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投書刊載在《聯合報》民意論壇1997年1月17日】
1997年1月16日,同一天的報紙上登載著,高雄市國中一年級學生因屢次購買並收藏閱讀漫畫書,遭母親責罵,憤而上吊自殺,學校暗示他是因為看了怪力亂神之書,受到影響而走上絕路,同時表示要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尤其加強宣導紓解挫折的方法。另外,台南市某國中男女學生在校園中擁抱接吻,校方以行為不檢,將男同學記大過兩次,女同學記大過一次,以示警惕,為避免學生遭同學議論,心理受到影響,還特別派老師予以輔導。
典型的事件,典型的處理方式。這兩則新聞都終結在心理輔導和教育上,似乎青少年學子之所以有問題,都是因為他們自己心理不成熟,做了不該做的事,違背了父母或學校的規範,然後受到責罰時又不知如何紓解挫折感,結果成年人還得為他們提供輔導,以避免後患。
聽起來成年人真是苦口婆心的為孩子們好啊!不過,成年人好像忘了:
哪個孩子沒看過漫畫?哪個少男少女不思春?以現代社會的多元資訊和休閒文化,配上的卻是我們教育體制中的壓抑和枯燥,若是沒有這些地下的「課外」活動,恐怕很多孩子都要上吊了。
面對孩子們這種在困境中自尋出路,自我構築心裡情緒平衡的努力,成年人不思考如何排除自己成人本位(老師、父母、衛道之士)的立場,不用謙虛的心去理解青少年的生活、她們的情感、她們的文化、及她們的需求,也不積極的從青少年的生活和慾望中發展出一些有趣有啟發性的教育,反而總是批評青少年太自我中心,然後再用禁這個禁那個來圍堵青少年的創意和活力,只想把成年人自以為有用的一套東西(教科書裡的呆板知識、道德規範),以其最無聊(死背)、最焦慮(考試)的形式硬塞給孩子。而當孩子們開創了他們自己的情緒出路(如談戀愛、看漫畫、飆車、崇拜偶像明星等),以維持心理平衡時,成年人們只知道忙不迭的懲罰監控,打罵記過。
成年人倒底是在怕什麼?
據說是怕孩子荒廢學業,怕孩子學壞。
可是,成年人好像忘了:自己做青少年時,也曾在無數被父母師長禁止的活動中得到豐厚的愉悅和成長(比方說,參加地下舞會、偷交筆友、上課看武俠小說等等),不但活絡了腦筋和思想,充實了日常例行活動的意義,也促成了此刻的圓熟和老練。現在想來,當年的青澀戀情要是能有比較支援的、肯定的環境(比方說,有軍情資訊流通、約會禮儀和感受的討論、更開放順暢的交友管道、成年人的祝福和理解等等),恐怕更有可能在離合進退中學習成熟的處理人生。
成年人也忘了:自己不也早已在人生中覺悟,幼年缺乏多樣的課外閱讀,會使得一個人頭腦呆滯,常識缺乏?幼年對身體情感的過度壓抑,使得一個人後來在人際交往和互動中笨手笨腳,脆弱易傷?
畢竟,呆板學業和個人的興趣和慾望,好像並不是那麼漢賊不兩立的。後者的部份滿足,終究使得前者勉強成為可以承受的重擔。
但是,事過境遷,成年人一旦做了成年人,變成另一種既得利益者,他們冬眠多時的自恨和怨忿就出現了:要不就開始在青少年身上複製自己當年所受之苦,要不就在忌妒中禁絕青少年享受比自己當年多一點點的快樂自在。而這一切都在「我是為了你好」的關愛光環下進行。
在家中或學校看看漫畫、擁吻心愛的情人,都是有其建設性意義的活動,都是讓孩子在荒蕪的學校生活中建立希望、建立善意的具體實踐。但是僵化了的成年人沒有將心比心,也沒有想過歷史文化的意義可以改寫,她們拒絕從青少年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發掘或者甚至創造那個建設性。相反的,她們把這些活動解釋為具有高度破壞力的活動--不但會破壞當事人的人格學業,更會破壞整個群體的服從和禁慾。於是,追求掌控的成年人直覺的出手打擊譴責孩子初初發現溫暖和夢想的心靈,然後再用心理輔導教育來減輕事件的效應。這就是說,另外一些孩子又要遭殃被訓了。
可是,孩子們為什麼總是那麼倒楣,不但要被剝奪人生中難得營造的樂趣和夢想,之後還要接受訓話式的心理輔導,好替成人們收拾一意孤行的禁絕漫畫、禁絕愛情之後的爛攤子呢?為什麼孩子們今年起要被柔性勸導早點回家,以便掩蓋成年人搞不好治安、搞不好家庭吸引力的事實呢?
與其想點子對青少年所有的自發行為冠以「偏差行為」的說法,並加以嚴厲的管理懲罰禁絕(大禹的父親就是這麼失敗的),成年人還真該用點心思,想想如何徹底的「因材施教」,從青少年現在已經發展出來的文化生活資源出發,創造新的教育理念和關係呢!
轉載本網頁時請保留本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