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研究室成立於1995年,1996年就主辦了第一屆四性研討會,以人文社會之性/別學術研究眼界及活力,挑戰當時還是由醫療公衛主導的性學領域,轟動一時。會後將該次會議開疆闢土的多篇論文收整合書,就此展開我們的學術論述出版工作。
1997.11 《性/別研究的新視野》(上、下兩冊)(遠流元尊文化),228+324頁,
獲行政院新聞局87年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優良推薦書。 
然而1996年底彭婉如命案與1997年初白曉燕命案廣泛引起社會對女性安全的關注,也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腳步。為了在教育部政策所帶動的潮流中注入自由解放的觀點,性/別研究室積極舉辦了一連串性別平等教育的研習營隊,透過和第一線的中小學教師互動來生產更為貼近師生需求的教育材料。1997年12月,我們推出了《性/別教育通訊》這份小刊物,由何春蕤帶著當時大學部一些熱衷性/別運動的同學執筆,並且製作鮮活的插圖,為中小學教師提供輕鬆但務實的性/別教育交流。
1997.12 「性/別教育通訊」第一期,42頁 
1998.04 「性/別教育通訊」第二期,44頁 
1998.08 「性/別教育通訊」第三期,48頁 
1998.12 「性/別教育通訊」第四期,48頁 
1999.04 「性/別教育通訊」第五期,52頁 
定期的出版工作意味著更多的人力投入,這個團隊同時也接下桃園縣教育局的委託,撰寫教師的性/別教育閱讀材料,這個任務也給了我們機會有系統的思考我們所想要的性/別教育。不過,官方出版總是有著各種限制,為了更為徹底完整的表達我們的觀點,團隊重新改寫充實,開創了許多新穎的思考,推出一本針對當下性/別教育的專書。
1998.10 「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278頁 
在此同時,1997年臺北公娼被廢事件引發社會爭議與女性主義對此議題的不同意見,也反映出本地相關娼妓的學術論述往往與社會淨化力道合流,形成對邊緣的簡化認知。為豐富本地對邊緣性/別議題的認知,對抗以病理化、問題化、罪犯化為主的論述傾向,我們決定也投入學術期刊《性/別研究》的生產,以開拓累積新的觀點,創刊號就以「性工作」為主題。後因內容豐富,改以兩期合併出刊為一本,專注於本地重大性/別議題:
1998.03 「性工作:妓權觀點」專題,336頁
1998.09 「酷兒:理論與政治」專題,366頁 
1999.06 「性騷擾性侵害之性解放」專題,460頁
在學術刊物生產的同時,我們也沒有放下普及的性/別教育。1999年初,我們受桃園縣教育局之託,製作中小學學生的性別教育讀物,團隊決定以最風行的漫畫形式來呈現我們的觀點。從撰寫故事到一筆一劃的畫出每一格漫畫,團隊費盡心血,成果通過審核後印刷14萬冊,分發縣內中小學,我們也感到十分欣慰。不料,政黨鬥爭下的民意代表作秀,荒謬的把這本漫畫刻劃為黃色刊物,迫使教育局回收大部分已經分發出去的漫畫。現在我們把原書上網,歡迎公評。
1999.03 「青春之性/別快報」,80頁 
1997-1999年性/別研究室的出版工作既多樣也頻繁,壓力非常大,考量我們人力有限,又不想放下學術研究工作,我們忍痛停止了《性/別教育通訊》,專心投入學術生產。但是期刊的生產固然有其機動性和聚焦效應,然而也大幅加快了自力出版的經費需求、編輯排版的人力需求、行銷通路的侷限和困難、期刊在書店貨架上的時效限制等等問題。我們遍尋出版通路,初步開始嘗試與坊間出版社合作出版四性研討會的論文集。
2000.04《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麥田文化),332頁 
2000.04《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麥田文化),402頁 
稍後尋得巨流文化出版社的支援,將期刊出版業務轉型為「性/別桃學」系列專書,交由巨流出版,並邀約島內研究有成的學者將其著作加入出版行列,推動新的性/別研究視野。
2001.04《性工作:妓權觀點》(再版),348頁
2001.06《同志研究》,302頁
2001.11《帶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趙彥寧著),245頁
2002.01《從洋鬼子到外勞:國族/性/別與華語文教學》(李惠敏著),294頁
不過,適逢島內經濟長期不景氣,學術出版市場面臨萎縮,巨流無以為繼。為持續積累性/別研究室之出版工作及學術影響力,我們決定將出版業務收回自理,以「性/別研究期刊書」的形式推動出版如下:
2003.04《性工作研究》,454頁
2003.11《跨性別》,392頁,獲誠品好讀雜誌2004最佳獨立出版獎。
並獲得中國時報2005.11選入主題書展。
2004.12《性工作與現代性》,216頁
2004.12《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252頁
2005.10《性政治入門︰臺灣性運演講集》,416頁
2006.10《動物戀網頁事件簿》,536頁
2007.06《罔兩問景︰酷兒閱讀攻略》,304頁
2007.11《性無須道德:性倫理與性批判》,340頁
2008.08《色情無價:認真看待色情》,331頁
2009.05《男公關:男性氣質研究》,416頁
2007年起,邀請海內外重量級學者組成性/別研究叢書編輯評審委員會,使得性/別的出版工作邁另一個里程碑。委員名單如下:
臺灣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謝臥龍教授
臺灣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 劉人鵬教授
臺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丁乃非教授
北京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 潘綏銘教授
北京社會科學院家庭與性別研究室 李銀河教授
廣州中山大學婦女與社會研究中心 艾曉明教授
目前,性/別研究室的出版成品已遍佈臺灣、香港、及中國大陸重點大學的圖書館,也向英美設有東亞圖書館的知名大學贈書,進一步打開國際交流與聯繫。另外,配合電子化的大趨勢,未來我們的出版品都會一一上網以嚮讀者。
如果對我們的出版品有興趣,歡迎您來信 ophelia@ncu.edu.tw 蔡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