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ita的迷魅

在此提供《Lolita》小說的主要情節。


在少年時期,與一個十多歲的少女發生了刻骨銘心的初戀。這段短暫的戀情,因為少女的早夭而告中斷,但是,對少女身體特有的迷戀卻伴隨男主角韓伯特的一生。韓伯特-這位侃侃訴說自己犯罪過程的男主角是位法國人,他把自己描述成一個英俊的中年人,對十來歲左右的性感少女有著無法自拔的迷戀。他繼承了一大筆遺產之後,移居美國新英格蘭的一個小鎮,房東太太Charlotte是個寡婦,有個12歲的女兒,令韓伯特簡直是神魂顛倒。他遇到了他心目中的Lolita,一個充滿熱情與少女特有的狡猾的女孩,年僅12,天真、挑逗、明亮、邪惡、成熟集於一身。


韓伯特對未臻發育成熟的青少女有著依賴與癖好的心理,納博可夫有十分精彩的描繪。韓伯特為了接近這個小女孩,假意與她的母親Charlotte結婚。本以為能夠與Lolita長相廝守,但是寡婦發現了他卑鄙的目的,對韓伯特崇拜愛慕不已的寡婦,一天看了韓伯特的日記,知道韓伯特對女兒有變態的感情不說,自己在其眼中又醜又胖、愚笨、遲鈍,是隻令人噁心的老母狗之外,根本是塊絆腳石!她傷心且氣急敗壞地奔出屋子,被一輛疾馳而過的汽車撞死。


韓伯特欺騙Lolita與他一起旅行。在鄉村旅店,韓伯特如願以償地占有了Lolita的身體,但他也陷入了與這個詭計多端、喜怒無常的女孩的戰鬥中。不肯順從韓伯特心願的Lolita,時常給他出各種難題,留戀在布滿地獄火焰的天堂中,韓伯特每天都躲避警察與世人的追捕。終於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Lolita離開了他,永遠的離開了!他一廂情願地認定的所謂愛情在另一個成年男子的引誘下被輕易地打碎了。之後面對重新開始生活已為人婦的Lolita,韓伯特卻無法得到解脫。他找到了之前誘惑Lolita的男人,開槍將他擊斃,自己也坦然地面對追捕而來的警察。韓伯特對她有著情感上和肉體上控制的慾望,不過,納博可夫本人的態度,卻會令許多評論家啞然:道不道德或情色的與否,都不是他想關注的重點。


《Lolita》的特別就在於,它用誠懇的(還有譏諷的)語調講述,但卻不為其行為辯駁:別忘了,是韓伯特自己述說他是如何毀了一個少女的童年的。表面上,他控制了Lolita,靠著糖果、零用金的賄賂加以威脅利誘,使她跟他一起做這趟汽車旅行。但也不止一次,韓伯特流下絕望的淚水:當他覺得就快要失去她時,他的世界就會快要崩塌。在溫柔與粗暴的情緒、無助地依賴和滿佈的疑心中,這又是個令人心傷的慾望之旅。隨著韓伯特的真情告白,而陷落與清醒的同時,又不禁為作者的敘述安排感到佩服。納博科夫豐富多樣的詞藻和描寫方式,確立了《Lolita》的價值,他在慌亂與亢奮的情態中表達了社會中一些真實的現象和心理層面,又在真實中,寫下了所有事件的模糊性和可疑性(包括主角的懺悔)。


Lolita是一個印記,烙在浪漫與掙扎、靈與欲、道德與敗壞的男人身上。攸關淫慾、占有、嫉妒等赤裸裸的愛慾,而這個難以見容的不倫之愛。以前是眾人三緘其口的禁忌,文字與影像的幽冥界,現在則總是難逃聳動誇張的濫情處理,要不是浪漫得太唯美,就是反抗得太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