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一部傳遞平等精神的國語辭典

報告人: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林宜慧


對於教育部國語辭典收錄關於愛滋相關用詞並提出解釋的用心,本會絕對是持肯定的態度,但是,正因為教育部編定版本,相較於其他民間版本,顯然更具有指標性作用與意義,因此,我們必須指出其中的不妥之處,在此加以說明,並呼籲教育部有關單位審慎考量,作適切修訂。以下簡單提出幾個例子說明:

【愛滋病】

教育部國語辭典版 本會建議版 說明
解釋 由愛滋病病毒所引起的疾病。能破化壞人類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初期癥狀包括淋巴腺腫、體重遽降、夜間盜汗、持續發燒等癥狀,並併發卡波西式肉瘤、肺囊蟲肺炎等疾病。會藉由血液及性行為等傳染。目前尚無法根治。

由愛滋病病毒所引起的疾病。能破化壞人類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

初期癥狀描述刪除

會藉由血液及危險性行為等傳染。目前尚無法根治。

1.愛滋「初期癥狀」為有其不確定性,且易產生誤導作用,建議刪除。

2.性行為中,只有危險性行為會導致愛滋的傳染,安全性行為不會,宜作區隔以免以偏蓋全。
例句 愛滋病已成為本世紀最可怕的疾病,我們應該多吸收相關的防治資訊。 愛滋感染可以藉由每個人安全性行為的實施與推廣,得到良好的預防功能。

【帶原者】

教育部國語辭典版 本會建議版 說明
解釋 受到病原感染後,自身不會發病,也不會產生抗體,但會將病原傳染給他人的人。如B型肝炎帶原者、愛滋病帶原者。 目前臺灣地區慣稱感染愛滋者之慣用語為愛滋「感染者」,非愛滋「帶原者」。 「帶原者」一詞有「攜帶而欲散播」之意,隱含愛滋感染者隨時可能惡意散播病毒之語意,人們必須敬而遠之,愛滋感染者不可親近。

其他諸如【尋芳問柳】、【如火燎原】、【特效藥】等詞彙,辭典中使用的例句皆呈現愛滋的恐怖與可怕面,本會認為,若加以適當的修改,以無歧視、中性、甚至具有衛教功能的例句取代,除做為辭典之解釋功能外,定能達到更快速更廣泛的平權概念傳達。下表說明:

教育部版 本會建議版
【尋芳問柳】 衛生單位警告那些喜歡至外尋芳問柳的遊客,可能得到愛滋病 衛生單位警告那些喜歡至外尋芳問柳的遊客,如果忽略保險套的使用,可能得到性傳染病。
【如火燎原】 愛滋病如火燎原,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人人聞之變色。 有鑑於美伊戰爭一觸即發,全球各地的反戰人士積極發起的反戰運動,如火燎原般展開。
【特效藥】 到目前為止,愛滋病並無特效藥可以療治。 全球的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發愛滋病的特效藥,幫助愛滋感染者。



我們認為平權觀唸的建立,必須從根基做起,而它會呈現在各個不同的面向上。教育部國語辭典作為一部國家性的指導工具,我們期待它所能發揮的,不只是針對單一詞彙的解釋舉例,更重要的是透過文字的詮釋與教育力量,將平等的精神與寬廣的胸襟潛移默化給我們的下一代。

 

回首頁專題討論國際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