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著作年表 ] [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此表依漢語拼音排列。

直接引用書目

———,1943,〈寫在前面〉,「老處女變態生活談」,《婦女雜誌》,年9月第4卷第9期,頁32。
———,1972,《馬克斯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中國現代文學史》,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4,《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集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4,《中國文學大辭典7》,臺北:百川書局。
———,1995,《我們是女同性戀》,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廬隱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
鮑家麟等,1990,《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西蒙‧波娃(Beauvoir,Simone de)著、陶鐵柱譯,1999,《第二性》,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波羅奢館,1919,〈獨身主義之研究〉,《婦女雜誌》,第5卷第2號,頁3~5。
蔡登山,1998,〈人間花草太匆匆——悼廬隱〉,《幼獅文藝》,第85卷第2期,頁50~54。
蔡玫姿,1998,〈發現女學生——五四時期通行文字女學生角色之呈現〉,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蔡英俊,1997,〈中國古典文學思想中的含蓄詩學〉(「The Formation of the Poetics and It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Ying-chun Tsai, Text, 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ern and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Center for British and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2001,《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和「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柯采新(Calhoun,Cheshire)著、張娟芬譯,1997,《同女出走》,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卡賓塔(Carpenter)原著、沈澤民譯,1923,〈同性愛與教育〉,《教育雜誌》,第15卷第8號,頁1~10。
曹惠民,1981,〈廬隱小說風格隨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輯,頁265~275。
崔淑琴,1995,〈來自夏娃靈魂深處的呼喚——廬隱、張潔婚姻愛情小說之比較〉,《喀什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總第58期),頁85~89。
常立霓,1998,〈廬隱的情愛世界——兼與郁達夫比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期,頁184。
陳柏林,1994,〈自我抒寫背後的敘事策略——試論現代主觀抒情小說直接抒情模式的敘事構成〉,《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7~11。
陳東原,1990,《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上海書店。
陳鶴琴,1920,〈男女婚姻問題之研究〉,《東方雜誌》,第20卷第4號,頁103~108。
陳暉,1999,〈中國現代小說發展進程中的外來影響〉,《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年第21卷第2期,頁7~15。
陳曉蘭,1999,《女性主義批評與文學詮釋》,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
陳引馳、楊揚、傅杰編,1996,《文人畫像——名人筆下的名人》,上海:三聯書店。
Culler,Jonathan,1997,Literar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卡勒(Culler,Jonathan)著、李平譯,1998,《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丁丁,1933,〈為了「獨身主義」〉,《申報》,12月8日,頁1。
丁玲,1995,《在黑暗中》,上海: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丁乃非、劉人鵬,1999,〈罔兩問景Ⅱ:鱷魚皮、拉子餡、半人半馬邱妙津〉,《第三屆「性/別政治」超薄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頁1~26。
杜學元,1995,《中國女子教育通史》,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董小玉,2000,〈現代女性文學三十年鳥瞰〉,《呼蘭師專學報》,第16卷第3期,頁40~45。
范橋 葉子編,1993,《廬隱散文》,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范玉吉編選,1999,《廬隱小說:何處是歸程》,上海:古籍出版社。
方化禕,1994,〈靈魂的「放逐」——「五四」小說中的「孤獨者」形象初探〉,《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5期,頁85~89。
奉仁英,1999,〈廬隱的書信體和日記體小說的敘事分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頁126~136。
弗洛伊德(Freud,Sigmund)著、林克明譯,1990,《性學三論 愛情心理學》,臺北:志文出版社。
傅瑛,2000,〈女高師散文創作論——兼談中國現代女性散文的發端〉,《淮北煤師院學報》,第21卷第4期,頁11~16。
紀爾曼(Gilmont)夫人著、仲雲譯,1925,〈一夫一婦制的趨勢〉,《婦女雜誌》,第11卷第1號,頁88~93。
高山,1924,〈評女性中心說〉,《婦女雜誌》,第10卷第3號,頁444~447。
顧明道,1922,〈嫁後之嫁後〉,《禮拜六》,155期,67~71。
郭春林,1993,〈廬隱小評——兼談歷史人物的一種研究方法〉,《文藝理論與批評》,第1期(總第39期),頁79~83。
郭立誠,1986,《中國婦女生活史話》,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
寒梅女士,1925,〈從小學到高師〉,《婦女雜誌》,第11卷第6號,頁954~959。何春蕤編,1997,《性/別研究的新視野(上)》,臺北:元尊文化。
———編,2000,《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臺北:麥田出版社。
賀玉波,1936,《中國現代女作家》,上海:復興書局。
古屋登代子著、薇生譯,1925,〈同性愛在女子教育上的新意義〉,《婦女雜誌》,第11卷第6號,頁1064~1069。
胡淑雯,1995,〈異女出櫃〉,《婦女新知》,第158期,頁13~16。
胡曉燕,1999,〈對女性意識的發掘和探尋——試論廬隱的女性小說〉,《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0卷第4期,頁90~94。
胡穎峰,2000,〈「五四」文化傳統與女性寫作〉,《江西社會科學》,第6期,頁15~19。
黃廬隱,1934,《廬隱自傳》,上海:第一齣版社。
黃人影編,1933,《當代中國女作家論》,上海:光華書局。
黃英(阿英)編,1931,《現代中國女作家》,上海:北新書局。
傑姆遜(Jameson,Fredric)講演、唐小兵譯,1997,《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紀大偉主編,1997,《酷兒啟示錄:臺灣當代QUEER論述讀本》,臺北:元尊文化。
?利彥編述、李達譯,1992,《女性中心說》,上海:商務印書館。
簡家欣,1996,〈喚出女同志:九0年代臺灣女同志的論述形構與運動集結〉,臺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九十年代臺灣女同志的性別抗爭文化:T婆角色的解構、重構與超越〉,性批判研討會,東吳大學社會系女性學學會。
———,1997〈書寫中的現身政治——九0年代同志言說戰場的流變〉,《聯合文學》,第13卷第4期,頁66~69。
簡瑛瑛,1997,〈何處是(女)兒家?試論中國現代女性文學中的同性情誼與書寫〉,《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5期,頁137~153。
———,1998,《何處是女兒家》,臺北:聯合文學。
金潔,1999,〈躑躅於「叛道」與「守道」之間——試論二三十年代閨閣文學〉,《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1期,頁24~31。
金文野,2000,〈女權意識與中國現代女作家的創作追求〉,《中洲學刊》,第4期(總第118期),頁113~115。
慨士,1925,〈同性愛和婚姻問題〉,《婦女雜誌》,第11卷第5號,頁727~729。
康有為,1956,《大同書》,北京:古籍出版社。
柯興,1987,《風流才女——石評梅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2,《風流才女——石評梅傳》,北京:華藝出版社。
孔范今,1997,(對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一種歷史考察),《文藝爭鳴》,第2期,頁37~51。
克魯泡特金(Kropotkin,Pietro)著、天均等譯,1977,《無政府主義》,臺北:帕米爾書店。
Larson,Wendy,1993,」Female Subjectivity and Gender Relations: The Early Stories of Lu Yin and Bing Xin.」 Politics, Ideology, and Literary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Eds. Liu Kang and Xiaobing Tang.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p124~143.
—————,1998,Women and Writing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雷良波、陳陽鳳、熊賢軍,1993,《中國女子教育史》,武漢:武漢出版社。
冷的,1915,〈酒徒別傳〉,《禮拜六》,第52期,頁16。
李大釗,1933,《守常文集》,上海:上海書店。
李馮,1995,〈廬隱之死〉,《收穫》,第1期,頁174~189。
李國英、劉志梅,1997,〈論廬隱小說中的知識女性形象〉,《天中學刊》,第12卷第4期,頁32~34。
黎歡,1998,〈女性解放的困境——談現代文學傳統女性形象〉,《韶關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1期,頁64~69。
李繼凱,1999,〈東漸又消逝的女神——20世紀中國女權主義文學思潮一瞥〉,《社會科學輯刊》,第6期(總第125期),頁143~146。
李金榮,1995,〈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發展〉,《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91~96。
李立明,1977,《中國現代六百作家小傳》,香港:波文書局。
李玲,1998,〈廬隱的覺悟與沈迷〉,《福建論壇》(文史哲版),第3期,頁48~49。
——,1998,〈青春女性的獨特情懷——「五四」女作家創作散論〉,《文學評論》,第1期,頁51~61。
李玲珍,1998,〈夏娃,走出伊甸園——中國現代女性文學衍變歷程〉,《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13~16。
李明明,2000,〈論中國女性作家及作品中的女性困境〉,《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頁44~47。
李兆民,1925,《中國過渡時代的家庭》,上海:廣學會。
梁惠娟,2001,〈女性散文主體意識的反思〉,《光明日報》,9月19日。
———,2001,〈幸福的彼岸在哪裡——論20世紀女性文學追尋理想愛情的心路歷程〉,《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3期,頁111~114。
林丹婭,1998,〈一種敘事:關於異性愛與同性愛〉,《東南學術》,第5期,頁20~27。
林偉民編選,2001,《海濱故人廬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林政華,1990,〈廬隱生平事蹟與作品繫年考辨〉,《中國書目季刊》,第24卷第2期,頁71~93。
凌叔華,1984,《凌叔華小說集1》,臺北:洪範書店。
劉傳霞,1999,〈姊妹之邦:一條艱難的女性自我救贖之路〉,《濟南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頁11~13。
劉光宇、冬玲,2000,〈女性角色演變與中國婦女解放——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的文化透視〉,《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169期),頁10~14。
劉亮雅,1997,〈愛慾、性別與書寫:邱妙津的女同性戀小說〉,《中外文學》,第33期,頁8~30。
———,1997,〈九0年代臺灣的女同性戀小說——以邱妙津、陳雪、洪凌為例〉,《中外文學》,第32期,頁115~129。
———,1998《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臺北:元尊文化。
———,2000,〈臺灣同志小說中的多樣性別〉,《誠品好讀》,第5期,頁16~18。
劉人鵬,2000,〈「西方美人」慾望裡的「中國」與「二萬萬女子」——晚清以迄五四的國族與「婦女」〉,《清華學報》,第1期新30卷。
———,2000,《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0,〈尋找遺失的女同性戀與T婆文字〉,《誠品好讀》年11月第5期,頁19~21。
———,2000,〈傷逝與暴亂:讀《八王子遺書》〉,《女「性」主體的另類提問PartⅡ跨性別小型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劉人鵬、丁乃非,1998,〈罔兩問景:含蓄美學與酷兒攻略〉,《性/別研究》第3、4期合刊〈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頁109~155。
劉思謙,1993,《「娜拉」言說——中國現代女作家心路歷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性〉,《文藝研究》,第1期,頁90~101(另載《文藝理論》,1998年第4期)。
柳易江,1993,〈簡論廬隱的女性主義文學〉,《江西社會科學》,第9期,頁41~44。
龍泉明,1994,〈從「古典」向「現代」的轉換——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作家的人格建構〉,《中洲學刊》,第2期,頁79~85。
陸華,1995,〈論中國現代女作家的創作追求〉,《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10期,頁39~40。
盧君,1996,《廬隱新傳——驚世駭俗才女情》,北京:新潮社。
盧啟元、徐志超選評編輯,1992,《蘇雪林、凌淑華、廬隱、馮沅君》,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賞析26,臺北:海風出版社。
廬隱,1925,《海濱故人》,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4,《象牙戒指》,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玫瑰的刺》,上海:中華書局。
——,1947,《靈海潮汐》,上海:開明書店。
——,1947,《雲蘿姑娘》,臺北:啟明書局。
——,1956,《野心男子的日記》,香港:雨毫書店。
——,1957,《父親》,臺北:啟明書局。
——,1957,《或人的悲哀》,臺北:啟明書局。
——,1957,《廬隱選集》,臺北:北星出版社。
——,1957,《徬徨》,臺北:啟明書局。
——,1968,《廬隱選集》,臺北:琥珀出版社。
——,1978,《東京小品》,臺北:九思出版社。
——,1985,《海濱故人、歸雁》,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東京小品》,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月夜孤舟》,海口市:海南出版社。
——,1998,《海濱故人》,臺北:九儀出版社。
廬隱、李唯建合著,1932,《雲鷗情書集》,上海:神州國光社。
廬隱著、任海燈選編,1998,《麗石的日記》,北京:燕山出版社。
呂美頤、鄭永福著,1990,《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
馬新國,1994,〈評女權批評、新歷史批評及後現代主義文學理論的發展特徵與趨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17~25。
華萊士‧馬丁(Martin,Wallace)著、伍曉明譯,1990,《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
Marcus,Eric著、林賢修譯,1997,《當代同性戀歷史(一)》,臺北:開心陽光出版有限公司。
矛鋒,1996,《同性戀美學》,臺北:揚智文化。
——,1996,《同性戀文學史》,臺北:漢忠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毛尖,1996,〈張愛玲與女性寫作〉,《作品》文學月刊,第2期(總376期),頁75~79。
梅,1944,〈我們為什麼要結婚〉,《健康生活》,第3期,頁115。
梅生編,1989,《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上海:上海書店。
某夫人編,1944,《某夫人信箱》,上海:萬象書局。
托裡‧莫伊((Moi,Toril)著、陳潔詩譯,1995,《性別/文字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
孟悅、戴錦華合著,1993,《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文化。
中田香涯著、幼雄譯,1922,〈男性的女子和女性的男子〉,《婦女雜誌》,第8卷第2號,頁61~63。
念秋,1926,〈我也來談談〉,《婦女雜誌》,第12卷第7號,頁96~97。
白瑞梅(Parry,Amie),1999,〈尋找(看不見的)婆遺失的辯證:陳雪的反寫實、反含蓄〉(A Search for the Lost Dialectics of the Invisible Po: Chen Xue』s Anti-Realism and Anti-Reticence),《第三屆「性/別政治」超薄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頁1~12。
潘乃穆、潘乃和編,2000,《潘光旦文集》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Peng Hsiao-yen(彭小妍),1995,」The New Woman:May Fourth Women』s Struggle, Self-Liberation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6期,頁259~337。
———,1994,〈五四的「新性道德」—女性情慾論述與建構民族國家〉,《近代婦女史研究第3期》。
皮述民、邱燮友、馬森、楊昌年合著,1997,《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
萍君,1933,《談女人》,上海:益華書局。
錢谷融主編、王曉明選編,1986,《文學研究會評論資料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錢虹編,1985,《廬隱選集》,福建:人民出版社。
——編,1989,《廬隱集外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青長榕、馬士慧、黃筱娜、劉宗堯編著,1989,《中國婦女運動史》,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
Radicalesbians(基進女同性戀)、張君玫摘譯,1995,〈女人認同女人〉,《婦女新知》,第158期,頁2~4。
任一鳴,1997,《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
阮學文,1941,〈知識婦女的獨身問題〉,《中央日報》,1月20日。
Sang,Tzelan Deborah(桑梓蘭),1996,」The Emerging Lesbian :Female Same-Sex Desi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Sedgwick,Eve Kosofsky, 1985,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ry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瑟廬,1920,〈近代思想家的性慾觀與戀愛觀〉,《婦女雜誌》,第6卷第10號,頁1~8。
司馬長風,1987,《中國新文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
蘇麗明,1996,〈廬隱及其小說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雪林,1959,〈《海濱故人》的作者廬隱女士〉,《中華日報》副刊,5月16日第21卷第10期。
———,1979,《二、三十年代的作家與作品》,臺北:廣東出版社。
———,1979,《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孫薆絲〈往事一瞥〉,《婦女雜誌》,1925年6月第11卷第6號,頁967~971。
孫次舟,1944,〈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中央副刊》,9月6~8日。
———,1944,〈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中央副刊》,11月15~17日。
宋曉萍,1996,〈女性情誼:空缺或敘事抑制〉,《文學評論》,第3期,頁60~66。
SY,1925,〈一年前的生活〉,《婦女雜誌》,第11卷第6號,頁943~945。
史書美,1994,〈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女性自白小說〉,《當代》,第95期,頁108~127。
沙蘭,1945,〈戀愛與結婚〉,《婦女雜誌》,第6卷第3、4號,頁10~11。
沈玲蓉,2001,〈論廬隱小說的悲哀風格〉,《安康師專學報》,第13卷第2期,頁31~33。
沈紹根、楊三平,1999,〈五四時期新式知識份子的家庭變革思潮〉,《求索》,第2期,頁113~117。
盛英,1994,〈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特徵〉,《婦女研究叢刊》,第2期,頁41~45。
唐弢,1998,《晦庵書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唐弢、嚴家炎主編,1982,《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唐寧麗,1998,〈試談五四女性文學的雙重文字〉,《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87~92。
滔滔,1925,〈男女同學中的女學生〉,《婦女雜誌》,第11卷第6號,頁980~981。
天廬,1925,〈生活的藝術與獨身主義〉,《京報》,2月4日第8號,頁67。
天錫,1923,〈讀後感——廬隱女士的「麗石的日記」〉,《小說月報》,第14卷第12期,頁1~2。
托婭,1995,〈廬隱的創作:一個獨特的世界〉,《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75~81。
馬西德‧發爾亭(Vaerting,Mathide)、馬西亞‧發爾亭(Vaerting,Mathias)著,余志遠譯,1989,《男女特性比較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據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影印)。
莫尼克‧維蒂格(Wadyka,Moneger)作、米蟲譯,1993,〈性/別〉,《島嶼邊緣》,第9期,頁41~46。
莫尼克‧維蒂格(Wadyka,Moneger)作、魏淑美譯,1993,〈異性戀思維(法統)〉,《島嶼邊緣》,第9期,頁48~52。
吳慧如女士,1925,〈女學生的快樂和苦悶〉,《婦女雜誌》,第11卷第6號,頁1050~1051。
汪成華,1995,《黑色蕾絲》,臺北:號角出版社。
王春翠女士,1925,〈女學生的過去現在及將來〉,《婦女雜誌》,第11卷第6號,頁1090~1099。
汪丹編,1998,《女性潮汐》,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德威,1993,《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
王定九編選,1937,《當代女作家小說》,上海:中央書店。
王富仁,1994,〈現代文學研究展望〉,《天津社會科學》,第2期,頁55~56。
王桂青,1998,〈「靈海潮汐」多起伏——試論廬隱散文的感情世界和藝術世界〉,《洛陽大學學報》,第13卷第3期,頁46~49。
王蕙瑛,1996〈高中女校的過去進行式——再現、自傳與歷史書寫〉,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麗,2000,〈中國近現代文學與讀者〉,《北京大學學報》,第1期第37卷(總197期),頁74~81。
王立信主編,1997 ,《聞一多文集》,海南: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
王麗英,1994,〈中國女性文學與婦女解放〉,《福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3期,頁18~23。
王維燊,1998,〈廬隱家世與生平事蹟拾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期,頁215~230。
王小春,2000,〈重讀廬隱——論廬隱對「五四」婦女解放運動的反思〉,《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年1月第1期,頁91~97。
王一力,1993,〈論廬隱的《海濱故人》〉,《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第5期(總46期),頁51~55。
王卓,1925,(讀者投書),《婦女雜誌》,十週年紀念號,頁290~191。
溫存超,1998,〈論廬隱散文的特色〉,《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頁64~66。
魏瑞芝,1923,〈吾之獨身主義觀〉,《婦女雜誌》,第9卷第2號,頁25~28。
惜秋,1926,〈女學生的結交〉,《婦女雜誌》,第12卷第7號,頁95~96。
肖鳳,1982,《廬隱傳》,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年2月。
——,1994,《廬隱、李唯建》,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8,〈廬隱:早開早謝的文壇之花〉,《21世紀》,第6期,頁38~39。
——編,1983,《廬隱》,香港:三聯書店。
肖鳳、孫可編,1983,《廬隱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小江,1926,〈女子獨身生活的研究〉,《婦女雜誌》,第12卷第11號,頁19~26。
小明雄,1997,《中國同性愛史錄》(增訂本),香港:粉紅三角出版社。
謝冰瑩,1936,《一個女兵的自傳》,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許德,2000,〈論廬隱早期小說的審美意蘊〉,《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頁424~429。
薛糖,1994,〈我們深深相愛,但絕不是「真正的」同性戀?〉,《婦女新知》,第148期,頁7~8。
玄之,1925,〈女學生的擇業問題〉,《婦女雜誌》,第11卷第6號,頁1045~1049。
易光,1997,〈女性書寫與敘事文學(下)〉,《文藝評論》,3月,頁19~22。
晏始,1923,〈男女的隔離與同性愛〉,《婦女雜誌》,第9卷第5號,頁14~15。
楊劍龍,1997,〈「上帝賜予了她悲觀的份子」——論基督教與廬隱的小說創作〉,《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82~89。
楊楊,1992,〈略論「五四」時期女作家的創作〉,《中國文學研究》,總第24期,頁98~104。
楊義,1998,《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楊振聲,1926,〈她為什麼發瘋了〉,《晨報副刊》,1月11日第1422號,頁13~14。
葉至善、葉至誠、葉至美編,1987,《葉聖陶集》,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殷慧編,1994,《廬隱:人生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應申,1935,〈獨身主義的看法〉,《申報》,2月17日,頁20。
游鑑明,2001,〈千山我獨行?廿世紀前半期中國有關女性獨身的言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9期,頁125~187。
游友基,1995,〈悲哀美:時代苦悶與女性苦悶的絕叫者廬隱〉,《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頁81~85。
郁達夫,1982,《郁達夫文集》,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于瑞桓,1999,〈振奮‧迷惘‧失落:五四女性文學論〉,《濟南大學學報》,第9卷第6期,頁49~52。
喻蓉蓉,1987,〈五四時期之中國智識婦女〉,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荻湧,2000,〈易卜生作品在中國的流傳極其影響〉,《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66~70。
月心,1936,〈獨身主義之錯誤(下)〉,《申報》,6月27日,頁18。
樂鑠,1994,〈易識的叛逆與解放話語——現代婦女文學中的獨身女性題材〉,《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36~39。
——,1996,〈跛足者的跋涉——關於現代女作家倚重愛情主題的一種思考〉,《鄭州大學學報》,第3期,頁87~91。
——,1997,〈20年代婦女文學遊戲態辯微〉,《鄭州大學學報》,第30卷第3期,頁104~108。
雲青女士,1925,〈男女同學中的女學生〉,《婦女雜誌》,第11卷第6號,頁977~979。
張法,1995,〈20世紀小說:模式及其沈浮〉,《北京大學學報》,第5期,頁62~67。
張鴻聲,1998,〈論中國現代小說中的都市女性〉,《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頁63~70。
趙景深,1929,〈同性戀愛小說的查禁〉,《小說月報》,第20卷第3期,頁611~612。
張娟芬,1995,〈LIKE A LESBIAN〉,《婦女新知》,第158期,頁8~10。
———,1998,《姊妹「戲」牆》,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0,〈女同社群的認同與展演:T婆美學風格〉,《誠品好讀》,第5期,頁12~15。
———,2001,《愛的進行式——女同志故事書》,臺北:時報文化。
張軍、瓊熙編,1996,《廬隱散文全集》,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
—————編,1996,《石評梅散文全集》,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
張黎玲,1999,〈從廬隱作品看其創作心態〉,《學術探索》,第4期(總第52期),頁86~88。
張品興主編,1999,《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張喬婷,2000,《馴服與抵抗:十位校園女菁英拉子的情慾壓抑》,臺北:唐山出版社。
張惕須,1924,〈現代婚姻的煩悶與獨身潮〉,《婦女雜誌》,第10卷第1號,頁278~280。
張憶,1995,〈「非表現」的表現——「五四」浪漫小說抒情風格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期(總第128期),頁32~40。
趙彥寧,2000,〈老T搬家:一個對怪胎文化公民論的物質性批判〉,女「性」主體的另類提問PART2——跨性別小型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頁1~21。
鄭美里,1997,《女兒圈:臺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臺北:女書文化。
鄭敏慧,1999,〈在虛擬中遇見真實——臺灣學術網路BBS站中的女同志實踐〉,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華,1999,〈論丁玲早期創作中的新女性〉,《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第4期,頁77~80。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1997,《後殖民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華山、麥海珊、江建邦,1995,《香港同志站出來》,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華山、趙文宗,1995,《「衣櫃」性史——香港及英美同志運動》,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建人,1925,〈女子教育與女學生〉,《婦女雜誌》,第11卷第6號,頁869~875。
周敘琪,1996,《一九一0~一九二0年代都會新婦女生活風貌——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周瑞珍,1947,〈女校中「崇拜同學」的風氣〉,《婦女》,第2卷第3期,頁28。
朱德發,1986,《中國五四文學史》,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
朱潔,1995,〈新時期女性作家創作散論〉,《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1期,頁28~34。
朱美琴,1994,〈淺談「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問題〉,《南通師專學報》,第10卷第4期,頁38~42。
祝平一〈美國女性史研究動向簡介〉,1994,收入《近代婦女史研究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291~295。
朱文通,1996,〈廬隱佚文四篇〉,《河北學刊》,4月,頁70~73。
朱曉江,1996,〈問題小說、人生派與浪漫抒情派小說作家創作的價值取向〉,《杭州師範學院學報》,9月,頁34~36。
朱竹君,1926,〈聽了演講婦女問題後的感想〉,《婦女雜誌》,第12卷第11號,頁12~13。
莊慧秋等著,1996,《中國人的同性戀》,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鐘慧玲主編,1997,《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書局。
鄒午蓉,1994,〈兩部描寫早期共產黨人愛情生活的小說——《韋護》與《象牙戒指》比較〉,《江海學刊》,第2期,頁180~187。

參考(未直接引用)書目

———,1929,《婦女問題重要言論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宣傳部。
———,1981,《中國現代文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
———,1981,《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北京:三聯書局。
———,1990,《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臺北:學生書局。
巴雷選編,1982,《廬隱佳作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編著,1947,《廬隱佳作選》,上海:新象書店。
畢戌(Bithell)著、閻純德譯,1996,〈論中國新文學的政治品格〉,《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總第12期),頁114~119。
Corraze,Jacquew著、陳浩譯,1992,《同性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常江虹,1991,〈論人是否知己?——評茅盾左翼思潮時期的八篇「作家論」〉,《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52~57。
陳國恩,1998,〈社會革命與浪漫主義的調適〉,《浙江社會科學》,第4期,頁59~62。
陳敬之,1980,《現代文學早期的女作家》,臺北:成文出版社。
陳克蘭,1995,〈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的審美特徵〉,《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57~63。
陳美玉,1982,〈小記廬隱女士〉,《暢流》,第65卷第12期,頁43。
陳曉明,1998,〈在歷史的鞦韆架上——現代文學思潮流變論〉,《學術與探索》,第4期(總第117期),頁94~100。
———,1998,〈現代中國文學思潮流變論〉,《學術研究》,第3期,頁107~112。
成令方,1993,《抓起頭髮要昇天:嬉笑怒罵的女性主義論述》,臺北:時報文化。
費正清主編、張建剛等譯,1991,《劍橋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傅光明主編,1997,《廬隱卷》,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
弗洛伊德(Freud,Sigmund)著、賴其萬、符傅孝譯,1988,《夢的解析》,臺北:志文出版社。
高旭東,2000,〈論文學研究會理論倡導與文學創作的矛盾〉,《天津社會科學》,第5期,頁95~102。
葛紅兵,1999,〈「五四」文學審美心理研究〉,《求是學刊》,第5期,頁74~79。
———,1999,〈「五四」文學審美形式論〉,《江漢論壇》,1月,頁74~80。
顧瑯川,2000,〈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現代轉型〉,《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頁29~35。
郭娟,2001,〈關注寫作的女性〉,《北京晨報》,1月7日。(另載《文彙報》,2001年2月24日。)
郭志剛,1991,《中國現代小說論搞》,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龔顯宗,1990,〈霜天夜雨說廬隱〉,《國文天地》,第5卷第8期(總56期),頁96~99。
胡海洲,1926,〈女性中心的主義〉,《婦女雜誌》,第12卷第9號,頁2~5。
胡紹華,1994,〈論五四時期愛情題材小說〉,《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37~40。
何春耕,1998,〈廬隱小說藝術氛圍的審美特徵〉,《柳州師專學報》,第13卷第1期,頁13~16。
黃清選編,2000,《廬隱、謝冰瑩》,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黃光傳,1994,〈試論「非情節化」〉,《農墾師專學報》,第3期,頁11~14。
黃桂元,1996,〈拓荒的工程探索的實績——《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評介〉,《出版工作 圖書評介》,第2期,頁58~59。
黃廬隱,1990,《黃廬隱選集》,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
黃玉梅,2000,〈論中國女性文學的敘事風格流向〉,《玉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1期,頁56~57。
洪曉惠,1997,〈晚清女性政治文字的性別與家國〉,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賈亦真,1997,〈論「五四」感傷散文〉,《福建論壇》(文史哲版),第4期,頁25~30。
賈玉民、李長銀、李虹霈,2001,〈中國工業文學的悲劇美和崇高美〉,《鄭州大學學報》,第34卷第1期,頁87~92。
江寶釵,1994,〈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金文野、王少梅,2000,〈主體意識與中國現代女作家的創作追求〉,《江西社會科學》,第6期,頁20~22。
康正果,1994,《女權主義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柯興,1987,《風流才女——石評梅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柯文溥,2000,〈閩籍作家與「五四」新文學運動〉,《湄洲日報》,6月21日。
賴翅萍,2000,〈兼及審美批評的社會歷史批評——茅盾現代文學觀之我見〉,《玉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1期,頁48~51。
蘭志翔,1965,〈從《海濱故人》看黃廬隱早期代表作的社會意義〉,《西南民族學院學報》,第3期(總第26期),頁85~91、128。
Larson,Wendy,1991, Literary Authority and the Modern Chinese Writer, Duke University Press Durbam and London.
李標晶,2000,〈浪漫主義文學思潮與中國現代小說〉,《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頁46~51。
李大健,2000,〈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政治化傾向管窺〉,《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2期,頁9~12。
李奇志,1998,〈「散文畫」:現代女性小說的藝術特徵〉,《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3期,頁62~66。
李繼凱,1999,〈東漸而又消逝的女神——20世紀中國女權主義文學思潮一瞥〉,《社會科學輯刊》,第6期(總第125期),頁143~146。
李潔非,1997,〈「她們」的小說〉,《當代作家評論》,第5期,頁68~83。
李玲,1999,〈「五四」女作家筆下的母女親情〉,《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78~84。
李玲,1998,〈重返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五四」女性文學研究之一〉,《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36~42、107。
李少群,1998,〈窮究生命的底蘊——廬隱的悲觀意識及其創作意義〉,《齊魯學刊》,第2期,頁35~39。
李岫,1996,〈茅盾與新文學的進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9期,頁24~33。
李湧泉,1999,〈論五四小說家的人格風貌〉,《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頁73~79。
梁敏,2000,〈最後的浪漫——五‧四時期作家散論〉,《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6期,頁22~25、173。
廖四平,1999,〈弗洛伊德與中國現代文學〉,《湖北三峽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頁65~70。
林海音,1970,《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林凌,1999,〈論「五四」時期的婚外戀小說〉,《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頁61~66。
林吶、徐伯容、鄭法清編,1991,《廬隱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林賢修,1997,《看見同性戀》,臺北:開心陽光出版有限公司。
林志浩主編,1979,《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凌宇、嚴雄、羅成琰主編,1993,《中國現代文學史》,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鋒杰,1994,〈推崇客觀:茅盾批評思想的核心層面〉,《安徽師大學報》,第22卷第4期,頁401~410。
劉華,1994,〈現代抒情小說的情緒美〉,《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頁53~58。
劉厚德,2000,〈簡論中國現代文壇的女性文學〉,《理論月刊》,第3期,頁18~19。
劉繼保,1998,〈論感傷美〉,《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頁73~76。
劉嘉桂,1998,〈外來影響與中國形態——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學海》,4月,頁105~106。
劉亮雅,2000,〈在性別的曖昧交界——超性別的定義、脈絡、運動及論述空間〉,《誠品好讀》,第5期,頁5~7。
劉心皇,1971,《現代中國文學史話》,臺北:正中書局。
劉新生,2000,〈現代悲劇小說概述〉,《遼寧師專學報》,第21卷第2期,頁53~57。
盧啟元、徐志超選評編輯,1988,《廬隱、馮沅君、綠漪、凌淑華作品欣賞》,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
陸華,1995,〈論中國現代女作家的創作追求〉,《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10期,頁36~45。
盧君,1995,《驚世駭俗才女情——廬隱的不了緣》,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陸文采,1994,〈論茅盾與女性文學〉,《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期,頁28~31。
廬隱,1933《女人的心》,上海:四社出版社。
——,1938,《靈海潮汐》,長沙:商務印書館。
——,1958《廬隱文選》,臺北:新陸出版社。
——,1970,《廬隱精選集》,臺北:宏業出版社。
——,1986,《海濱故人》,上海:上海書店。
——,1987,《廬隱》,臺北:鍾馗出版社。
——,1988《廬隱選集》,臺北:文帥出版社。
——著、邱江生編,1995,《靈魂可以賣嗎》,廣東:廣州出版社。
——著、郭俊峰、王金亭主編,1997,《廬隱小說全集》,長春:時代文藝。
羅璠,2000,〈女性文學流程與女性形象悖論〉,《平頂山師專學報》,第15卷第3期,頁8~10。
呂美頤、鄭永福著,1990,《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
呂紅,1996,〈從情感到慾望:女性文學的流向〉,《文學評論》,4月,頁60~64。
茅盾編選,1946,《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一集》,上海:良友圖書公司。
彭福華,1998,〈日記小說簡論〉,《吉林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6期,頁23~26。
錢虹,1984,〈論廬隱的後期創作〉,《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37~41。
——,1986,〈論廬隱作品的憂鬱情愫與感傷色調〉,《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頁41~46。
——,1997,〈黎明時分的三支響箭——論「五四」女作家的雜文、新詩和「問題小說」〉,《學術研究》,第3期,頁66~71。
——編,1990《廬隱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年。
喬以鋼,1993,〈「五四」時代的「傷痕文學」——論女作家廬隱的創作〉,《天津師大學報》,第6期,頁63~57。
———,1994,《廬隱代表作》,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8,〈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天津社會科學》,第2期,頁75~82。
———,1999,〈關於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學科建設的思考〉,《南開學報》,第2期,頁48~58。
秦弓,1994,〈覺醒者的生命之光——論五四文學的文體特徵〉,《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1期,頁57~63。
屈毓秀、尤敏編,1983,《石評梅選集》,山西:人民出版社。
瓊‧瑞妮絲(Reinisch,June M)、露絲‧畢思理(Beasley,Ruth)著,王瑞琪、莊雅旭、莊弘毅、張鳳琴譯,1992,《新金賽性學報告》,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麗明,1995,〈冰心與廬隱的問題小說比較〉,《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卷,頁321~333。
宋劍華,1999,〈論二十世紀中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文學研究》,第2期,頁70~77。
沈其茜,1989,〈一位曾被人們冷落了的女作家——廬隱〉,《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頁40。
唐弢,1980,《晦庵書話》,北京:三聯書店。
唐小芳,2000,〈析冰心早期「問題」小說中的感傷情調〉,《楊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頁10~12。
田俊萍,1999,〈廬隱小說創作的悲劇意識及其超越〉,《山西財經大學學報》,第21卷,頁136、140。
田仲濟、孫昌熙主編,1984,《中國現代小說史》,山東文藝出版社。
巫繼紅,1999,〈從女性意識角度談「五四」女作家的創作選擇〉,《韶關大學學報》,第20卷第1期,頁53~58。
吳珩編,廬隱、李唯建合著,1992,《雲鷗情書集》,深圳:海天出版社。
吳中杰,1994,〈文學研究會與為人生的藝術〉,《陰山學刊》(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1~10。
萬蓮子,1994,〈現代女性意識的傾斜與補償——概論戰時背景下的中國現代女性文學〉,《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55~60。
王炳根,2000,〈新文化運動福建三才女:冰心、廬隱、林徽因〉,《福建日報》,12月15日。
王秀雲,1992,〈「女性與知識」的幾種歷史建構及其比較——以臺灣當代、七0年代臺灣、清末及民初四段時空為背景〉,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芳,1999,〈論現代女性文字中的母女情結〉,《求索》,第4期,頁98~101。
王鳳蓮,1997,〈中國現代女性小說藝術流變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第3期,頁11~15。
王洪庚,1994,〈廬隱與冰心早期小說創作比較〉,《山東社會科學》,3月,頁85~88。
王家倫,1989,〈廬隱簡論〉,《楊州師院學報》,第1期,頁28~32。
王侃,1998,〈歷史:合謀與批判──略論中國現代女性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頁204~216。
王蒙,1995,〈美麗的紅罌粟〉,《文學自由談》,第2期(總第47期),頁101~102。
王曉玉,1986,〈簡論二十年代女作家群〉,《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頁47~54。
王云介,1998,〈強權下的微弱嘆息——從中國文學史管窺女性獨立意識〉,《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頁64~66。
伍遠吉,1992,〈論廬隱小說的主觀抒情〉,《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1月,頁43~48。
吳中杰,1996,《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夏志清,1979,《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肖鳳編,1987,《廬隱》,臺北:鐘馗出版有限公司。
肖菡,1995,〈徘徊在這棵文明大樹之下——海峽兩岸女性文學中女性意識的比較考察〉,《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80~84。
謝冰瑩,1969,《作家印象記》,臺北:三民書局。
修龍恩,1994,〈廬隱和她的散文〉,《齊魯學刊》,第4期,頁28~33。
許海軍,1998,〈新舊文化思維衝突的陣痛——試論廬隱作品中的悲劇意識〉,《開封大學學報》,第1期,頁11~14。
徐穎果,1997,〈中、英女性文學及其女權主義文學之比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95~100。
許志英、倪婷婷,1992,《五‧四:人的文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許正林,1998,〈基督教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圖書館館刊》,第3期,頁74~79。
———,2000,〈中國現代文學與基督教文化〉,《文化中國》,第21期,頁119~130。
雪菲女士編,1932,《現代中國女作家創作選》,上海:中華書局。
易光,1997,〈女性書寫與敘事文學(下)〉,《文藝評論》,3月,頁19~22。
楊守森,1996,〈兩性世界與兩性文學〉,《山東師大學報》,第6期,頁66~70。
———,2000,〈缺失與重建——論20世紀中國的文學批評〉,《中國社會科學》,第3期,頁157~168。
楊楊編,1983,《石評梅作品集‧散文》,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楊義,1988,《文化衝突與文明選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3,《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
楊玉靜,1999,〈天國之愛與人間之恨——評冰心與廬隱小說的思想傾向〉,《克山師專學報》,第4期,頁48~49。
閻純德,1995,《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北京:中國文聯。
———,1998,〈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發展〉,《文學評論》,第4期,頁69~76。
顏敏,1994,〈彌貴的人生缺憾——試析中國現代作家早年失怙現象〉,《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48~54。
閻振宇,1994,〈郁達夫與廬隱〉,《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年第2期,頁67~70。
尹雪曼,1975,《中華民國文藝史》,臺北:正中書局。
———,1980,《五四時期的小說作家和作品》,臺北:成文出版社。
樂齊主編,1997,《女性的柔情與感傷——廬隱小說精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余斌,1995,〈論中國女性文學縱深意識的演進〉,《雲南教育學院學報》,第11卷第6期,頁32~40。
於何生,1998,〈五四文學的哲學基礎〉,《西北師大學報》,第35卷第5期,頁30~36。
俞忠烈,1986,〈民國初年的無政府運動劉師復與《民聲》〉,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一鳴,1999,〈中國女性文學的第一次崛起——五四女作家主體精神與女性群體意識的覺醒〉,《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頁8~12。
趙家璧編,1981,《中國新文學大系》,上海:文藝出版社影印本。
張昌華,1997,〈人瑞蘇雪林〉,《文學自由談》,第1期,頁130~136。
———,1999,〈馨愛百世:懷念冰心老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3月7日。
張鴻聲,1997,〈從人道主義到社會主義——論「五四」勞工文學〉,《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頁13~19。
張京媛,1992,《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檸,1999,〈女作家的生育遊戲〉,思想的境界(sixiang.com),10月4日(此文尚未在媒體公開發表,《東方文化週刊》曾發表過1000字的摘要)。
張三郎,1986,〈五四時期的女權運動(1915~1923)〉,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遐秋、曾慶瑞編,1984,《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毅蓉,1999,〈「原型意象」與《紅樓夢》愛情故事的新「範式」〉,《東方論壇》,第3期,頁27~35。
張巖冰,1998,《女權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張衍蕓〈廬隱小說創作論〉,《寧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第20卷(總第80期),頁71~75。
張玉法主編,1981,《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 五四運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趙文勝,1992,〈論「五四」女作家筆下的知識女性形象〉,《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80~85。
趙學芳,1996,〈廬隱、蕭紅藝術風格比較論〉,《臨沂師專學報》,1月,頁66~71。
趙彥寧,2001,《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臺北:巨流出版社。
鄭大群,1998,〈新時期女性角色意識的衍變〉,《理論與創作》,5月,頁9~12。
鄭怡、陳鵑,1999,〈西方女性主義與中國女性文學〉,《外國文學研究》,第3期,頁13~17。
鄭宜芬,1996,〈五四時期(1917~1927)的女性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周錦,1976,《中國新文學史》,臺北:長歌出版社。
——,1980,《中國新文學簡史》,臺北:成文出版社。
周蜀雲,1974,〈憶早期女作家黃廬隱〉,《中外雜誌》,第15卷第1期,頁15~20。
朱金順主編,1996,《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著作年表 ] [ 參考文獻 ]