網站來說,這可是新鮮生動的第一手資料啊!如果你害怕這些在線隱私受到「侵犯」,至少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是設置代理伺服器。在IE 5.0中方法如下:從功能表中依次點擊「工具→Internet選項→連接→局域網設置→使用代理伺服器」,並分別填入代理伺服器的「位址」和「埠號」。代理伺服器(Proxy Server)是單機與目標站點間的一個「中轉站」,它負責將網站的資訊傳給單機,而網站只能檢測到代理伺服器資訊,並不能得到單機的資訊,有效地保障了在線隱私安全。

  第二是使用網上中間人,幫你匿名接上目標站點。此類網站有Anonymizer(http://www.anonymizer.com)、ProxyMate(http://www.proxymate.com)等,都是免費的。

  3、匿名發信 網上每封郵件都帶有發件人和收件人的郵箱地址。如果想發一封信,而又不想讓對方知道信是你發的,則要採用匿名發信。方法一是通過匿名轉信站,把你的郵件地址從郵件中抽去,代之一個隨機地址再發送,這樣對方收到後,根本無法知道是誰發送過來的。提供此類服務的網站有Anonymizer等。方法二則要簡單得多,操作卻相對繁瑣。利用POP3收信一定要在郵件伺服器(Mail Server)開設賬戶和密碼,但是利用SMTP發信對絕大部分郵件伺服器來說根本不需要賬戶和密碼,直接使用就可以了。因此,在郵件用戶端軟體中隨便填寫一個電子郵件位址(不管正確與否)和一個SMTP伺服器(該項一定要有效),POP3則填寫你電子郵箱的POP3伺服器以及賬戶、密碼。經過這樣「僞裝」發出的信,對方雖然可以檢視到SMTP伺服器以及「電郵位址」,卻根本不知對方身份。另外,爲了郵件內容的安全,如有需要,請加密發送。

  4、都是Cookie惹的禍 Cookie?小甜餅?在網路中,稍有疏忽,Cookie就會變爲致命的小甜餅,成爲洩漏你個人資料的禍首。如果你對Cookie並不熟悉,我想你一定在網上遇到過這種經歷:當你進入一個網站時,頁面上出現「歡迎你第XX次訪問,再次謝謝您的光臨!」之類的話語。你或許會有所警覺,但同時又充滿好奇:它怎麽知道這是我第11次訪問?這是Cookie搞的鬼。當然,這僅是其表現出來的一個方面,其他的如自動完成功能,也是Cookie在起作用。Cookie其實就是網站在你硬碟上留下的小記錄,爲TXT文字檔案,用來記錄您在網站中輸入的資訊或你訪問站點時所做的選擇。Cookie的本意是友好的,其出發點是爲了方便用戶訪問網站。如果你使用的是IE瀏覽器,請打開檔案夾c:windowscookies,你就可以看到Cookie真實的面目了。呵,很多網站的註冊資訊都在其中,包括用戶名、密碼等一系列資訊,一目瞭然!如果有人通過局域網訪問你的硬碟或通過Internet入侵硬碟,那……簡直不可想像!趕快清除Cookie!如何清除?可手工刪除,也可使用專用清除軟體,如Safe Clean、System Mechanic。

  Cookie雖然帶來了便利,但其安全效能令人擔憂。釜底抽薪是最徹底的辦法,禁用Cookie就可以解決問題的癥結。在IE中,我們可以從其「Internet選項高級標簽卡中關掉Cookie功能。系統不接受Cookie,當然也就不會洩漏由Cookie造成的任何網路隱私。如果你既想使用Cookie的便利性,又不希望造成任何隱私洩漏,以IE爲例,可以爲不同的安全區域指定不同的設置。如果站點位於可信站點本地Intranet」區域,則允許站點創建Cookie;如果位於受限站點,則禁止接受Cookie。既然如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性,把一些需要個人密碼的站點打入受限站點黑名單,則相關隱私再也不會被Cookie給出賣了。此之謂一石二鳥,不亦樂乎?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隱私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