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討論
激進觀點
其他觀點
碩士論文摘要
文化呈現
誰在用藥
 
  搖頭族不乏中產階級人士
  哈佛教授搖身成為迷幻大師
  國軍強迫軍人嗑藥
  在日中國年輕「搖頭族」揭秘
  18~30歲F世代 2%有嗑藥經驗
  大學生吸毒氾濫 調查顯示:5%嗑過藥
  偶爾吃吃搖頭丸 12.9%青年說安啦?
  國人始吸毒 年齡降至13歲
  開學了 教部將對特定中小學生尿檢
  香港、大陸、星馬年輕人用藥的情況
  止痛藥 Tramadol 濫用 醫護人員也上癮
  「哈草」當流行 青少年上癮
  佛洛伊德浪漫善妒 嗜古柯鹼
  耶穌基督有可能也吸大麻
  《名人軼事》甘迺迪 曾吸食古柯鹼
  嗑藥族群裡的社會階級
  祖母吸毒販毒 責任推給亡女
  臺灣大麻一族,上流社會、名人佔了大半
  以色列青年 到海外吸毒減壓
  保羅‧麥卡尼:披頭四成名曲 迷幻藥給靈感
  
偶而吃吃搖頭丸 12.9%青少年說安啦?

蘇郁凱/臺北報導 2002.10.02  中國時報

 

「十二.九%的少年認為偶爾可吃搖頭丸」、「少年兒童觸法案件中,每千人中吸毒者佔十六人以上」、「今年一至八月因毒品案移送觀察勒戒的再犯者,佔卅四.一%」、「一九九九年十六個國家毒品犯罪率中,臺灣居第七位」……昨(一)日一場「反毒反搖頭丸座談會」中,與會者提出一連串統計數字,點出了國內毒品問題確實日趨嚴重,尤其對青少年發展影響更日益嚴重。 

世界和平祈願會、聯合國NGO世界和平教育者國際協會等組織昨日於臺灣大學舉辦「反毒反搖頭丸座談會」,與會者包括法務部等官方單位、智光高職等學校團體、臺北市立療養院等醫療單位,另有宗教團體、家長代表與戒毒成功的青少年等。主辦單位希望透過拒毒、緝毒與戒毒三層面單位團體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出讓青少年遠離毒害的防杜之道。 

青少年施用毒品的狀況究竟有多嚴重?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指出,每一百個青少年中,就有一個存在吸毒行為;青少年吸毒人口中,每人每月施用毒品十一.六二次。十二.九%的青少年認為偶爾可以施用搖頭丸等毒品。 

臺北市敦安基金會執行秘書李淑靜表示,根據法務部統計,目前施用毒品類型以搖頭丸等第二級毒品最多,今年一至八月,各級法院審理毒品案件裁判確定移送檢察機關執行有罪人數為七九七三人,其中第二級毒品犯罪者佔四○四六人。 

此外,施用毒品再犯比例有上升趨勢,八十七年、八十八年卻攀升至廿%,為前二年的一倍;今年一至八月移送觀察勒戒者中,屬再次入所接受觀察勒戒者,更佔了卅四.一%。 

李淑靜說,「搖頭丸」在知名人士的犯案與媒體傳播下,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毒品。然遺憾的是,報導中只看到許多八卦過程的揣測,鮮少是非道德或相關法令的解析。 

內政部社會司司長蕭玉煌表示,由於社會、經濟快速變遷,家庭與社會結構逐漸改變,生活型態日趨多元化,讓青少年在有形、無形中造成部份價值混淆,產生適應失調,衍生出青少年問題,尤以毒品問題最為嚴重。他指出,要切實阻絕少年吸毒,除要健全家庭組織功能與強化親子關係,學校教育與社區資源的運用亦不容忽視。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總藥師陳俊良昨日在「反毒反搖頭丸座談會」中表示,一九九三年至九七年,英國共有七十二人死於搖頭丸,在國內精神醫療院所通報資料中,去年有卅七例因服食搖頭丸導致精神異常,今年一至七月就有九十八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