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ustom Search

性/别研究室成立于1995年,1996年就主办了第一届四性研讨会,以人文社会之性/别学术研究眼界及活力,挑战当时还是由医疔公卫主导的性学领域,轰动一时。会后将该次会议开疆辟土的多篇论文收整合书,就此展开我们的学术论述出版工作。

1997.11性/别研究的新视野》(上、下两册)(远流元尊文化),228+324页,
                   获行政院新闻局87年金鼎奖社会科学类优良推荐书。

然而1996年底彭婉如命案与1997年初白晓燕命案广泛引起社会对女性安全的关注,也推动性别平等教育的脚步。为了在教育部政策所带动的潮流中注入自由解放的观点,性/别研究室积极举办了一连串性别平等教育的研习营队,透过和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交互来生产更为贴近师生须求的教育材料。199712月,我们推出了《性/别教育通信》这份小刊物,由何春蕤带着当时大学部一些热衷性/别运动的同学执笔,并且制作鲜活的插图,为中小学教师提供轻松但务实的性/别教育交流。

1997.12性/别教育通信”第一期,42
1998.04性/别教育通信”第二期,44
1998.08性/别教育通信”第三期,48
1998.12性/别教育通信”第四期,48
1999.04性/别教育通信”第五期,52

定期的出版工作意味着更多的人力投入,这个团队同时也接下桃园县教育局的委托,撰写教师的性/别教育阅读材料,这个任务也给了我们机会有系统的思考我们所想要的性/别教育。不过,官方出版总是有着各种限制,为了更为彻底完整的表达我们的观点,团队重新改写充实,开创了许多新颖的思考,推出一本针对当下性/别教育的专书。

1998.10性/别校园:新世代的性别教育”,278

在此同时,1997年台北公娼被废事件引发社会争议与女性主义对此议题的不同意见,也反映出本地相关娼妓的学术论述往往与社会净化力道合流,形成对边缘的简化认知。为丰富本地对边缘性/别议题的认知,对抗以病理化、问题化、罪犯化为主的论述倾向,我们决定也投入学术期刊《性/别研究》的生产,以开拓累积新的观点,创刊号就以“性工作”为主题。後因内容丰富,改以两期合并出刊为一本,专注於本地重大性/别议题:

1998.03性工作:妓权观点”专题,336
1998.09酷儿:理论与政治”专题,366
1999.06 性骚扰性侵害之性解放”专题,460

在学术刊物生产的同时,我们也没有放下普及的性/别教育。1999年初,我们受桃园县教育局之托,制作中小学学生的性别教育读物,团队决定以最风行的漫画形式来呈现我们的观点。从撰写故事到一笔一划的画出每一格漫画,团队费尽心血,成果通过审核后印刷14万册,分发县内中小学,我们也感到十分欣慰。不料,政党斗争下的民意代表作秀,荒谬的把这本漫画刻划为黄色刊物,迫使教育局回收大部分已经分发出去的漫画。现在我们把原书上网,欢迎公评。

1999.03青春之性/别快报”,80

1997-1999年性/别研究室的出版工作既多样也频繁,压力非常大,考量我们人力有限,又不想放下学术研究工作,我们忍痛停止了《性/别教育通信》,专心投入学术生产。但是期刊的生产固然有其机动性和聚焦效应,然而也大幅加快了自力出版的经费须求、编辑排版的人力须求、行销通路的局限和困难、期刊在书店货架上的时效限制等等问题。我们遍寻出版通路,初步开始尝试与坊间出版社合作出版四性研讨会的论文集。

2000.04性/别政治与主体形构》(麦田文化),332
2000.04从酷儿空间到教育空间》(麦田文化),402

稍后寻得巨流文化出版社的支持,将期刊出版业务转型为“性/别桃学”系列专书,交由巨流出版,并邀约岛内研究有成的学者将其着作加入出版行列,推动新的性/别研究视野。

2001.04性工作:妓权观点》(再版),348
2001.06同志研究》,302
2001.11带着草帽到处旅行:性/别、权力、国家》(赵彦宁着),245
2002.01从洋鬼子到外劳:国族/性/别与华语文教学》(李惠敏着),294

不过,适逢岛内经济长期不景气,学术出版市场面临萎缩,巨流无以为继。为持续积累性/别研究室之出版工作及学术影响力,我们决定将出版业务收回自理,以“性/别研究期刊书”的形式推动出版如下:

2003.04性工作研究》,454
2003.11跨性别》,392页,获诚品好读杂志2004最佳独立出版奖。
                  并获得中国时报2005.11选入主题书展。
2004.12性工作与现代性》,216
2004.12身体政治与媒体批判》,252
2005.10性政治入门︰台湾性运演讲集》,416
2006.10动物恋网页事件簿》,536
2007.06罔两问景︰酷儿阅读攻略》,304
2007.11性无须道德:性伦理与性批判》,340
2008.08色情无价:认真看待色情》,331
2009.05男公关:男性气质研究》,416

2007年起,邀请海内外重量级学者组成性/别研究丛书编辑评审委员会,使得性/别的出版工作迈另一个里程碑。委员名单如下: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性别教育研究所 谢卧龙教授
台湾清华大学亚太/文化研究室 刘人鹏教授
台湾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 丁乃非教授
北京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潘绥铭教授
北京社会科学院家庭与性别研究室 李银河教授
广州中山大学妇女与社会研究中心 艾晓明教授

当前,性/别研究室的出版成品已遍布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重点大学的图书馆,也向英美设有东亚图书馆的知名大学赠书,进一步打开国际交流与联系。另外,配合电子化的大趋势,未来我们的出版品都会一一上网以向读者。

如果对我们的出版品有兴趣,欢迎您来信 ophelia@ncu.edu.tw 蔡小姐

回首页  |  地理位置  |  English  |  日本语
320-中坜市中大路300TEL:886-3-4262926, FAX:886-3-4262927, e-mai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Sexualities Dept. of English,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No. 300, Jungda Rd.,
Jungli City, Taoyuan, Taiwan 320 (Hours:9:30am-5:30pm, Mon-F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