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甯應斌,“文明、帝國、世界體系──評趙汀陽《天下體系》”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五期,2016年12月,221-231頁。 |
2 |
卡維波,“中國/左派” ,《人間思想》第五輯(大陸版),2016年四月。 |
3 |
卡維波,“「中國作為理論」之前”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二期,2016年3月,227-254頁。 |
4 |
甯應斌,“中國做為理論:中國派的重新認識中國”,《開放時代》,2016.01總第265期。頁95-117。(CSSCI、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收入《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中國」理念》,趙剛、汪暉等著,人間出版社,2015。頁193-234。收入《重新認識中國》,甯應斌編,台灣社會研究叢刊,2015。頁9-54。 |
5 |
甯應斌,“(性)騷擾與文明現代性”,《性/別政治與本土起義》,黃慧貞、蔡寶瓊主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15。頁5-18。 |
6 |
甯應斌,“同性婚姻面面觀――專題導言”,《應用倫理評論》第58 期,2015 年4 月,頁1-12。 |
7 |
甯應斌,“為何同性戀平權不是同婚的有效理由?――兼論剩餘認可” ,《應用倫理評論》第58 期,2015 年4 月,頁57-67。 |
8 |
許雅斐、甯應斌,性少數的基本權利:台鐵公共性事件論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九十五期,2014年6月,249-262頁。 |
9 |
甯應斌,“人民民主20 年後的尋思:反公民、反進步、反台灣的知識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九十四期,2014年3月,157-179頁。 |
10 |
甯應斌,“後統一、公民社會與文明現代” ,《人間思想》,第4期 2013 年冬季號。頁32-36(ISSN 10282483) |
11 |
甯應斌,“現代進步觀及其自滿:新道德主義與公民社會”,《新道德主義》,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3年。頁1-11。(ISBN: 978-986-03-8077-4) |
12 |
甯應斌,“毒品藥物相對論” ,《苦惱的文明國度》,沈秀臻編,台北:中華利氏學社,2013。頁115-120。 |
13 |
甯應斌,“論反智” ,《新國際》,2013年6月14日。 |
14 |
甯應斌,“色情的文化價值”,《藝術世界》272期,2013年3月號。頁52-55。 |
15 |
甯應斌,“性別權、能力取向與變性政治”,《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3期,2012年12月。頁37-80。(ISSN:1684-5153) (TSSCI) |
16 |
甯應斌,“現代用藥與身體管理:台灣偉哥論述的分析”,《中文世界的文化研究》,王曉明編,上海:上海書店,2012年。頁23-50。 |
17 |
甯應斌(與何春蕤合著),“文化研究的立場”,《中文世界的文化研究》,王曉明編,上海:上海書店,2012年。頁51-69。(ISBN:9787545805444) |
18 |
甯應斌,“逆流酷兒”,《酷兒、情感、政治──海澀愛文選》,劉人鵬等編,台北:蜃樓,2012。頁309-324。 |
19 |
甯應斌,“人民民主:20年後”,《人間思想》,第2期2012 年冬季號,頁115-124。(ISSN 10282483) |
20 |
甯應斌,“商業性性交易的社會建構與賣淫改良論”,《應用倫理評論》,第53 期 2012 年10 月,頁131-148。(ISSN 10282483) |
21 |
甯應斌,“台灣性解放運動十年回顧:試論”,《轉眼歷史:兩岸三地性運回顧》,何春蕤編,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2年8月,頁365-393。(ISBN 9789860333725) |
22 |
甯應斌,“動物保護的家庭政治:從道德進步主義到競逐現代性”,《人間思想》,第1 期 2012 年夏季號,頁282-301。(ISSN 10282483) |
23 |
甯應斌,“評女性主義在性侵修法爭議中的觀點”, 月旦法學雜誌第205期,2012年6月,頁263-273。(ISBN/ISSN:10255931) |
24 |
Yin-Bin Ning. “The Socio-Cultural Exclus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Sexuality in Taiwan” . Liverpool Law Review 33.1 (2012): 67-76. |
25 |
甯應斌,“性別起點論:非傳統本質論的性別觀”,《中國性研究》,2011年第6輯,總第33輯,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主辦,高雄:萬有出版社,2011。頁277-281。(ISBN: 9789866250170) |
26 |
甯應斌,"台灣性侵幼兒修法爭議的哲學反思",《中華性/別──年齡機器》,趙文宗編,香港:紅投資(圓桌文化)2012。頁242-258。 |
27 |
甯應斌,“性別起點論:非傳統本質論的性別觀”,《中國性研究》,2011年第6輯,總第33輯,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主辦,高雄:萬有出版社,2011。頁277-281。(ISBN: 9789866250170) |
28 |
甯應斌,"兒童性愛的心理分析觀點",《我們都是這樣色色地長大的》,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權小組編,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發行,2011。頁74-92。 |
29 |
甯應斌,"逆流酷兒",《文化研究》第十三期(2011年秋季):324-337。 |
30 |
甯應斌,“極端保護觀:透過兒少保護的新管制國家與階級治理”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3期,2011年8月,頁279-293。 |
31 |
甯應斌,“暫停女性主義” ,《中國女性主義》12期,2011年7月。頁305-312。 |
32 |
甯應斌,““中國轉向之後的性/別研究” ,《性地圖景:兩岸三地性/別氣候》(代序),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1。iii-viii。 |
33 |
甯應斌,“同性論:性/別少數的研究模式” ,《性地圖景:兩岸三地性/別氣候》,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1。45-62。 |
34 |
甯應斌,"社會性(sexuality)",《連結性》,何春蕤編,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0。頁3-13。 |
35 |
甯應斌,“性隱私權?性私事權?:關於 right to sexual privacy 的翻譯問題” ,《華人性權研究》,總第二期 2010 年 3 月,頁32-36。 |
36 |
甯應斌,"性∕別研究的中國轉向",《連結性》代序,何春蕤編,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0。頁iii-vi。 |
37 |
甯應斌,"人模狗樣︰SM的起源、謎魅與其他",導讀,《軍犬》阿聰(著),台北:基本書坊,2010。頁4-21。 新增前言後更換標題為:“人模狗樣︰SM 痛快謎魅的同性論”,收入《性地圖景:兩岸三地性/別氣候》,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1。189-203。 |
38 |
甯應斌、何春蕤,“性變態重新命名”,《國際中華性學雜誌》第9卷第3期(2009年9月): 13-14。國際華人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美國紐約)出版(ISSN 1533-1253) |
39 |
甯應斌,“中國人如何再作中國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4期,2009年6月,回應,頁223-239。(全文) |
40 |
甯應斌,“Child Abuse、兒福法律與兒童性侵犯的政治”,《兒童性侵犯:聆聽與尊重》,趙文宗編,香港:圓桌文化,2009,頁156-195。本文修改後的新版本,"台灣兒福法律與西方Child Abuse 話語",《連結性》,何春蕤編,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0。頁205-234。 |
41 |
甯應斌,“文明化的身體政治:陰毛獨白或留白?”,《華人性權研究》,世界華人性學家學會出版,創刊號2009年3月,頁102-104。 |
42 |
甯應斌,“愉虐戀與愉虐色情──性倫理觀點”,《華人性研究》(ISSN:19348949),世界華人性學家學會出版,2008年第一卷第二期,頁74-83。 |
43 |
甯應斌,“複合社會”,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1期,2008年9月,問題與討論,275-279。(ISSN:10219528) |
44 |
甯應斌,“認真看待色情”,《色情無價》甯應斌,何春蕤編,2008年8月,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頁3-33。 |
45 |
甯應斌,“率獸食人──從動物愛到動物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期,2007年12月,頁345-359。(ISSN:10219528) |
46 |
甯應斌,“性工作與現代性”,《台灣性/別研究演講集》下冊,何春蕤等著,(海峽兩岸女性主義學術論叢,榮維毅、荒林主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9月。頁196-232。 (繁體,簡體)
|
47 |
甯應斌,“同性戀是社會建構嗎?──保守與革命的社會建構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0期,2007年3月,頁1-55。(TSSCI) (全文) |
48 |
甯應斌,“性/交易的相互性”,《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8期,2006年9月,頁151-174。(TSSCI)(摘要) |
49 |
甯應斌,“現代死亡的政治”,《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年9月,頁1- 45。(NSC89-2411-H-008-012) (摘要 、全文) |
50 |
甯應斌,”排斥的公民社會:公民治理與「文化戰爭」”,Rethinking and Recasting Citizenship: Social Exclusion and Marginality in Chinese Societies,公民身分的再思與打造:華人社會的社會排斥與邊緣性。譚若梅、古學斌、江紹祺(編)。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政策研究中心出版,2005年4月,頁3-26。(NSC 93-2411-H-008-018)(有評審之論文集)(全文) |
51 |
甯應斌,“再論性工作與現代性──高夫曼式的詮釋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期,2004年9月,頁141-224。(NSC 91-2411-H-008-004)(TSSCI)(摘要) |
52 |
甯應斌,“性工作與現代性──現代自我的社會條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3期,2004年3月,頁85-143。(NSC 91-2411-H-008-004)(TSSCI)(摘要) |
53 |
甯應斌,“跨性別美學初探:晚期現代性與漂浮的性感”,《跨性別》,何春蕤編,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2003年十一月,頁283-312。 |
54 |
甯應斌,“性工作是否為「工作」?──馬克思的商品論與性工作的社會建構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期,2002年6月,頁87-139。(ISSN:10219528)(NSC87-2411-H-008-002-D5)(TSSCI)。
台社2002版本收入《異議》讀本,陳光興編,台灣社會研究叢刊,2008年9月。99-144。(摘要,全文,2008新版本) |
55 |
甯應斌,“性倫理及其外”(全文),《哲學雜誌》季刊33期,2000年8月,62-75。增補版更名為<性,無須道德:性倫理與性批判>,收錄於拙著《性無須道德》,55-68。 |
56 |
甯應斌,何春蕤,“邁向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性教育:教育就是性教育,性教育就是教育”,《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何春蕤編,台北:麥田,2000年,373-398。 |
57 |
甯應斌,“「騷擾侵害」的現代性與公民政治:「性騷擾/性侵害」的性解放”(摘要),《性∕別研究》56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9年六月,238-272。 |
58 |
甯應斌,“從虐待、惡待到誤待兒童:“Child Abuse”的翻譯與「兒童性侵害」的政治” ,《性/別研究》56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9年六月,273-282。 |
59 |
甯應斌,“性騷擾的共識建構與立法:對吳敏倫觀點的回應” (摘要),《性/別研究》56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9年六月,293-315。 |
60 |
甯應斌,“政客的性道德與國家的理性化”(全文、簡體) ,《性/別研究》56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9年六月,444-454。 |
61 |
甯應斌,“省籍政治與公娼政治”(摘要),《性/別研究》56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9年六月,455-458。 |
62 |
甯應斌,“威而鋼論述的分析:現代用藥與身體管理”(全文,摘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3期,1999年三月,225-252。 |
63 |
甯應斌,“Harding的女性主義立場論”(全文,NEW附2000年後記),《哲學論文集》,1998年十二月,中研院社科所出版,261-296。 |
64 |
甯應斌,“性解放思想史的初步札記:性政治、性少數、性階層”(摘要,全文),《性/別研究》34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8年九月,179-234。 |
65 |
卡維波,”什麼是酷兒?”(全文、簡體),《性/別研究》34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8年九月,32-46。 |
66 |
甯應斌,“性工作的性與工作:兼駁反娼女性主義”(摘要),《性/別研究》1&2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8年元月出版,240-263。收入《性工作:妓權觀點》,台北:巨流,2001四月,255-279。 |
67 |
甯應斌,“同性戀∕性工作的生命共同體:理論的與現實的連帶”(摘要),《性/別研究》1&2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8年元月出版,264-310。 收入《性工作:妓權觀點》,台北:巨流,2001年四月,281-325。新版本收入《批判的性政治》,朱偉誠編,台灣社會研究叢刊,2008年9月。341-379。 |
68 |
甯應斌,“從男性沙文主義到性沙文主義:評當前台灣主流婦運的路線”(摘要),《性/別研究》1&2期合刊,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1998年元月出版,178-192。收入《性工作:妓權觀點》,台北:巨流,2001年四月,189-203。 |
69 |
甯應斌,“獨特性癖與社會建構:邁向一個性解放的新理論”(摘要,全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期,1997年06月。67-128。(NSC85-2411-H-008-002-D5)(TSSCI)。本文同時發表於《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何春蕤編,元尊文化,1997年。109-190。之後收入《批判的性政治》,朱偉誠編,台灣社會研究叢刊,2008年9月。35-86。 |
70 |
甯應斌,“試論美國應用倫理學的興起條件:有關應用倫理學的一些爭論及對第三世界的啟示”(摘要,全文),《第四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選集:哲學篇》,1995年十月。53-77。 |
71 |
甯應斌, “Althusser's Structuralist Model,”(摘要,全文),《人文學報》12(1994.6):131-143。 |
72 |
甯應斌,“作為應用哲學的本土科學哲學:知識/權力的主題與通識教育”(摘要,全文),《當代》 87(1993.7):108-121. , |
73 |
甯應斌,“知識/權力:作為新科學哲學的一個主題”(摘要,全文),《人文學報》 11(1993.6):85-115。 |
74 |
卡維波, “期待另一個弗洛姆”(全文),《當代》57:92-106。1991年一月。 |
75 |
甯應斌,“田立克、聖經批判學、聖經闡釋學:什麼是神學”,《當代》31:16-28。1988年十一月。 |
76 |
卡維波,“一個哲學的未來”(紐約)《知識份子季刊》,4.2:14-17。1988.wi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