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小心,監視器就在你身邊

 


梁玉芳

先來個腦筋急轉彎:戶政司長咆哮戶政所、蕭薔去狐仙廟、三一九槍擊案尋找可疑男子,這些事件有什麼共通點?答案是:監視錄影帶。

雖然不認得戶政司長,許多民眾不免同情起司長伉儷:早知道上戶政事務所辦事,還有第三隻眼在監視,諒他們也不會隨便揉紙團了吧?

但沒有遭搶之虞的戶政事務所為何要裝監視器,不會是等著這麼一天為小戶政員還原真相吧?那麼,監看市民洽公舉動的原因何在呢?是要保護民眾個人資料不被竊取嗎?但未經同意而監視錄影,對個人肖像權的輕忽又該怎麼說?

蕭薔大概更委屈,沒想到選在深夜陪友人去趟狐仙廟,居然廟裡也有監視器,不但錄下她的倩影,事過四年後,還靠對媒體爆料影帶炒作人氣。仙廟為何要裝監視器?是狐仙早有神機妙算,預知「名人爆料」有天會在臺灣流行嗎?

三一九槍擊案不斷找尋可疑男子,如同現下許多超商搶案、社區竊車案、竊鐵門案等諸多案件,警察辦案高度仰賴早已每巷一支、每店一具的監視電眼,是不是有幸錄下罪嫌嘴臉。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社會已變成由監視錄影器構築成的銅牆鐵壁。小由社區治安,大到元首安全,似乎都得靠監視畫面來破案。監視器的裝設並無地域、場合的限制,幾乎只要一踏出家門,甚至在大樓電梯裡,就有人透過監視器,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電眼老大哥」早就埋伏在我們身邊了。

但我們似乎對這樣的「監視」並無異議,只要舉出防範犯罪大旗,裝置監視器就有了正當性;一句「沒做壞事,就不怕別人錄影」,掩蓋了對監視存檔資料如何管理與使用應有的審慎考量。這些輕易放過的環節,正逐步侵蝕我們的隱私與人權。

我們要的是安全的都市空間,並不是被監視的公共環境;無所不在的監視,讓人如芒刺在背。該關注的是:誰有權決定裝設監視器、誰有權監看、誰來督監視資料的使用、誰又有權公佈影帶?然而這些公共新議題,在臺灣鮮少被討論,甚至未被當成「問題」看待。

小心,監視器就在你身邊。 

【2004/10/05 聯合報】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隱私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